工匠精神極致創(chuàng)新酷派4G劍指中國知名
近日酷派的多個信息令人吃驚,先是有市場研究報告披露自3月份開始酷派超越三星成為中國4G手機銷量第二,其后,酷派首個1000萬臺4G手機的生產下線,在業(yè)內無出其二,而接下來,酷派甚至喊出了“劍指中國4G第一”的目標,儼然要在銷量和市場份額上全面挑戰(zhàn)蘋果4G,連三星4G都不在話下??崤?G究竟意欲何為?其為何有這么大的底氣,來自其研發(fā)體系的一些內幕可能會揭開謎底。
秘密集合800余人團隊封閉攻關4G新產品
如果說前兩年在國產手機領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米模式的話,那么今年以來在4G手機領域的明星無疑屬于酷派。不過,小米給人印象更深的是營銷創(chuàng)新,酷派早期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低調的技術派”,大家看到的是酷派在4G領域的領先和豐富的產品線,但對于酷派為何取得領先卻不是很清楚。
如今酷派到底有多少款4G手機©外人是說不清楚的,酷派在4G手機上的性價比之高、機型之多,讓人們記憶深刻。
酷派在4G領域取得多個領先,如中國首款千元4G、中國首款千元雙卡4G、中國首款雙卡三網三通手機等等,酷派突破了4G領域的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創(chuàng)新。業(yè)內人士透露,這與酷派歷史上的一次大行動有關。早在2013年春節(jié)期間,酷派36個部門全程封閉,共計800余人,歷時5個月的攻關,只為消費者能夠率先體驗中國4G手機服務。
據悉,當時酷派希望趕上中國移動第一批的4G手機采購,醞釀了一款4G手機酷派8736,從第一輪的測試到第三輪測試,共解決掉如協(xié)議、RRM、功耗、NS-IOT等模塊問題100多個。并在最后一輪測試中僅用短短一周的時間又解決58項技術難關??崤墒謾C認證團隊作為公司最后一道關口,關系到8736項目的成敗。認證部上下承受巨大的壓力,又“啃掉”了40個遺留問題。后來又通過了72小時的工信部泰爾實驗室的射頻測試、復驗,最后,酷派8736正式通過了中國移動LTE手機評審,成為公司首款通過中國移動入庫測試的TD-LTE終端,也成為中國移動第一款入庫的LTE手機,
以用戶體驗為先背后的工匠精神
千元4G手機無疑是酷派4G的撒手锏,4G之初酷派推出了多款全球領先的千元4G智能手機,迅速搶占了4G市場,4G手機占有量已超越三星僅次于蘋果列居國內第二,這樣的成績引發(fā)了業(yè)內極大的震驚,但在這背后,卻有酷派3000多人的研發(fā)團隊作為支撐,同時,這與酷派研發(fā)人員發(fā)揮的“工匠”精神息息相關。
酷派4G千元機領先競爭對手2個月以上,同時,獲得中國移動總裁李躍的“站臺”與支持,很顯然是酷派在千元4G領域的產品領先獲得了中國移動的認可,這背后是“工匠精神”的結果。據悉,酷派8720L是酷派團隊潛心打造的第一款千元移動LTE產品,至今銷量已突破百萬。不過,酷派8720L項目作為Marvell1920平臺全球首發(fā)的產品,必須贏得時間,因為該機型能否及時通過移動現網測試,入移動產品庫意義非常重大。依靠“工匠精神”,在首輪測試86個難題上,酷派相關研發(fā)人員每天日以繼夜地攻克10個難題。面對5832個模具組合,酷派研發(fā)體系的結構部用時2個月完成了正常需要4個月的項目周期。最終,該機型順利通過測試。
驅動前沿創(chuàng)新性技術發(fā)展
“千元4G”項目之初就被媒體定義成“不可思議的產品”,在于比競爭對手提前2-3個月研發(fā)出來并上市,并迅速將產品的價格定在1000元左右,這也使得酷派被媒體推到了風口浪尖,而近日酷派專門針對高端領域的大觀4雙卡尊享版再次引發(fā)了強大的關注,酷派獨家研發(fā)出高端4G雙卡三網三通手機,實現了技術性的突破。
據悉,該手機的出爐也頗為曲折。大觀4雙卡尊享版是全球首款雙卡三待三通4G LTE產品,支持五模十八頻,為全球最為廣泛的頻段,也是中國移動產品史上技術最難的一款產品。在高通優(yōu)異801平臺上實現雙卡方案,有4家國際一流廠商歷經半年的研發(fā),都無法實現技術上的突破,認為是不可實現的方案。事實上,酷派從2013年9月開始啟動大觀4雙卡尊享版,作為雙卡雙待技術發(fā)明者,酷派在高通等芯片廠家無法實現雙卡技術解決方案情況下,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克服了眾多的疑難問題,創(chuàng)新性地實現雙卡三網三通技術,大觀4雙卡尊享版的問世證明了酷派雙卡雙待技術至今多數比不上。日前,酷派大觀4雙卡尊享版團隊與中國移動在測試過程中共同制定4G雙卡測試規(guī)范,將為其他品牌手機后續(xù)推出雙卡終端奠定了基石以及行業(yè)標準。
眼下,酷派以其4G千萬產量已證實了其工匠精神帶來的應有結果——一直以“領航4G”為目標的酷派在國內4G上馬后表現得異?;钴S,憑借“提前布局”而迅速成為4G手機市場主角。
針對投稿文章: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p>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