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 PCPOP首頁      /      顯卡     /      評測    /    正文

細節(jié)對比!高端性價王55nmGTX260+橫評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3月30日] 早個兩年前,如果你去賣場里找商家買非公版的8800GTX/8800GTS,一定會被柜臺的店員或者伙計當做“涉世未深菜鳥買顯卡”的談資而笑掉大牙,你最后得到的,只會是一堆外觀一模一樣,只有風扇貼紙不同的所謂原廠卡。一直以來,由于NVIDIA的高端卡成本不菲、對生產(chǎn)制造技術要求較高,加上消費者需求不大,在很長一段時間里,NVIDIA的高端卡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時間進入2009年,隨著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惡化和行業(yè)競爭的慘烈,高端卡的價格不再高不可攀,NVIDIA將設計方案的開放也使得高端卡也不再清一色的姓“公”了。其中就包括了本文的主角:非公版GTX260+,這在G80主導高端顯卡市場的年代,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在2009年3月初,一直價格堅挺的GTX260+經(jīng)歷了一次降幅超過400元的價格大跳水,雖然之后在NVIDIA的干預下,幾家AIC大廠象征性的將價格做了限價措施,但GTX260+價格下探1099—1499元區(qū)間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和趨勢,而造成GTX260+價格大降的原因就是各家GTX260+的非公版產(chǎn)品已經(jīng)投放市場,降價只是品牌競爭和價格戰(zhàn)的開始。

    我們不想在這里過多的糾纏公版GTX260+和非公版GTX260+孰優(yōu)孰劣的問題,因為公版的優(yōu)點就是非公版的缺點,反之亦然。而作為職業(yè)媒體人,我們的任務是將更多的優(yōu)秀的產(chǎn)品介紹給大家,這也是我們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做非公版GTX260+橫評的一個原因,服務大眾,實事求是也是我們PCPOP顯卡頻道著文所一直貫徹的宗旨。

● 非公版GTX260+的優(yōu)勢

    公版GTX260+做工好,用料不計成本,但設計平庸,千年不變的雙DVI+S-video的輸出接口和千篇一律的散熱器很是缺乏個性。GTX260+非公版的大量上市豐富了消費者在中高端顯卡市場的產(chǎn)品選擇,也給了顯卡大廠展示自己研發(fā)能力的舞臺。和中低端的9800、9600不同,GTX260+對供電、散熱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在非公版GTX260+上看到了許多優(yōu)于公版設計的解決方案,這也是非公版GTX260+相對于公版產(chǎn)品的優(yōu)勢。

   

    散熱器——公版GTX260+的散熱器做工精良、散熱器能可圈可點,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滿載時噪音比較明顯,而且散熱器結構復雜,渦輪式風扇長期工作后也不方便清理塵土。而非公版GTX260+的散熱器就在這些方面做了較大的改善,比如市場上已經(jīng)存在的采用Arctic Cooling Xtreme GTX280和的超頻三Freeze rX2的產(chǎn)品。

    顯存——公版GTX260+的都是由NVIDIA采購,捆綁Chipset一起賣給廠商,因為規(guī)格上也非常的一致:都是1.0ns(現(xiàn)代N0C),雖然廠商可以在BIOS里對顯存做超頻處理,但1.0ns顯存的電氣性能顯然不如0.8ns,因此很多非公版GTX260+為了增加自身產(chǎn)品賣點,搭載了規(guī)格更高的0.8ns顯存(比如影馳),此舉能讓GTX260+的性能表現(xiàn)直追GTX285。

● 市場的幾種55nm版本GTX260+

同德版本

    由于顯卡產(chǎn)業(yè)存在著廣泛的代工關系,因此此次我們收到的非公版GTX260+中,也有好幾款是長得一模一樣的產(chǎn)品。比如耕昇、銘瑄和雙敏的GTX260+,皆出自同德之手。作為全球最大的顯卡代工和制造商,同德一直是非公版顯卡領域的No 1!同德版GTX260+在所有的非公版GTX260+中價格比較有優(yōu)勢,并且和GTX285可以通用,但做工和用料較省,存在一些瑕疵,下文會提及。

