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CPU頻道 PCPOP首頁      /      CPU     /      評測    /    正文

挑戰(zhàn)Atom尊嚴! 超低耗8W速龍對比評測

    [泡泡網CPU頻道2月21日] 處理器性能重要還是節(jié)能較重要?據調查指出約100名電腦使用者僅6名為高端玩家、40名中端玩家,而大部份PC用戶最常使用的計算機功能是網頁瀏覽、電子郵件、辦公室軟件、播放音樂/電影及簡單的游戲,因此入門級處理器其實已能滿足上述工作需要,而節(jié)能省電相比性能來看更適合這類人群。 

    一直以來由于Intel在產品性能方面領先著對手AMD一些,但是就連低功耗領域也不給對手任何機會,4W TDP的Atom問世,Intel向世人證明了我才是半導體業(yè)的全面霸主,然而AMD也并沒有放棄,仍然在低功耗領域頻頻發(fā)力,試圖打破Intel一家獨大的局面。

  專為Atom而生! 8W功耗的Athlon 64 2000+誕生

    Atom處理器是Intel英特爾為市場導入的一款功耗超低的全新芯片,AMD當然也必須要反擊,因此采用K8微架構的Athlon 64降頻到最低的頻率1GHz。這款Athlon 64 2000+以0.90伏的核心低電壓運行,耗電僅僅8W,因此這顆CPU可以在無風扇下輕松運作。如果玩家將8W Athlon 64安裝在780G芯片組的主板上,那么整套系統(tǒng)的功耗值(根據我們的量測)便可低于Intel的Atom平臺方案。

    與此同時我們甚至可以降低核心電壓11%而不會出現任何穩(wěn)定性的問題,而功率儀上也顯示讀取到更低的功耗數字。有趣的是,AMD的Athlon 64 2000+不像Intel CPU一樣嵌入在主板上。而且它可以安裝在AM2或AM2+接口的任何主板上。易用性十分可觀。

    相比1.60GHz主頻的Intel Atom處理器,Athlon 64 2000+主頻僅為1GHz,低了將近60%。但即使如此,Athlon 64得益于效率卓越的K8架構所賜,它在大部分性能測試上全面超越了Atom。此外,整體平臺功耗還要低于Atom平臺。我們曾經也試圖以1GHz與0.90V的電壓來跑AMD Sempron LE-1100(最便宜的CPU),但卻因不穩(wěn)定而死機。所以我們推測如果Athlon 64 2000+不是顆特選過的CPU,那么就是這顆Athlon核心采用異于常規(guī)版的工藝。不過Intel已將節(jié)能CPU型號優(yōu)化以降低生產成本,因此AMD Athlon 64 2000+的制造成本會比Atom處理器高不少。下面是我們之前發(fā)布的一系列關于低功耗AMD CPU的文章(沒有此次測試的這款CPU如此低的功耗),讀者可以瀏覽下:

   AMD 15W :Atom用不慣! 15W超低耗速龍+780G小評
   AMD 22W :只為節(jié)能而生!22W超低耗速龍雙核評測
<

  AMD Athlon 64對決 Intel Atom

    眾所周知,AMD與Intel在生產線都使用300mm晶圓,這顆Athlon 64采用77mm?的面積設計,比24mm?的Atom大了近3倍,也就是說以相同成本,Intel可以制造/銷售三倍數量的CPU。事實上,Intel每片晶圓可生產約2,500顆處理器,而AMD只能生產約800顆。

    Athlon 64 2000+內含122百萬個晶體管,而Atom 230上僅有47百萬個晶體管。如果讀者再仔細研究晶體管數與耗電的關系,Athlon 64單一晶體管的耗電低于Atom上的晶體管,即使是Intel使用45nm工藝,而AMD只是65nm工藝。

    Athlon 64 2000+(產品編號OPNADF2000IAV4DRE)是采用G0步進的Lima核心。HyperTransport頻率為1000MHz,較之AMD較新款的Phenom X3與X4 CPU,這個規(guī)格當然也可節(jié)省更多耗電。就多媒體性能而言,這顆Athlon64面對Atom毫不遜色,甚至更強,而且64-bit指令集也已納入其中。

  芯片組比較:AMD 780G vs Intel 945GC

    2000+處理器可在780G芯片組上運行。和Intel 945G平臺比較之下,780G提供更多額外的功能,而且耗電較低。

 

