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饑餓銷售后:六代i7跌回發(fā)行價
分享
饑餓營銷這種期貨模式已經(jīng)被廠家們玩爛,但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中槍的產(chǎn)品往往主打性價比,而對于高端、旗艦這類,因為受眾有限,一般貨源很充足。
回到DIY硬件,市場日漸低迷的情況下,Intel卻在目前Skylake旗艦i7-6700K/i5-6600K上玩起了缺貨、溢價的戲碼,國外國內(nèi)皆如此,原本建議零售價350美元的6700K,在去年10月、11月的平均零售價一度沖上了439.99美元,溢價25%。
國內(nèi)雙11大促的時候,盒裝版Core i7-6700K全線漲到了2899-2999元,超過3000元的也不在少數(shù)。
另外,i5-6600K官方售價243美元,目前均價242美元,但也經(jīng)歷了長達半年的加價期。
之前在因為6700K漲價痛苦不堪而選擇5820K的現(xiàn)在看來可以嘗試換換思路了,后者從350美元提高到了389美元,外界猜測原因是Intel減少了Haswell-E的出貨為Skylake以及即將發(fā)布的Broadwell-E鋪路,已無力吐槽……
終于,在發(fā)布整整9個月之后,i7-6700K的均價終于跌回MSRP 349.99美元。
i7-6700K的漲價并非其本身性能飆升所致,作為4790K的替代品,綜合性能只有7%的提升,況且主頻一樣,睿頻還低了200MHz,唯有核顯還值得一說,但也談不上飛躍。究其原因,終究還是Intel本身在放貨上不充足不積極,原因至今不可描述。■
0人已贊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