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并不等于2!談紫光兩個部門合并后
從1998年清華紫光的前身清華大學科技開發(fā)總公司成立算起,清華紫光如今已經走過了17個年頭,厲經1999年的清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清華紫光股票上市,2002年清華紫光集團并入新成立的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把環(huán)保、藥業(yè)分拆和資源重組。發(fā)展到今天,清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控股25個公司,參股28個公司,業(yè)務領域廣泛覆蓋IT和通訊的主流方向。從1988年的150萬元起家,經過17年的發(fā)展,清華紫光已達總資產17億元,年產值20多億元。
雖然經過17年的發(fā)展清華紫光成績顯著,但是也不免能發(fā)現其發(fā)展過程中屢屢與非常好的時機擦間而過。2003年,清華紫光現任總裁李志強為核心的團隊上任以后就密謀殺入PC市場。雖然從1999年開始清華紫光就已經想進入PC領域,但是內部的分歧之爭最終讓這個事情也不了了之。新領導團隊成立以后,在內部進行了整合,重組業(yè)務,把過去集團三大主業(yè)中的藥業(yè)、生物環(huán)保兩大部分剝離出去,確立了IT主業(yè)。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2003年11月紫光對外宣傳將斥資5000萬進入PC市場。
這個決定當初很多人看來變數非常大。首先就是PC行業(yè)在哪個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很多品牌PC都是自己采購材料印上自己的商標,根本談不上什么核心技術。其次隨著電腦的普及,電腦使用人群的電腦知識日益豐富,對于以前“談虎色變”的兼容機也能逐漸接受。而且兼容機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也注重了自身服務的提高。市場上很多兼容機都提出了“品牌兼容機”的概念,這種現象在地區(qū)的攢機商家里很普遍。再次,國內的很多廠家都忽略了技術上的投入,本身考慮的就是進入市場的利潤最大化,這樣只能讓人家吃肉自己吃啃點骨頭。缺乏了核心技術支持的企業(yè)只能無情地被市場淘汰。
市場是衡量一個企業(yè)的最公正的標尺,市場占有率是企業(yè)業(yè)績的最好的數字。經過2年的發(fā)展,雖然2004年進入中國IT市場前十名,2005年10月在IDC渠道冠軍調查中名列第七名,但是國內臺式機市場被聯想、方正、戴爾、惠普等廠商所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90%,剩下的分額還要被其他廠家瓜分??梢婋m然是中國市場的前10名,但是這兩年做出來的成績還是不容樂觀。
在PC市場還沒有做出個子丑寅卯來,今年又宣布全面整合筆記本與PC部門,這無疑是收縮PC市場部門的一個主要信號。這主要是受目前市場的大環(huán)境影響,臺式機在如今只能算微利經營。在收購了IBM的PC部門擁有了PC的一系列核心技術之后的聯想都在慨嘆要不斷地擰毛巾擠干水份追求利潤最大時代,其他市場占有無法形成強勢的企業(yè),要么“茍延殘喘”要么就退出“江湖”。雖然在清華紫光高層看來,當初大舉殺入PC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沉浸在IDC渠道冠軍調查中名列第七名的喜悅的同時,還要面臨將渠道市場名列第七的部門與其他部門進行壓縮合并的尷尬。
從以上看出來,清華紫光的PC部門貌似看起良好,但進入市場時間短核心技術優(yōu)勢并不具備,而且面臨品牌PC廠家和地方裝機公司的雙重壓迫。高層也似乎感覺到如果這樣下去就有可能陷入一個部門虧損的境地,所以才決定壓縮PC部門。
筆記本行業(yè)可能算清華紫光老行業(yè)了,在這個行業(yè)上也算成績斐然,在國內行業(yè)中有多個第一。清華紫光的第一代筆記本方舟2000T在國家海洋局南極科普考察中隨隊出征,以及第一臺互聯網筆記本電腦等。雖然有這些成績,但是清華紫光仍沒有達到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地步。論市場影響力來說,清華紫光還是起色不大。筆記本行業(yè)中,國內品牌聯想、華碩都是想當當的名牌,國人對這些品牌的認知度也高。而清華紫光的產品無論在技術上和產品做工上,甚至在價格上都沒有優(yōu)勢可言。雖然在價格戰(zhàn)方面清華紫光深諳此道,曾經推出過3999的筆記本產品。但是因為成本以及渠道等多方面的原因,到如今也是沒有翻出太大的浪頭來。而且曾經一度爆出經銷商因為利潤太薄,拒絕銷售清華紫光的3999筆記本電腦產品。
在這個筆記本行業(yè)前途不是很明朗的時刻,清華紫光將PC部門與筆記本部門合并,這就意味著清華紫光將加大筆記本行業(yè)的投入,將自己的市場重點完全轉移到曾經的筆記本部門中。2年前大舉殺入PC市場,可以說是清華紫光趕了一趟末班車,如今又做此決定難免又是一趟末班車。作為整合以后的筆記本部門,如何解決PC的渠道與曾經的筆記本渠道相互的融合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兩個曾經的部門結合后,如何分配相互的資源又是一項不可避免的問題??梢哉f這些都是需要現在的管理團隊急需解決的問題,最終整合的部門究竟是一條龍還是一條蟲還需要市場的考驗來說話。
無獨有偶,想合作的不僅僅是清華紫光的內部,其他的PC廠家也某求與筆記本行業(yè)掛上關系。最近七喜股份有可能在近期宣布并購深圳新藍科技的PC業(yè)務。新藍的首推3999元的超低價筆記本電腦,搶了“價格屠夫”神舟電腦的風頭,讓神舟老板吳海軍著實惱火了一陣,但是新藍一直受到資金不足的困擾。如果七喜如愿并購新藍的PC業(yè)務,除了在筆記本業(yè)務上可以合并操作外,在傳統(tǒng)的臺式機上也將增強很多,畢竟新藍在部分二、三級市場還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比較起來說,如果真的七喜和新藍合并成真,其部門之間的磨合的困難程度遠大于紫光內部,前途也就更加不明朗。
在外部,筆記本行業(yè)猶如當年的網絡泡沫破滅之前,稍有點實力基礎的都要在這個行業(yè)分一杯羹。雖然也知道這個行業(yè)的“險惡”,也有死在沙灘上的先例,比如華禹邦甲和大亞東?!,F在他們還有些遺漏問題沒有解決,讓購買這些筆記本的用戶大呼上當。更不好過的還有京東方,在聯想、HP紛紛殺出6999元的低價,而低端市場的新藍3999元也是鋪天蓋地的時候,京東方也爆出了退出筆記本市場的傳聞。比較起來,京東方雖然進入市場比較晚,但是優(yōu)勢十分明顯。比起清華紫光來,京東方有自己的液晶生產線,液晶屏也是筆記本成本中最大一筆開支。所以當年京東方進軍筆記本市場時,很多經銷商都認為其性價比相當不錯,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經過一番撕殺終究也敗下陣來。
PC部門的戰(zhàn)略撤退,為的是成就筆記本部門的戰(zhàn)略推進,不過在兇險的筆記本市場上來說猶如將千軍萬馬投入一場未知的戰(zhàn)斗,究竟清華紫光能走向何方時間將說明一切。<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