    我們以Intel與AMD芯片組單純來比較兩者。AMD這款780G芯片組的耗電僅占Atom平臺的一小部分,并提供更多的額外功能。內建顯示方案不但性能高,并提供優(yōu)秀的視頻加速能力及一個DVI/HDMI接口。

    百思不解的是,雖然Intel的ICH7南橋技術上可支持四個SATA接端口,但制造商在Atom主板上設計沒有超過2個。在另一方面,具備六個SATA接口的AMD主板便實在的多,可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然而AMD平臺的多功能性是有代價的,主板是采用micro ATX規(guī)格,而Intel Atom主板則是采用體積小了許多的mini ITX與mini DTX版本。AMD的micro ATX主機板是針對桌上型市場與較大的機箱設計。

  Athlon VS Atom :溫度與散熱對比測試

    Athlon 64 2000+是一個桌面式的處理器,因此可使用常見的散熱器。在這次測試中,我們使用盒裝內附的常見AMD散熱器,散熱片完全以鋁材質制造。與處理器釋出的廢熱相比,這個散熱器的散熱能力算是強大。

 
測試中采用兩種散熱方式(加風扇和不加風扇)

    考慮到散熱器尺寸與Athlon 64 2000+溫度的反差,我們在運作一小時后測試溫度。在開啟風扇的情況下,我們測試待機與滿載下只有2度的溫度差異,溫度最高不會超過27度,在不加裝風扇僅使用鋁片被動散熱的情況下,處理器待機時的核心溫度保持在39度,滿載運行一小時后,也不會超過55度。而Atom平臺相比遜色不少,有風扇滿載溫度和速龍2000+無風扇滿載溫度相同,最高溫度相差近30度。

  Athlon VS Atom :待機功耗對比測試

 測試平臺介紹:

    測試中,我們選用了芯片組AMD 780G、Intel G33、Sis 662、Intel 945GC分別搭配速龍閃龍、奔騰雙核、賽揚、Atom處理器進行整體平臺功耗對比測試。

    在待機狀態(tài)時,AMD 2000+系統(tǒng)耗電比Intel的Atom平臺少了1.7W。以僅僅 38.8W容居榜首,Athlon 64 2000+系統(tǒng)打破了我們實驗室的桌上型平臺的功耗新記錄。

  Athlon VS Atom :滿載功耗對比測試

   在完全滿載的情況下,AMD處理器仍保持其領先的優(yōu)勢。Athlon 64 2000+系統(tǒng)以低2.3W的耗電量,擊敗Intel的Atom平臺。以完全滿載時41.9W的耗電,AMD 也創(chuàng)下我們實驗室的新記錄。

   總結:在測試整套平臺時的功耗時,由于芯片組的具有較低功耗,AMD的8W處理器表現優(yōu)于Intel的4W處理器。

  處理器自身功耗對比測試:Atom無法識別

    就像Atom 230,Athlon 64 2000+不具備任何電源管理功能,因此AMD的Cool''n''Quiet節(jié)能模式并沒有作用。其實也根本沒有必要,因為處理器已經以最低X5倍頻(1GHz CPU頻率),即使運行Cool''n''Quiet也無法再進一步拉低CPU頻率。

   而且Athlon 64 2000+是以0.9V核心電壓運作,這已低于一般CPU啟用Cool''n''Quiet時所使用的電壓值。根據我們的量測,Athlon 64 2000+待機時只耗電4.3W。

    我們手動設定2000+核心電壓為最低可運行的0.8伏(降電壓),待機時的耗電會從4.3W降為3.7W。在完全負載的情況下,AMD的8W Athlon 64 2000+僅耗電 7.2W。在降低電壓之后,功耗進一步降到6.1W。在降低核心電壓同時,處理器在 Prime95的完全負載測試下穩(wěn)定運行。

 

   我們用在測試中的技嘉780G采用4相電源設計。如果制造商針對低耗電CPU將 780G優(yōu)化并采用單相電源設計,Athlon 64 2000+的耗電量即會大幅降低。

(注:由于Atom處理器的平臺無法直接測試12V電源線路,所以無法得知Atom處理器本身的功耗.)