P654版本

    P654是首款問世的55nm GTX260+專用PCB,由P651的14層PCB縮減為10層,但成本比8層的P897高,做工和用料仍然保持較高的水準,堪比P392的9800GTX+,此次橫評中我們拿來做基準評分標準的就是P654 GTX260+

P897版本

    NVIDIA最早的GTX260+使用了價格昂貴的P651 PCB,后期260+過渡到55nm后,推出了簡化的P654 PCB方案,后來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NVIDIA專門推出了GTX260+專用的P897公版,P897 PCB為8層板,但做工和用料要比同德的版本好,最高可以使用4+2相供電,且為GTX260+專用。此次橫評中,Inno3D的產(chǎn)品就采用了P897 PCB。

其他第三方版本

   

    對于那些有較強的研發(fā)能力的顯卡廠商來說,他們通常會使用符合自己品牌和經(jīng)濟效益的非公版方案,比如影馳、索泰和七彩虹,這些都屬于特色化的第三方版本。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為顯卡提供一些獨有的功能,比如影馳GTX260+黑將版能兼容53mm主流孔位規(guī)格的顯卡散熱器,七彩虹的iGame GTX260+定制版則提供了原生的HDMI接口,等等。

● GTX260+各項橫評分數(shù)分布

    由于NVIDIA開放了GTX260+的設計授權,因此我們收到的GTX260+以非公版為主,不過為了讓大家有個好評判好壞和優(yōu)劣的標準,我們加入了一款公版產(chǎn)品作為評分標準:P654方案的55nm GTX260+,評分細節(jié)和分值參加下文:

   

第一部分 顯卡整體外觀和PCB設計對比——10分

第二部分 顯存顆粒及顯存默認頻率對比——10分

第三部分 顯卡供電模塊設計和用料對比——15分

第四部分 散熱器效能以及噪音/成本分析測試 ——20分

第五部分 輸出接口及PCI檔片合理度對比——5分

第六部分 默認頻率下的3D基準性能測試——15分

第七部分 顯卡超頻能力——5分

第八部分 售后服務——10分

第九部分 附件價值——附加5分

第十部分 售價評估——10分

● 顯卡整體外觀和PCB設計對比——10分

P654 公版GTX260+——9分

    P654公版由14層PCB的P651精簡而來,PCB縮減為10層,但高于P897的8層方案,顯卡采用貼片晶振,去掉了Hybird Power功能,正面14顆顯存,為GTX260+專用型PCB,供電部分集中在顯卡右側。得分9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8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采用了NVIDIA的P897 PCB方案,該PCB方案是P654的簡化版,長度沒有縮水。細節(jié)方面,Inno3D GTX260+典藏版也沒有提供Hybird Power功能,但是使用了成本較高的貼片晶振,得分8分。

影馳GTX260+黑將——8分

   

    影馳GTX260+黑將采用自行研發(fā)的海藍色非公版設計,長度并沒有縮水,PCB為GTX260專用型,省略了Hybird Power的功能芯片、采用了成本較低的普通陶瓷晶振,不過顯卡細節(jié)處理的比較好,增加了金屬加固條和NVIO2緩沖塑料保護殼,還提供了3 Pin、4 Pin風扇接口,得分8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9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也采用了非公版海藍色PCB,不過和影馳GTX260+(with AC TT)相比,PCB有多處改動,增加了完整了Hybird Power功能芯片,換用了高成本的貼片晶振,金屬加固條和NVIO2緩沖塑料保護殼依然保留,PCB預留兩顆顯存空焊位,為GTX260/285公用型方案,得9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7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采用同德方案,PCB長度沒有縮水,元器件布局松散,去掉了Hybird Pwer功能芯片,使用了廉價的普通陶瓷晶振,顯卡上預留兩顆顯存空焊位,可知該PCB為GTX 260+/285兩用型,得7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7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和雙敏GTX260+金牛版的PCB方案一模一樣,得分7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7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使用的PCB方案和前面的雙敏、銘瑄如出一轍,得分7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8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采用黑色的PCB,給人穩(wěn)重的感覺。從布局看,該PCB來自P897改良,有顯存空焊位,為GTX260+和GTX285兩用型,顯卡去掉了Hybird Pwer芯片,保留了精度較高的貼片晶振,得分8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9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給人的第一感覺很像之前的P651 GTX260,整個顯卡被散熱器和背部的散熱片所覆蓋。從布局看,顯卡PCB改良自P897,長度沒有縮水,采用了SPT超量鍍銀技術,且為GTX260專用型, 顯卡采用了廉價的普通陶瓷晶振,Hybird Power芯片依舊省略,不過顯卡設計了多處硬件狀態(tài)LED燈,并設置了雙BIOS芯片,得分9。

