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與性能的兩全之道:VAIO Z面面觀
泡泡網筆記本電腦頻道11月28日“要選輕薄方便帶的,性能就不會好;要選性能好的,就不會輕薄方便?!边@是選擇筆記本時常常聽到的一句“建議”。雖然到目前為止這也算是一個基本事實,不過偶爾也會有例外,比如我們這次拿到的這款索尼VAIO Z19 CTO定制版便是一例。
要把筆記本做小巧、輕薄,需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散熱穩(wěn)定性。在筆記本內部有成千上萬的電子器件,工作時都會發(fā)熱,處理器、顯示芯片、南北橋芯片作為發(fā)熱大戶,尤其影響筆記本的穩(wěn)定和安全。為此,筆記本廠商及零組件廠商都提出了各種解決方案,比如英特爾就為便攜筆記本提供SL、SU以及凌動等低電壓處理器以降低發(fā)熱量,從而為便攜筆記本的設計制造降低難度,但這些處理器在發(fā)熱量下降的同時,性能也出現較明顯的下降。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另辟蹊徑。
我們本次測試的索尼VAIO Z19采用13.1英寸WXGA寬屏液晶,含光驅重量僅為1.4千克,卻采用了TDP達35W的T9600處理器和英特爾X4500/NVIDIA9300MGS雙顯卡,已經可以看作一臺準游戲筆記本。在如此輕薄的機身中容納這樣的高配置,索尼是如何做到的呢?看完下面的文字,答案自然揭曉。


優(yōu)點
超輕薄碳纖維材料
雙顯卡設計
細節(jié)設計完善
應用軟件豐富
性能強勁
缺點
光驅不可熱插拔
頂蓋稍偏軟
轉軸阻尼偏小
目前筆記本外殼材料主要有ABS塑料、鋁鎂合金、鈦合金以及碳纖維等,其中碳纖維因具有強度大、密度?。ㄖ亓枯p)、耐腐蝕性好、耐高溫等特點,被應用于賽車、飛機機翼等高要求領域。由于加工難度大,造價高等原因,碳纖維材料在筆記本中并不多見,索尼VAIO筆記本是較少采用碳纖維材料的品牌之一。
VAIO Z19得益于碳纖維材料的應用,屏蓋纖薄有加,同時,碳纖維材料的應用也大大降低了屏蓋重量。一般筆記本頂蓋厚度約為0.9cm—1.3cm,重量約為筆記本重量的1/3;Z19厚度僅為0.6cm,只有一般筆記本厚度一半左右,重量也只有整機重量的1/5,這一超輕薄的屏幕設計,是Z系列筆記本突出的優(yōu)勢之一,已成為VAIO Z系列通用標志之一。
在造型設計方面,基于Z19的商務市場定位,采用了墨黑色作為主色調。并大量應用了直線線條和直角元素,整體觀感簡潔大方。屏蓋正中部分設計有“VAIO”燙金標識,質感頗佳;另外屏蓋上邊沿印有“SONY”字樣,搭配協(xié)調。
作為一款商務筆記本,Z19更多使用了直線線條,整體顯得精神、干煉。在頂蓋前端還設計了一條水平分割線,使得頂蓋更具有動感。值得稱道的是,該水平線并非為拼接式設計,而采用了一體成型工藝,使得整體強度更好。碳纖維本身具有非常不錯的手感,不澀不膩。并且耐臟、耐腐蝕性好,可以長久保持鮮艷外觀。
碳纖維材質使得Z19頂蓋別具一格,超輕的質量,上佳的質感,令人愛不釋手。不過碳纖材料維同樣也有不足,包括其彈性形變稍大,導電能力過大等。屏蓋彈性過大帶來的隱患是可能在外力擠壓后導致較大彈性形變,并擠壓液晶屏,這將給脆弱的屏幕帶來風險。導電性強則需要較好的絕緣措施,否則容易發(fā)生漏電、短路等現象。
