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矯情 編輯購物清單之吸塵器篇
泡泡網(wǎng)吸塵器頻道1月4日 話說雖然現(xiàn)在依然是單身,但對于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確實比一般人要強烈一些,這也是我這個上班族月光光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東西都要追求好的,這讓本就不是十分飽滿的錢包時刻處于干癟的狀態(tài),唉,這是一種病,得治......我時常也會嘗試說服自己該省省一些,畢竟房子車子老婆孩子還沒有著落,有些沒必要的東西差不多就得了,但不知為何,每次要買的東西我思量來思量去,總覺得十分有必要......既然有必要,那是不是就得買個好點兒的吧?
話說其實我一直對生活小家電感興趣,只是單身一人大部分產(chǎn)品我都用不到,不過最近實在是有些忍受不了筆記本上的灰塵啦,一琢磨,是不是該買個吸塵器用?
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聊一聊我最近想買的吸塵器吧!
從小在北京長大,其實早就習慣了空氣中滿是灰塵的生活,但凡趕上刮風的季節(jié),每天打理家具地板上的浮土是北京主婦們必要的勞作,早些年沙塵暴肆虐,記得我上初中時的有一年北京的天都是黃色的。最近幾年沙塵暴倒是少了,可惜又被“霧霾”死死的籠罩了,一年四季,大部分月份北京都處于灰塵比較大的環(huán)境下,即便是不怎么開窗通風,有個兩三天室內(nèi)必然也會有一層薄薄的“浮土”。
就這個破浮土,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的困擾我,因為我喜歡收集小物件,這些東西落上灰塵是非常難清理,大部分東西又不能用水沖洗,只能一點點的擦拭,唉,在清晨的陽光下,看著灰塵在空氣中飛舞真的很虐心,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買個“吸塵器”。
哈哈,是不是醞釀的段落有點兒多?
我買吸塵器的用途:只為吸室內(nèi)的灰塵
我買吸塵器的要求:手持式、無線、能吸干凈鍵盤小物件表面的灰塵
對于吸塵器,不用研究我也知道“戴森”的吸塵器是最好的之一,但它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那就是“貴”......一部手持式吸塵器的價格海淘最低也要在2000左右......因此我就在想,我就吸個灰塵,有必要買這么好的吸塵器產(chǎn)品嗎?
然后我就小研究了一下。話說,這一研究還不要緊,學問倒是不少,除了吸入功率、吸塵效率、濾網(wǎng)之類這些技術(shù)上的問題,還發(fā)現(xiàn)兩個比較狠的品牌,一個MIELE(美諾),一個VORWERK(福維克),這兩個牌子有些型號的售價比DYSON(戴森)還要夸張,總之產(chǎn)品售價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不過還好這兩家的產(chǎn)品以臥式和立式為主,沒有我想買的手持式......
吸塵器如果按外形分類,一般分為三類:
最傳統(tǒng)的臥式和桶式,也就是機身與吸頭是分開的,靠一根管子連著,優(yōu)點是儲塵空間大,售價相對便宜(桶式一般是工業(yè)用途,個頭大,吸力足),缺點是用的時候得不斷的拖拽機身,而且大部分在使用時老得彎著身子用,時間久了會造成腰部不適,德國MIELE(美諾)算是這類型的代表品牌(不便宜哦?。?/span>
臥式吸塵器
然后就是將機身與吸頭設(shè)計在一起的立式吸塵器,這最大優(yōu)點就是沒了管子,用的時候就不用拖拽了,而且近幾年無線產(chǎn)品越來越多,用起來也就更隨心所欲一些,但缺點就是儲塵空間會比臥式的小一些,另外價格當然也就更貴,代表品牌是德國VORWERK(福維克);
立式吸塵器