● 顯存顆粒及顯存默認頻率對比——10分

P654 公版GTX260+——7分

    P654公版GTX260+采用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三星1.0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標準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得分7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7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搭載了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現(xiàn)代1.0ns DDR3顯存,成本較三星1.0ns低。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620MHz/2100MHz,屬于官方超頻版產(chǎn)品,得分7分。

影馳GTX260+黑將——9.5分

    影馳GTX260+黑將搭載了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三星0.8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625MHz/2100MHz,屬于官方超頻版產(chǎn)品,得分9.5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10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搭載了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三星0.8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650MHz/2400MHz,屬于官方超頻版產(chǎn)品,得分10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7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使用了三星1.0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屬于標準版產(chǎn)品,得分7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7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使用了三星1.0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屬于標準版產(chǎn)品,得分7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9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搭載了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三星0.8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625/2200MHz,屬于官方超頻版產(chǎn)品,得分9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7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搭載了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三星1.0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屬于標準版產(chǎn)品,得分7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9.5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搭載了14顆16Mb*32Bit規(guī)格的三星0.8ns DDR3顯存,顯存規(guī)格896MB/448bit,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低頻)和650MHz/2300MHz(高頻),鑒于其可以工作在650MHz/2300MHz,我們認為其屬于官方超頻版產(chǎn)品,得分9.5。

● 顯卡供電模塊設計和用料對比——15分

P654 公版GTX260+——14分

    P654 GTX260+供電系統(tǒng)核心四相加顯存兩相,基本和P392的9800GTX+一個檔次。元器件全部采用全固態(tài)三洋電容、磁蔽電感以及高成本的SO8封裝Mos管,兩個6 Pin電源接口處配備了大容量輸入電感,雖說做工不如此前的P651 GTX260+,但整體做工仍屬上乘,比起P897方案要明顯高一檔次,得分14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10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采用P897 PCB,但供電部分有所縮水,完整的P897是6相核心+1相顯存供電,但Inno3D供電部分只做上去4相回路,每相回路三個Mos管(普通三腳封裝),元器件全部采用全固態(tài)電容和磁蔽電感,但濾波電容也較少,得分10分。

影馳GTX260+黑將——10分

    供電方面,顯卡采用了4+1相供電回路,每相回路有三個英飛凌Mos管(普通三腳封裝),供電能力遜色于P897公版完整的6+1相設計,元器件部分顯卡采用了NCC的PSA全固態(tài)電容和全封閉式電感,整體做工一般,得分10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14分

    和GTX260+普通版相比,影馳GTX260+骨灰黑將在做工和用料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次引進了數(shù)字供電,雖然供電回路還是4+2相,但數(shù)字電路在供電精度和超頻穩(wěn)定性上,都要好于普通的模擬電路,6 Pin電源接口處配備了大容量輸入電感。元器件全部采用了NCC的PSA電容,雖然顯卡提供了6+8 Pin的供電接口,但實際測試,雙6 Pin即可穩(wěn)定使用。得分14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10分

    供電部分,顯卡采用了4+1相供電回路(一相在接口附件),每相三個Mos管(普通三腳封裝),有空焊位(估計是為GTX285預留),整體做工一般,這也是目前非公版GTX260+中供電的最低標準,元器件部分全部采用了三洋SEPC固態(tài)電容,得分10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10分

    參見雙敏GTX260+金牛版部分的介紹,得分10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10分

    參見雙敏GTX260+金牛版部分的介紹,得分10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12.5分

