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華為一樣 公牛電器是另一堵“小米墻”
前陣子分析了in的財報,今天再說說另一家與互聯網相關的新三板上市公司“動力未來”。他的實質是小米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青米科技,小米對其定位應該是數碼配件品牌,但以目前的情況看,可以簡單地把這家公司理解為“小米插線板”。
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小米插線板,我只能說是“爆款中的爆款”。據查2015年米粉節(jié)發(fā)售當天,小米插線板就賣了24.7萬個,按約等于50的價格算銷售額的話一天就獲得了1235萬元。比照招股書中2015年全年1.25億的銷售額,相當于小米插線板在發(fā)售第一天就完成了全年10%的銷售額。也正因為如此,僅僅一年后小米就很順利地將動力未來運作上了新三板。
不得不承認,從價值鏈的角度來看,小米在定價和配合定價進行爆款研發(fā)這兩方面是有非常獨到的理解。這也是為何小米總推出高性價比的單品爆款,以顛覆者的姿態(tài)切入各類電子電器行業(yè)??梢哉f,小米給了所有消費品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標準的0—10的發(fā)展模式模板。
然而一切模型都不是功能較多藥,而是有其適用邊界。很多傳統(tǒng)企業(yè)在后端有積累,雖然在初期有點懵,但通過學習小米的模式和產品在一段時間之后就能反應過來,之后企業(yè)積累的資產就會轉化為優(yōu)勢。以主品類手機為例,小米從2015年國內出貨量第一到今天出貨量排行榜中的“其他”,可謂是一只正在高速墜落的豬。這正是因為華為等企業(yè)反應過來之后用原有積累的資源逐步趕超,搶回被小米搶占的份額。
我一直認為小米可以成為中國的索尼,即使這兩年小米走勢不順,這個判斷至今也沒有改變太多。但我也不得不承認,小米所有的生態(tài)鏈都極有可能在快速沖高后撞墻,要再往前走需要時間緩沖和積累能量。而這些墻大概都是在各個領域具備深厚資本和極強學習能力的老牌巨頭,如果給他們一個共同的名字,我想可以叫“小米墻”。
從目前的情況看,公牛是小米在插線板這個品類上已經快撞上的一堵“小米墻”。公牛相對于青米,就像是華為相對于小米手機一樣。
我們可以看一下青米的財報。2015年的營收1.25億元,2016年增長了達到1.39億。其中上半年7991萬,略高于2105年同期7349萬元。
單看兩年的營收數字,似乎青米還有16.71%的增長,但仔細想一下,2015年小米插線板的銷售是從4月開始的,也就是說2015年只有3個季度的銷售額,如果按4個季度折算銷售額那應該至少有1.66億??紤]到青米的銷售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實際上理論銷售額應該更高。換算之后再與小米2016年的1.39億營收相比,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跌了。而在營收之外,青米的毛利率也從19.76%跌到了16.71%。
營收和毛利雙下降是市場競爭激烈的信號,雖然這背后的原因固然有青米在財報里說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和銷售價格下調,另一方面,也和公牛在電商平臺的快速發(fā)展有很大的關系。
以小米插線板的第一款產品(3孔位+3usb)來看,在京東上小米官方旗艦店和經銷商店的評價量合計大概在7萬以內,而公牛當年生產的同類USB插座產品在京東上的評價量卻達到了9.1萬以上。后來小米新增的無usb插線板(5孔位,售價39元)雖然有12萬多的評價,但也不過是與公牛的“魔方USB插座”和“防過充USB插座”這兩款網銷產品相匹敵,而后者的售價分別為69元和99元。這可以說明即便是在小米優(yōu)勢的網銷渠道上,后發(fā)制人的公牛依然足以匹敵甚至超過小米,而公牛的網銷只占其整體銷售額的10%不到。
公牛能形成目前的優(yōu)勢并不奇怪,這家公司從1995年成立以來基本就一直在生產插線板,并且以牢靠的產品品質從眾多插線板企業(yè)中脫穎而出,樹立起行業(yè)標桿。作為插線板領域的老大,公牛在相關的研發(fā)、生產、供應鏈、資金等任何方面的基礎都非常扎實。如果公牛以一種老大的傲慢心態(tài)看待小米和這個被小米攪混的市場,或許小米在打開市場之后還能進一步擴大戰(zhàn)果。但可惜公牛并沒有猶豫太久的時間,就放低姿態(tài)嘗試進入數碼類配件市場,而且很快就摸清了套路。在此基礎上,公牛甚至表現出了比小米更強的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完全顛覆了用戶對一個老牌企業(yè)的認知。比如之前提到的魔方USB插座和防過充USB插座兩款產品,根本不用多說,只需要看一下產品圖就知道為什么能迅速打爆市場。
魔方插線板
一旦熟悉了市場的套路,公牛這種傳統(tǒng)企業(yè)所奉行的成本領先戰(zhàn)略就會很快產生效用。以制造端為例,小米如果要保持輕資產的模式,生產當然是由代工企業(yè)完成,代工企業(yè)的報價和生產能力都受限于本身的能力。而公牛目前已經完成了25%的自動化率,在國內當屬頂尖之列,而越高的自動化率就意味越低的生產成本。之前曾看過公牛產線上由其自行研發(fā)專門用于完成保護門安裝的的自動化設備,這臺設備在流水線上總共需要完成大約10來個流程,如果在非自動化的情況下,每個流程就是一個工人的工作。
公牛的自動化設備
而對小米來說,雖然其具有開拓市場的研發(fā)和定價能力,但其輕模式注定要受制于國內整體的產業(yè)積累,而不像公牛依托于自身在產業(yè)上的積累。這在市場風頭正勁的時候沒有人會關注到,但是當競爭加劇要開始內部優(yōu)化的時候,各方面欠缺積累就將越來越成為一個瓶頸。實際上這也是小米在手機開始潰退的原因,因為欠的債遲早是要還的,這才是符合經濟規(guī)律的情況。
根據國家質檢局的要求,2017年04月14日后廠商只能生產符合新國標的插座,2018年10月13日后只能銷售符合新國標的插座。新國標的提升包括強制增加保護門、材料阻燃耐性提升、電源線加粗、強制3C認證,概括說來就是大大提升了插座的質量和安全性。質量的提升不可能是憑空產生的,相應的的產品成本自然要提升。根據一些信息來看,這一套下來總成本會上升30%以上。
這一部分硬性成本是所有插座企業(yè)都必須要消化的。要消化掉這部分額外的成本提升,企業(yè)要么優(yōu)化成本結構,要么就只能提高售價。大多數的插座生產企業(yè)本就徘徊在虧損甚至破產邊緣,既沒有能力給消費者提供價值創(chuàng)新讓他們掏錢,也沒有精力和能力投入到后端建設上,等待他們的只要淘汰的命運。
公牛和小米顯然都不會在被淘汰的行業(yè),但他們同樣要考慮自身要如何發(fā)展?,F在公牛已經給出了他的解決方案,前端通過新產品的開發(fā)提高用戶價值,后端通過進一步實現自動化來降低成本。而小米也不會坐視新國標吞噬已經在下降的毛利率(不管毛利分配到底歸屬青米還是小米),那小米到底會如何應對,才能不像手機那樣,在華為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注: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p>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