索尼擁有先進的液晶技術,得益于這一產業(yè)鏈優(yōu)勢,VAIO在屏幕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如VAIO是率先采用LED背光的筆記本品牌之一。相對TFT LCD屏幕,LED屏幕在功耗、亮度、色彩方面都有改進,已成為筆記本屏幕新寵。本次測試Z19同樣也采用了這一目前先進的液晶技術,得益于LED背光技術的應用,Z19屏幕不僅可以變得更輕薄(約6mm),并且還有亮度更高、色彩更真實、功耗更低等性能優(yōu)勢。
Z19分辨率為1600×900,屏幕橫寬比符合高清要求的16:9(29cm:16.35cm),在觀賞標準高清電影時不會有黑邊出現。Z19在13.1英寸小面積上實現了1600×900分辨率,使得其像素點更小,圖形顯示也更細膩、逼真。
Z19在B面設計非常簡潔,采用了一體的黑色設計,沒有摻雜其他色調,這更契合嚴謹的商務定位。邊框的設計搭配協(xié)調,寬窄合適。其中兩側邊框寬度為1.2cm,上端邊框寬度為2.05cm。Z19邊框采用了彈性很大的軟材料,與屏幕的接縫較為緊密,不過由于彈性材料容易因溫度變化而發(fā)生形變,可能導致受熱后變形,變形后接觸處將逐漸產生空隙,并因此積聚灰塵。
Z19在屏幕部分設計了多個支撐軟墊,其中屏幕上部分有四個,兩側還設計了兩個,加上鍵盤兩側設計的一對支撐墊,共有八個橡膠支撐軟墊。VAIO工程師對軟墊的設計十分嚴謹,美觀度也非常不錯。吸合式筆記本對支撐軟墊要求較高,否則屏幕容易同鍵盤接觸。特別是超薄液晶設計中,需要有更大的緩沖間隙。
攝像頭已幾乎成為VAIO筆記本必備配置,Z19也不例外。在屏幕頂蓋部分設計有一顆130萬攝像頭,可用于遠程視頻、現場監(jiān)控等應用。值得提及的是,Z19提供了相關監(jiān)控軟件,使得這臺筆記本可以成為一個移動的監(jiān)控器,這種應用很有趣,也可以滿足一些特殊需求。
在快捷設計方面,Z19在鍵盤前部分還設計有四個功能快捷鍵。包括一個顯卡模式切換鍵,一個光驅彈出鍵,還有兩個自定義功能鍵。快捷鍵控制的四大功能也是Z19獨有的設計,其中顯卡模式切換,可在獨立顯卡與集成顯卡之間切換,切換時需關閉活動進程,但無需重啟電腦。
光驅彈出快捷鍵在筆記本設計中十分少見,實用性不大。自定義快捷鍵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定義關聯不同程序,這一設計也很獨特。另外,工程師在Z19鍵盤前端兩側設計了音箱,喇叭孔很是別致。
Z19鍵盤設計十分不同。鍵盤底座采用一體化設計,而不是一般常規(guī)的“手托框架+獨立鍵盤”的設計方式。這種一體化設計方式具有混然一體的自然感,而不似一般的結合拼湊。事實上這種設計是懸浮式鍵盤的一種自然延伸。懸浮式鍵盤同一般鍵盤不同,其每個按鍵設計有矩形按鍵槽,擊打按鍵后,下沉至矩形槽位。由于按鍵下沉后有多個支撐點,其噪音要低于一般設計的普通鍵盤。
Z19同VAIO常規(guī)懸浮鍵盤還有一些獨特變化。其每個按鍵完全按壓后,將與一體鍵盤框架完全成為平面,十分別致。不過懸浮式鍵盤按鍵面積會小于標準鍵盤面積,而其按鍵間距要大于一般鍵盤間距。這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另外,按鍵槽位如一個個小方格,液體及灰塵不容易排出。
懸浮式鍵盤整體美感和噪音舒適度要高于一般鍵盤,這也是VAIO筆記本通用標志之一。Z19一體成型鍵盤框架及腕托采用了高強度合金材料,表面進行了拉絲拋光處理,有著金屬的特有冰潤手感。并且金屬拉絲有很好美感,整體顯得高貴華麗。