    供電部分采用了6+3相供電,核心供電部分的6相回路每相搭載三個Mos管(普通三腳封裝,其中一相Mos管在PCB背面),兩個6 Pin電源接口處配備了大容量輸入電感,元器件全部采用了封閉式電感和NCC的PSA電容,整體做工出色,因此得分12.5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14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的做工和用料完全可以匹敵P654公版,供電回路為4+2相,元器件全部采用磁蔽電感以及高成本的SO8封裝Mos管(也是唯一使用的),電容方面除了使用日本化工的PSA固態(tài)電容外,還加入了Poscab高分子聚合物電容,用料豪華程度可見一般,得分14分。

● 散熱器效能以及噪音/成本分析測試——20分

    我們的測試用機為敞開式裸機平臺,測試時間為北京的3月下旬,因此辦公區(qū)已經(jīng)停供了暖氣,室溫在20度左右,因此下面的溫度測試,我們請大家結合我們的實際環(huán)境考量,我們會給大家提供兩組溫度測試,一組是待機下的溫度截圖,一組是用同開四個HDR小球下的滿載溫度。

P654 公版GTX260+——12分

    P654 GTX260+采用的一體式散熱器有CoolMaster代工,風扇由臺灣永立電機制造,優(yōu)點是壽命長,支持PWM調速,能同時對核心、顯存、供電進行散熱,缺點是全速時噪音較大,另外長期使用,不易清掃塵土。


待機溫度42度


滿載溫度66度

    公版散熱器效果尚可,不超頻完全能滿足需要,得分12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16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使用的散熱器是Arctic Cooling Xtreme GTX280,該散熱器在我們之前的顯卡散熱器橫評中都有詳細介紹,因此我們不在此過多重復了,大家可參看:http://www.psundqe.cn/doc/0/375/375642_12.shtml


待機溫度37度


滿載溫度45度

    該散熱器效果非常好,噪音也不大,極限環(huán)境下,效果可以拉開公版散熱器20度以上,當然,Xtreme GTX280也是所有GTX260+使用的散熱器里成本最高的,得分16分。

影馳GTX260+黑將——13分

   

    顯卡使用了由Arctic Cooling出品的Twin Turbo散熱器,這個散熱器算是老面孔了,我們在去年的9800GTX+橫評,以及之前的顯卡散熱器橫評中都有詳細介紹,因此我們不在此過多重復了,大家可參看:http://www.psundqe.cn/doc/0/375/375642_8.shtml


待機溫度40度


滿載溫度59度

    AC TT的散熱效果和靜音效果好于公版散熱器、成本在200元左右,得分13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15分

   

    貼了影馳logo的Arctic Cooling Xtreme GTX280,15分。溫度比inno3D的同類產(chǎn)品高,前文供電對比部分已經(jīng)說到數(shù)字供電的弊端就是高熱。


待機溫度41度


滿載溫度59度

    很多讀者會問,為什么同樣是使用Xtreme GTX280散熱器的顯卡,為什么影馳GTX260+骨灰黑將的溫度會比Inno3D的高。我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影馳的卡默認頻率比Inno3D的卡要高不少,尤其是對溫度影響巨大的Shader頻率,影馳要比Inno3D的高出200Hz多;另外,影馳GTX260+骨灰黑將采用的是高精度的數(shù)字供電電路,數(shù)字供電的一個特點就是高熱,尤其是滿載下,因此客觀上給顯卡散熱帶來不利的影響。

雙敏GTX260+金牛版——10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GTX260+的散熱器由顯存散熱片、核心散熱模組和風扇罩三部分組成,采用了三熱導管+雙8cm風扇的組合。散熱效果和公版散熱器差不多,風扇采用4 Pin PWM接口,不過轉速不可調(至少在測試環(huán)境下),即便在待機下,平均轉速也有2000 轉,算不上靜音。


待機溫度47度


滿載溫度62度

    參加測試的三款同德GTX260+顯卡(耕升、雙敏、銘瑄)不支持GTX 2XX系列獨有的2D分頻功能,即便在2D下,顯卡也運行在575/2000的頻率。


不分頻

    BIOS的這個縮水是非常要命的,這意味著你每月都要為此付出更多的電費,也會對散熱造成負面影響,雖然不是硬件層面的東西,但我們認為,這是要扣分的,因此得分10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10分