  Athlon VS Atom :網頁瀏覽速度測試

    在瀏覽網頁速度測試中,整體來看,使用Firefox 3瀏覽網頁時,1GHz主頻的Athlon 64 2000+比1.6GHz主頻的Atom 230快上許多。而使用Internet Explorer時,整體效果差別不大。

  網絡速度

    技嘉主板配備了Gigabit Ethernet功能。在我們的測試中,我們以每秒約 32MB的速度傳輸一個非常大的文件。在這個程序運行時,1GHz的Athlon 64 2000+ 負載水平為64%,也就是說在進行數據傳輸時,系統(tǒng)幾乎無法跑其它應用軟件。

  DVD播放

    DVD播放時我們使用PowerDVD 8。Athlon 64 2000+可以正確顯示連續(xù)的無錯誤畫面,但此時的CPU負載為68%。

  藍光播放

    雖然主板內建ATI Radeon HD 3200的硬件加速功能,可以硬解碼大部分高清視頻,這是Atom平臺根本無法匹敵的,但是此次測試系統(tǒng)離正常藍光播放的水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幾乎100%的編碼都是由顯示芯片完成,但來自藍光光盤的視頻串流仍必須以CPU解碼,Athlon 64 2000+在此就無能為力了,因此無法拿它做為藍光播放系統(tǒng)。

   測試平臺/測試軟件/測試內容/測試設定介紹

  Lame、iTunes、AVG性能對比測試

   測試結果都是速龍2000+以微弱的優(yōu)勢領先Atom,在功耗領先的情況下性能還有優(yōu)勢,看來除了價格真沒有什么遺憾了。

  Winrar、Cinema 4D、Fritz性能對比測試

    這幾項測試中,Intel Atom只有在數據解壓WinRAR與掃描病毒時,才能比 Athlon 64 2000+快一些。

  PCMark05性能對比測試

    由于主頻的差異,在PCMark05測試中,CPU測試項目和內存測試項目中,速龍2000+落后于Atom一些,但并不影響低功耗處理器2000+的整體優(yōu)秀性能。

  SiSoft Sandra性能對比測試

    SiSoft Sandra性能對比測試中,速龍2000+在CPU運算項目中領先于Atom,在內存項目中則落后,這在之前測試中也體現出來了。

  結論:Athlon優(yōu)勢明顯 Atom全面落敗

    根據我們進行的節(jié)能CPU對決測試中可以看出,Athlon 64 2000+ 在功耗與處理器性能上擊敗Intel Atom 230,并且兩套平臺都是面向桌面型。Intel的致命傷在于系統(tǒng)平臺采用老舊的945GC芯片組,而AMD則搭配較新的780G平臺。


Atom整體功耗優(yōu)勢蕩然無存,并且2000+并不需要主動散熱

    AMD提供的節(jié)能平臺提供更多性能:它擁有三倍數量于Atom平臺的SATA接口、較理想的內置顯示性能,不但可以硬解碼高清還可以支持兩部顯示器。Intel平臺辦不到的而AMD平臺都可以,例如:高清分辨率(1920x1200)的高畫質畫面輸出可透過780G主板的DVI/HDMI接口輸出。根據初步消息,AMD Athlon 64 2000+ 定價應該接近90美元,初期價格相比Atom還是不太理想。

    就噪音和散熱水平而言,AMD再度擊敗Intel平臺方案:在我們的測試中,AMD節(jié)能平臺可以無風扇運作。由于Intel芯片組的高功耗缺點,迫使Atom主板需要主動散熱才能穩(wěn)定工作。

    雖然Athlon 64 2000+ CPU本身耗電略高于Intel的Atom 230 CPU,但芯片組本身設計造成整套AMD系統(tǒng)的耗電在待機或滿載時都比較低。AMD提供了目前市面上最節(jié)能的桌上型平臺,要是780G主板廠商使用單相電源與省電組件打造780G 專用節(jié)能主板,功耗要求將還能進一步降低。


采用類似Atom平臺的ITX 780G已經上市,AMD節(jié)能平臺將如虎添翼

    在主板體積方面,AMD平臺上也出現一批采用780G芯片組的和Atom平臺相同的ITX主板規(guī)格,這就意味著除價格方面,AMD節(jié)能平臺連最基本的劣勢的解決了,最后只能期待價格方面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