Z19觸摸板面積較大,其面積達8.15cm×4.45cm,觸摸板采用了獨特的印刷工藝模擬出了磨砂手感,操作時不會膩手,這一設計較為人性化。左右按鍵設計手感頗佳,按壓操作時清脆有力,不過手感偏硬。由于手托面積有限,左右按鍵呈狹長型設計,面積為:3.15cm×0.85cm。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Z19一體成型鍵盤架兩側沒有傳統(tǒng)底托,工程師在兩側設計了兩個長條型膠墊支撐屏幕。其將保障關閉時屏幕不與鍵盤接觸。由于兩側將不可避免出現縫隙,放于包中時應注意防止小物件進入。
Z19整機尺寸較小,對散熱提出了不小挑戰(zhàn)。不過其并未在底部設計散熱孔,Z19底部顯得十分平整簡潔。僅有一個內存窗可供拆卸,有趣的是,為防止底部過于呆板,設計工程師還刻意在一體成型的底殼上畫上分割線,而事實上,Z19底部為一體成型,沒有鑲接部件。
Z19作為一臺既可隨身攜帶的便攜筆記本,又可滿足日常娛樂的高性能平臺,擴展接口顯得很有意義,配備底座后,將可以豐富相關接口,還可以擴充存儲容量,而且擴展底座的使用,還會簡化一些線纜的插拔。如將一些視頻線、網絡線等插接在底座,使用時僅需將筆記本放置于底座上,即可很快開始工作,避免了繁瑣的線纜插接操作。
電池槽設計方面,Z19仍然采用了內嵌式設計。電池的固定為單開雙扣式設計,不過嵌入式電池槽在取出電池時仍然較為麻煩,需要將電池從電池槽中摳出,不過很明顯,這種設計穩(wěn)定性上佳。
Z19固定轉軸設計十分特別。在鍵盤前端設計有一個圓柱式固定軸,屏幕則圍繞圓柱可最大150度轉動。工程師將電源開關和DC接口設計于轉軸兩端,并且還設計了夸張的電源背景燈,十分誘人。不過Z19轉軸阻尼較小,對于超輕薄屏幕而言,只需較小阻尼即可很好固定屏幕,但Z19轉軸阻尼的確太小了,只有一般筆記本1/4左右。
作為一款便攜兼娛樂的多功能筆記本,Z19接口配備較為完善,常用接口均有配備,并且在讓13.1英寸筆記本還內置了光驅、HDMI等設備和接口。
Z19在左端設計了9個接口,自轉軸處依次為:DC電源接口、RJ-45以太網接口、散熱孔、Express Card/34接口、安全鎖孔、RJ-11 Moden接口、USB接口、1394接口(S400)、音頻接口。其中兩個網絡接口都有防塵罩遮蓋,這是考慮到使用Z19用戶大多時間會使用無線網絡的緣故;另外,Express Card接口也設計了彈性防塵窗,這些細節(jié)設計體現了Z19的精細設計與做工。
右側主要為光驅接口,另外還設計了電源鍵、VGA接口、USB接口、HDMI接口。其中HDMI接口的設計令人意外,這意味著Z19將可以作為一臺高清輸出設備。左右兩側接口布局均十分合理,如DC電源接口、RJ-45接口均后置,而將音頻、USB、1394等接口前置,使用非常方便。接口的前后位置應根據實際使用來設計,如網線往往從辦公桌后面延伸出,電源線、視頻線也大抵是如此,但USB、音頻設備則較常用,應靠前設計,以方便操作。
前端也設計了三個接口及多個狀態(tài)指示燈。Z19設計了兩個卡槽可以同時支持記憶棒及SD卡。另外無線網絡快捷鍵VAIO筆記本一直保留,其操作效率更高,并且也更安全。
外觀測試總結:Z19外觀設計具有許多獨特之處,包括超輕薄碳纖維頂蓋,別致的圓柱轉軸,獨具一格的一體化鍵盤,完善的接口布局,還有功能豐富的快捷鍵。都是目前筆記本領域領先的設計技術。不過其轉軸阻尼過小,并且屏幕為下沉式設計,未使用底座時,需低頭看屏幕,對有些用戶可能并不合適(如頸椎不適的用戶)。
Z19采用了當前移動市場高端移動處理器—T9600,頻率達2.8GHz,并且擁有6MB二級緩存。T9600具有多種特性,包括支持SSE4,支持EM64T等。不過其TDP功耗也高達35W,讓我們一起來看其在Z19中的具體表現吧。