待機溫度45度


滿載溫度61度

    得分10分,理由見前文。

耕升GTX260+司馬版——9.5分

   

    得分9.5分,由于高頻,較前面的兩款同德系產(chǎn)品溫度略高。


待機溫度48度


滿載溫度65度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14.5分

    貼了索泰logo的Arctic Cooling Xtreme GTX280,原理就不多說了,滿載溫度比同類產(chǎn)品高,這個原因我們一直不得其解,所以在采用同類散熱的產(chǎn)品中得分較低:14.5。


待機溫度39度


滿載溫度54度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13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采用了5熱導管的一體式純銅散熱器,成本不菲,掂在手里分量十足,配以渦輪風扇,散熱效果出色,高負荷環(huán)境下能比公版散熱器低10度以上。

    不過散熱器風扇轉速較高,空載下亦有2600轉,噪音很明顯,雖然采用4 Pin PWM接口,但硬件調速機制不能起作用(至少測試環(huán)境下如此),得分13分。


待機溫度39度


滿載溫度53度

● 輸出接口及PCI檔片合理度對比——5分

    參加測試的GTX260+普遍采用了雙DVI+S-Video的接口輸出,這也是目前GTX260+中較為普及的一種搭配,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七彩虹的iGame GTX260+就標新立異的提供了HDMI。

P654 公版GTX260+——3分

    P654 GTX260+的輸出接口:標準的雙DVI+S-video,DVI帶屏蔽罩,雙槽設計,得分3。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3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標準的雙DVI+S-video鍍金接口,雙槽設計,得分3。

影馳GTX260+黑將——3.5分

    影馳GTX260+的輸出接口:標準的雙DVI+S-video,雙槽設計,有金屬屏蔽罩,得分3.5。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2.5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標準的雙DVI+S-video,雙槽設計,得分2.5。

雙敏GTX260+金牛版——2.5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的輸出接口:標準的雙DVI+S-video,雙槽設計,得分2.5。

銘瑄GTX260+終結者II——2.5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的輸出接口:標準的雙DVI+S-video,雙槽設計,得分2.5。

耕升GTX260+司馬版——2.5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的輸出接口:標準的雙DVI+S-video,雙槽設計,得分2.5。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2.5分

    索泰GTX260+的輸出接口:標準的雙DVI+S-video,雙槽設計,得分2.5。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4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采用了雙DVI+HDMI的輸出接口,又能雙屏又能方便輸出電視,雙槽設計,DVI有金屬屏蔽罩,得分4。

● 默認頻率下的3D基準性能測試——15分

    3D基準性能測試部分,我們使用了3D Mark Vantage P模式為參考成績,統(tǒng)一平臺等基準測試條件,以截圖方式提供。

P654 公版GTX260+——10分

    公版GTX260+的標準頻率為575/1242/2000 Mhz,而參加測試的GTX260+里,有好幾款是基于該頻率的產(chǎn)品,因此,我們以該頻率下的成績作為基準,得分10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11分

    默認頻率:620MHz/2100MHz,基準測試P11261,得分11分

影馳GTX260+黑將——11.5分

    默認頻率625MHz/2100MHz,基準測試P11795,得分11.5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13分

    默認頻率:650MHz/2400MHz,基準測試P12667,得分13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10分

    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基準測試P10964,得分10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10分

    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基準測試P10946,得分10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12分

    默認頻率:625MHz/2200MHz,基準測試11905,得分12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10分

    默認頻率:575MHz/2000MHz,基準測試P10937,得分10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9分

    由于七彩虹有兩組頻率,在測試時,我們選取了其高頻的那組頻率:650MHz/2300MHz,基準測試P12475,得分12.5分。

● 顯卡超頻能力檢測——5分

    雖然超頻能力并不是我們本次橫評測試的主要目的,但我們仍然加入了該測試環(huán)節(jié),給予最高5分的評定。我們使用最新的RivaTuner v2.24,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給出的超頻成績是基于測試穩(wěn)定、成績有相對明顯提高的頻率為基礎的,因為顯卡并不是超頻超的越高,性能會越好。最后要說的是,由于顯卡個體化差異和測試平臺的影響,我們以下的測試成績僅對我們收到的測試樣品負責。所有顯卡的超頻成績基于顯卡自帶的原裝散熱器,我們不添加任何輔助散熱和做任何加電壓、刷BIOS的動作。