最后就是我要買的手持式吸塵器,顧名思義,一只手就能拿著用的吸塵器,優(yōu)點當然就是能手持,所以個頭更小,重量更輕,拿起來更方便,如果是無線的更是可以隨意的拿來拿去,缺點當然也隨之而來,那就是儲塵空間更小,而且吸塵能力相對同價位的臥式和立式吸塵器也會弱一些,代表品牌是英國DYSON(戴森)。
手持式吸塵器
在看各種吸塵器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大量的介紹中會把有無“塵袋”以紅字標出,看來這對于一款吸塵器是個很重要的部分,現(xiàn)在的吸塵器一般分為塵袋式與塵盒式。
塵袋
所謂塵袋,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成,就是集塵的袋子,用來收集吸塵器吸進來的臟東西(塵袋根據(jù)品牌的不同用的材料也不同,很多一次性的就采用紙制,而高端的材料甚至能夠阻擋PM2.5顆粒物,因此價格上有有著較大的差異,德國VORWERK(福維克)的塵袋一般是30元一個,官方說一般能用4個月)。
VORWERK(福維克)說:塵盒倒垃圾太麻煩,而且盒子內(nèi)會附著塵土,看上去惡心,倒垃圾的時候塵土螨蟲之類還會飛揚起來附著在人身上,還有一部分會被吸入,總之是很不健康,塵袋用完一個扔一個,平均4個月才需更換,干凈又衛(wèi)生。
塵盒
另外一種就是塵盒式,也就是不用塵袋了,而是一個透明的塑料盒子,在后置端是有很強過濾效率的濾網(wǎng)來阻擋住灰塵外泄,據(jù)說是DYSON(戴森)發(fā)明了這種集塵方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各大品牌爭相模仿的模板,宣傳上就是“無塵袋、無耗材”。
作為塵盒式的代表,DYSON(戴森)的說法是,倒垃圾更方便,透明外殼能看清是否倒凈,也可非常清晰看到吸了多少的灰塵與毛發(fā),至于揚塵問題......沒有提及,但是這種設(shè)計確實是省了換塵袋的錢。
按道理講,無論是塵袋式還是塵盒式,都是有耗材的,塵袋是必須要定期更換的,而塵盒式的后置濾網(wǎng)應(yīng)該定期也要換,畢竟它使用時間長了也會被灰塵堵住,不過現(xiàn)在戴森的臥式吸塵器號稱配備了終身免洗的濾網(wǎng),這個我有時間得研究一下。
最終,我決定先挑個大牌子的吸塵器買一個回來試試,然后就下單了美國百得(BLACK&DECKER)的 PV1205B 手持無線吸塵器,結(jié)果拿到手中一用......吸力著實很一般,鍵盤上的灰塵無法吸干凈......所以第二天我就果斷退了貨。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里有啥感覺,其實對于一個吸塵器,最大的考量還是吸塵的能力,但是看了很多文章啊資料啊,我是越看越暈乎,本來最能體現(xiàn)一部吸塵器效能的就是吸塵效率,但同一個吸塵器換了不同的吸頭效率就會變,所以基本很少有廠商標這個數(shù)值。
然后我就想著那就看吸入功率唄!好吧,很多品牌根本就不標,結(jié)果看規(guī)格參數(shù)里面有些寫的是額定功率,而有的寫的是最大功率......話說這數(shù)值越大是耗能越大,可跟最終的吸塵效率不是完全掛鉤的......我就看著電商吸塵器的界面發(fā)呆,買什么好呢?我已經(jīng)無法忍受灰塵,好吧,手持的無線的只能是戴森了......如果到時候買回來依然吸塵效果欠佳,估計真的只能買有線的產(chǎn)品啦!
篇外話:這是我2015年的第一篇文章,前幾天在微信朋友圈流行一張圖,上面全是字母,說是最先看到的三個單詞代表下一年的運勢,我這一看不要緊.....第一個單詞是“money”,我當時很開心,看來我15年有財運,結(jié)果第二個單詞看到了“out”,難道是最近我借給別人錢比較多,所以是“錢在外”的意思?萬萬沒想到,在“o”這個字母前是“y”,所以我看到的第三個單詞是“you”,因此三個單詞連起來是“money out you”,好吧,語法雖不通,但字面意思看起來好衰啊,我的第一個反應(yīng)是“錢離你而去”......額......有種莫名的傷感。■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