Z19芯片信息圖
首先采用Superπ進行100萬位圓周率運算。Z19耗費了約16.872秒完成了100位圓周率運算,性能表現很搶眼。相比頻率為2.4GHz的P8400運算時間約為25秒左右。
接著我們采用兩線程分別運算100位圓周率,完成時間分別是18.783秒和18.608秒,相比單線程運算提升不是很多,觀察處理器負載發(fā)現,單線程運算時,僅有一個處理器全頻工作,另外一個核心則閑置,雙核心并不能協(xié)同工作。事實上,當單線程Superπ任務分配給兩個核心同時運算時,運算100萬位時間達21.475s,效率變得更低。
接著我們采用Sandra對處理器多個運算項目進行測試。在邏輯運算中,采用T9600的Z19性能同標準P9600相差無幾,但P9600功耗相對要低不少,發(fā)熱量也更小。
在多媒體數據編碼解碼運算中,T9600仍與P9600相近,無法拉開距離。不過綜合而言,在多媒體運算性能方面,T系列處理器要優(yōu)于P系列處理器,這可能得益于6MB大容量緩存的緣故。
編碼帶寬測試可以檢驗處理器在密碼運算等科學數據方面的表現,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T9600與P9600沒有很大區(qū)別。
從測試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結論認為,T系列處理器在性能上優(yōu)于P系列處理器,但領先幅度極小。
內存規(guī)格的提升是迅馳2亮點之一,Z19即采用了最新的DDR3內存。新一代內存性能更強,功耗更低,不過由于DDR3內存延遲時間較長,抵消了一些頻率優(yōu)勢。


Z19采用DDR3內存
在內存帶寬測試中,Z19內存帶寬為5624MB/S,對比其他DDR2內存并沒有大的優(yōu)勢,推測原因是由于T9600 FSB為1066MHz,雙通道DDR2已經可以完全發(fā)揮FSB帶寬性能,Penryn處理器使得DDR3性能得不到施展。這也是當前迅馳2仍然主要采用DDR2內存的原因之一。
內存延遲測試中,采用DDR3憑借高頻率特性僅為101ns,相對DDR2具有一些優(yōu)勢。不過DDR3內存無論是突發(fā)傳輸周期時間,還是尋址時序時間,都要大于DDR2內存,如果不能充分發(fā)揮頻率優(yōu)勢,將無法體現DDR3性能。
在實際數據傳輸測試中,DDR3內存?zhèn)鬏斔俣葹?9.572GB/S,同DDR2內存沒有差異,相反,速率還要低于T9500搭配DDR2的表現。這一測試結果可以告訴消費者,在InteFSB架構下,花高價選擇DDR3,收益并不好。
SSD存儲正在大步向我們走來,不過由于價格及安全等因素,還沒有在普通筆記本中普及。Z19作為一款高端定位筆記本,使用了128GB SSD硬盤。這也是Z19系列一大亮點,使用SSD存儲使得Z19告別了脆弱的磁盤系統(tǒng)(對移動使用而言)。簡單說,SSD具有防震性好(這一點對于超便攜筆記本有重大意義)、功耗低、速度快等優(yōu)勢,下面筆者帶大家來看看Z19 SSD的性能表現。
在Sandra測試中,Z19讀取速度達143.24MB/S,相比其他普通磁盤有著近兩倍的性能優(yōu)勢。由于SSD數字尋址特性,其“尋道”時間僅為1ms內,相比普通磁盤約20ms有十數倍優(yōu)勢。
使用主要測試磁盤速度的HDTach測試Z19SSD,平均讀取速度為84.2MB/S,從速率曲線來看,讀取速度平穩(wěn),這也意味著,無論系統(tǒng)安裝于哪個分區(qū),都會有相同的系統(tǒng)速度。