    評分標準:滿分5分,以超頻后穩(wěn)定運行3D Mark Vantage基準測試的成績相對默認成績提升的比率打分,提升達達20%及以上者打滿分,每提升4%得1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4.5分

    OC成績:760/1522/2400,較基準成績提升約17.5%,得分4.5分

影馳GTX260+黑將——4分

    OC成績:730/1576/2600,較基準成績提升約16.1%,得分4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2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默認頻率相當高,因此二次超頻能提升的空間并不大,OC成績:750/1600/2500,較基準成績提升約8.5%,得分2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7分

    OC成績:700/1506/2200,較基準成績提升約17.4%,得分4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7分

    OC成績:690/1485/2200,較基準成績提升約15.9%,得分4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2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也是默認超頻版,二次超頻提升的幅度不大,OC成績:690/1488/2300,較基準成績提升約8.1%,得分2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2.5分

    我們收到的索泰GTX260+首發(fā)版因為還沒有正式上市,在超頻方面存在問題,只能在650MHz/1392/2100附近穩(wěn)定跑完3D Mark Vantage,較基準成績提升約9.9%,得分2.5。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3分

    我們以七彩虹iGame GTX260+的高頻為起點超頻,因此二次可超頻空間也有限,最終穩(wěn)定在770/1705/2500,絕對超頻值最高,也是本次橫評的GTX260+里最高的超頻成績,較基準成績提升約13.1%,得分3分。

● 售后服務評定——10分

    眾所周知,由于顯卡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速度超過了任何一類電腦硬件,因此絕大多數(shù)廠商都僅提供一年質保,只有少數(shù)有實力的廠商才會提供三年甚至五年質保,畢竟過長的售后服務會消耗太多成本及資源??偡?0分,這項非常直觀,1年免費2分、2年免費4分、3年免費6分,3年以上10分,目前國內還沒有終生質保的顯卡品牌。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6分

集團軍閃電降臨!40款9600GT顯卡橫評

    映眾顯卡在大陸質保由其代理中天負責,高端的iChill系列為三年質保,得分6分。

影馳GTX260+黑將——4分

集團軍閃電降臨!40款9600GT顯卡橫評

    影馳在國內是兩年質保,得分4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4分

集團軍閃電降臨!40款9600GT顯卡橫評

    影馳在國內是兩年質保,得分4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4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屬于無極2系列,質保升級為兩年,得分4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2分

市售版一網(wǎng)打盡!14款HD3650對比橫評

    銘瑄GTX260+終結者II質保一年,得分2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10分

集團軍閃電降臨!40款9600GT顯卡橫評

    耕升GTX260+司馬版在國內是5年質保,得分10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6分

集團軍閃電降臨!40款9600GT顯卡橫評

    索泰顯卡由其總代理商國智科技提供免費保修3年,因此得分6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4分

    七彩虹iGame系列顯卡在國內的質保是兩年,得分4分。

    高端卡往往贈送一些價值不菲的贈品,除開司空見慣的HDMI轉接頭,就要數(shù)正版游戲或則軟件,當然也不乏一些很難在零售市場購買到的實用工具。所以我們對于這部分價值單獨評估,最高附加分為5分。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2分

    一口氣送了三部正版DX10游戲,不過《英雄連:抵抗前線》已經(jīng)是1年多以前的產(chǎn)品,價值不大。只有EA最新的DX10物理游戲《鏡之邊緣》還算熱門大作,所以加2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1分

    索泰在其GTX260首發(fā)版中贈送了價值19.95美元的正版3D Mark Vantage高級版,提高了顯卡的產(chǎn)品附加值,加分1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2分

   

    防靜電手套、彩色捆扎線、多功能Mini軍刀等等一應俱全,不過最值錢的還要數(shù)正版的《孤島驚魂2》中文版。

● 售價評估

    目前價格最低的非公版GTX260+市場報價1299,作為10分滿分,999元以上每增加100元減去1.5分。價格采集于2009年第12周,其中未正式上市產(chǎn)品(比如索泰260首發(fā)版)給出了計劃上市價格。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1499元—7分