在HDTune測試項目中,Z19SSD表現穩(wěn)定,讀取速度為81MB/S,同HDTach有一定差距。由于采用不同的軟件取得的讀取速度差異過大,筆者相繼使用了多個測試軟件進行測試,數據差異較大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
SSD磁盤優(yōu)勢是讀取速度快,但不同技術寫入速度差異很大。如MLC芯片的存儲系統(tǒng)寫入速度大大低于讀取速度,那么Z19SSD寫入速度如何呢?本次測試引入了ATTO、HDTUNE、FDBENCH三個軟件進行測試。
在HDTUNE文件基準測試中,讀與寫速度相近,讀取速度最高超過150MB/S,寫入速度也逼近150MB,相對一般2.5英寸磁盤的40~50MB/S有兩倍以上優(yōu)勢。
采用老牌閃存測試軟件ATTO對Z19 SSD進行測試,取得的最高讀取速度達179MB/S,寫入速度達160MB/S。事實上即使在4KB數據包項目中,SSD讀寫速度表現都可達普通磁盤最高性能,可見SSD在數據讀寫方面的顛覆性優(yōu)勢。
FDBENCH也用來本次Z19 SSD的測試,測試結果為讀取:156MB/S,寫入:145MB/S。綜合5種測試軟件最終測試成績,筆者初步認為Z19 SSD讀寫速度均可超過140MB/S,這也是目前最快的筆記本存儲之一。
Z19采用了雙顯卡設計,可以在不同應用場合啟用不同顯卡。如在一般普通辦公、使用電池供電時,可以使用“STAMINA”的集成顯卡模式,在多媒體娛樂時則可啟用“SPEED”獨立顯卡模式。其中集成顯卡為X4500,獨立顯卡為NVIDIA Geforce 9300MGS。

Z19獨立顯卡芯片信息
雙顯卡技術是筆記本中較先進的技術之一,形成原因是顯卡芯片功耗自調節(jié)特性不佳造成,采用雙顯卡往往可以形成互補,即讓筆記本同時擁有好的電池續(xù)航性能和高的多媒體娛樂性能。但目前迅馳技術僅支持雙顯卡“硬”切換,即切換時需要關閉當前活動任務,并注銷重啟。未來雙顯卡技術將會向“軟切換”及“交火(SLI)向發(fā)展,及無需關閉當前活動線程既可啟用不同工作模式。目前在這一技術領域,AMD筆記本平臺有一定技術優(yōu)勢。

Z19集成顯卡芯片信息
令人頗為費解的是,Z19采用了“X4500+9300MGS”組合。事實上,9300M GS顯卡定位為“Thinand Light”,這同集成顯卡X4500有一定重疊,互補性不強,卻有些重疊。激進的思路則認為,“X4500+9600M”搭配較為合適。因為實際使用時,X4500可以用于非3D應用,而9600M可以用于3D娛樂等,但9300M作為入門級獨立顯卡,在3D娛樂方面并沒有優(yōu)勢,造成了性能重疊,并且目前為止尚無法形成交火(SLI)模式,降低了雙顯卡現實意義。
本次多媒體性能測試在相同軟件環(huán)境下分別進行了兩種模式測試。測試發(fā)現,顯卡性能的提升,對其他如內存、硬盤性能也有相關幫助。
測試軟件使用了3DMARK06,在集成顯卡模式下,Z19得分為1025;在獨立顯卡模式下,Z19得分為2099。9300M GS顯卡性能約為X4500一倍,事實上,實際應用中,二者多媒體性能沒有本質差異。
從PCMARK05的測試中可以看到,在集成顯卡模式下,總得分為6337,其中顯卡得分為2360;在集成顯卡模式下,總得分為6680,顯卡得分為3467。在不同模式下,性能差異過小。
值得提及的是,Z19顯卡切換需要關閉當前活動線程,否則可能導致數據丟失。索尼自帶軟件提供了相關提示,并有一定緩沖時間,如當用戶關閉所有活動線程后,切換很快即可完成,但當存在活動線程時,等待時間較長,此時復位切換開關,將不會丟失數據。因此,一般情況下,誤操作不會帶來不可逆的損失。
一款成熟的產品,不僅需要有成熟的硬件設計,同時還應有成熟的軟件支持。特別是作為高端商用產品,高效率、易操作尤為重要。本次測試也將檢驗VAIO Z19在這一方面的服務。
進入VAIO Control Center控制面板,Z19硬件相關信息及相關設置,幾乎都可以直觀看到。相關選項及設置相對Windows提供的控制面板,設置更簡單、也更直觀,如所有項目均采用子樹目錄顯示,不至于讓普通用戶迷失;并且設置選項已經經過實用性簡化,無需太多專業(yè)電腦知識也可完成相關設置。
從測試使用體驗來看,VAIO支持軟件相當豐富,借助這些支持軟件,用戶可以較為方便、高效的進行相關設置。不過相關軟件也會占用一些資源,比如隨機軟件將占用約100MB內存。
本次測試的Z19基于迅馳2平臺,使用了T9600處理器,有3GB內存,并且擁有雙顯卡設計,筆者采用了PCMARK軟件對其進行綜合性能評估,以幫助讀者了解其具體性能。
在SPEED模式下,Z19處理器得分為5729,內存得分為5580,硬盤分值則高達18772,不過該分值還值得商榷,因為Pcmark05軟件更多基于傳統(tǒng)磁盤進行加權計算,而SSD硬盤的出現,需要重新評估相關加權方式。
在STAMINA模式下,包括內存、處理器、硬盤得分都有很大變化,目前尚不能確定引起變化原因,但顯卡變換后,在不同硬件環(huán)境下相關配件性能表現可能會有不同。
為測試Z19在獨顯及全負載狀況下的穩(wěn)定性,本次測試進行燒機檢驗。測試方法是持續(xù)運行3DMark06測試,并記錄溫度變化,繪制溫度表。結果表明,GPU最高溫度可達95度,此時散熱散熱風扇全速運轉,但在室溫下未出現藍屏宕機等現象。
在電池續(xù)航方面,本次測試采用BatteryMark軟件進行相關測試。在STAMINA模式下,VAIO Z19續(xù)航可達3:27分,鑒于Z19采用了T9600高功耗處理器,這一成績還是相當理想的。
測試總結:本次測試的VAIO產品是CTO可定制版本Z19,用戶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定制不同外殼,可選的外殼有多種不同花紋,不同的選擇需支付相應費用。并且相關配置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定制。
從測試及使用體驗來看,Z19穩(wěn)定性禁得起考驗。Z19輕薄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纖薄的頂蓋,獨具特色,不過由于過于纖薄,頂蓋安全性還是讓人擔心,特別是其彈性稍大,抗意外擠壓能力稍弱。鍵盤位的布局設計別具特色,一體成型鍵盤手托架及懸浮式鍵盤,形成了Z19鮮明特色。接口的設計較為全面,并且內置了HDMI高清接口,可以作為高清播放平臺。不過雙顯卡的搭配令人不解,不僅無法形成SLI交火模式,也不能很好相互補充,顯示性能有些冗余重疊。索尼VAIO應用軟件不僅豐富,并且實用性強,一般用戶也可借助其對電腦各功能進行輕松設置。Z19應用的SSD存儲性能令人印象深刻,測試結果表明,其讀寫速度在140MB/s以上,而一般磁盤速度為50MB/s左右。
綜合來看,Z19兼具的輕薄及強勁使得索尼VAIO筆記本突破了傳統(tǒng)定義,Z19細節(jié)的設計也令人稱道,不過如屏蓋、轉軸過于脆弱,耐用性還有待驗證。■<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