    影馳GTX260+黑將—1299元—10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1599元—5.5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1299元—10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1299元—10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1399元—8.5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1299元—10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1499—7分

    整體上看,除去影馳的數(shù)字供電的那款產(chǎn)品,目前主流的GTX260+都已經(jīng)可以做到1299元的價位,即便捆綁了價格昂貴的AC Xtreme GTX280散熱器的產(chǎn)品,也能講成本很好的控制在1500元以下。所以,現(xiàn)在GTX260+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產(chǎn)品,比GTX285便宜1000元,卻提供了前者90%的性能。

● 總分一覽

    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1499元—74.5分

    影馳GTX260+黑將—1299元—73.5分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1599元—75分

    雙敏GTX260+金牛版—1299元—64.5分

    銘瑄GTX260+終結者II—1299元—62.5分

    耕升GTX260+司馬版—1399元—71分

    索泰GTX260+首發(fā)版—1299元—74分

    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1499—78分

    很多讀者看到這個評分表,可能會問,為什么前文介紹的P654 GXT260+沒有列入表格計分呢?因為我們是拿P654 GXT260+作為本次橫評的標準參照物來制定評分標準的,所以,它是裁判,既然是裁判,就不能加入到運動員的評選中來。另外,目前市售P654 GTX260+已經(jīng)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成本更低的P897,所以,沒有加入統(tǒng)計之列。

● 非常好的產(chǎn)品獎:七彩虹iGame GTX260+定制版

    毫無疑問,七彩虹iGame GXT260+的出現(xiàn)令我們腦海中由來已久對非公版顯卡的偏見有了很大的改善。雖然我們無法回避市場上非公版顯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縮水和降低成本,但七彩虹iGame GXT260+用實力和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只要用心鉆研和經(jīng)營,非公版是可以做得比公版產(chǎn)品好的。作為超頻、做工第一的產(chǎn)品,我們認為七彩虹iGame GXT260+可獲非常好的產(chǎn)品獎。

● 編輯選擇獎: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

    作為唯一堅守P897陣營的產(chǎn)品,Inno3D GTX260+冰龍金牛典藏版給了很多對公版有特殊情結用戶一個理想的選擇,AC Xtreme GTX280散熱器的加入也極大提升了產(chǎn)品的附加值。三年質保+1499元的價格也彰顯產(chǎn)品出色的性價比,因此我們授予其編輯選擇獎。

● 技術創(chuàng)新獎:影馳GTX260+骨灰黑將

    影馳GTX260+骨灰黑將的出現(xiàn)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這不是第一款采用數(shù)字供電設計的顯卡,但是在N系非公版產(chǎn)品領域,這還是第一次??v然影馳的數(shù)字供電做得還不是盡善盡美,但對于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我們是予以肯定和支持的。所以,影馳GTX260+骨灰黑將當獲技術創(chuàng)新獎。

    寫到這里,洋洋灑灑幾千字的非公版GTX260+橫評終于收尾了,撰文拍照前后花了一星期,回憶中,我們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做類似的熱門產(chǎn)品橫評了。不過只要讀者能在消費、使用時能有所收獲,我們PCPOP顯卡頻道辛苦一點是完全值得的。

    由于不少特色產(chǎn)品還沒有正式出貨,很多優(yōu)秀的非公版GTX260+并沒有出現(xiàn)在我們的文章中,比如上圖的來自盈通的一款GTX260+游戲高手,采用了夸張的8+2相供電和0.8ns DDR3顯存,雖然產(chǎn)品還沒正式面市,不過憑其規(guī)格和做工,應該會有不錯的性能表現(xiàn),我們PCPOP顯卡頻道也會第一時間給大家提供其他非公版GTX260+的產(chǎn)品信息。

    對于未來數(shù)月GTX260+價格的走勢,我們認為999元將會是一個消費者關鍵的心理價位,因為以同德為代表的非公版陣營已經(jīng)講價格做到了1299,離999元已經(jīng)是一步之遙。因此我們也預見GXT260+將再現(xiàn)去年9800GTX+掀起的購買熱潮和熱點話題,當然,這一切就讓時間來驗證吧?!?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