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存儲頻道 PCPOP首頁      /      存儲     /      新聞    /    正文

以后你買的SSD可能就用它了 QLC閃存顆粒開始發(fā)力

    最近,因為東芝宣布了世界上首款走出實驗室投入實用的QLC閃存,讓QLC閃存顆粒再次讓世人關注了起來,不過相信很多人還不了解QLC是什么東西........其實就連筆者身邊的很多做硬件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所以筆者覺得今天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它!

QLC閃存顆粒是什么?

   在聊QLC之前,我覺得先來聊一聊TLC會有助于大家理解它,現(xiàn)在購買過SSD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TLC閃存顆粒,因為2017年整體TLC SSD出貨比重接近75%,而SSD市場所占比重更大,也就是說現(xiàn)在大家買到的固態(tài)硬盤,基本上都是TLC的。而QLC則是有望未來接替他成為主流的產品!

閃存顆粒的類型有以下幾種:SLC、MLC 、TLC 、QLC 

參照上圖解釋給大家會更清晰一些

    SLC單比特單元(每個Cell單元只儲存1個數據,有21=2個狀態(tài),就是0和1,也就是僅有兩種不同的電壓狀態(tài)),因為穩(wěn)定,所以性能較好,壽命也最長(理論可擦寫10W次),成本也最高,最早的優(yōu)異顆粒,但因為成本問題,目前已經消失在大家的視野里。

    MLC雙比特單元(每個Cell單元儲存2個數據,有22=4個狀態(tài),00.01.10.11,因此有四種不同電壓狀態(tài)),也就是僅有兩種不同的電壓狀態(tài))性能、壽命(理論可擦寫1W次)、成本在幾種顆粒中算是均衡的,接替SLC的產品,在TLC之前的絕對主流顆粒,而目前主要用于高端和企業(yè)級產品。

    TLC三比特單元(每個Cell單元儲存3個數據,有23=8個狀態(tài),不詳列,如上圖,有八種不同電壓狀態(tài)),成本低,容量大,但壽命越來越短(理論可擦寫1500次),但隨著技術的成熟,目前壽命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并成為目前閃存顆粒中的最主流產品。

    QLC四比特單元(每個Cell單元儲存4個數據,有24=16個狀態(tài),不詳列,如上圖,有十六種不同電壓狀態(tài)),成本更低,容量更大,但壽命更短(理論可擦寫150次),想成為接替TLC的產品還有急需解決的問題。

注:每Cell單元存儲數據越多,單位面積容量就越高,但同時導致不同電壓狀態(tài)越多,越難控制,所以導致顆粒穩(wěn)定性越差,壽命低。利弊都有。

QLC閃存顆粒的劣勢:

    QLC出現(xiàn)的時間很早,但一直未被人關注過,它真正的進入大家的眼睛,應該是從2015年,以往QLC閃存頂多是在實驗室里討論,因為這種閃存還不成熟,而東芝首次在公開場合討論了QLC閃存,也讓大家真正開始注意到它,對其的擔憂也一直沒有中斷。

    1.產品本身問題:如同早期的TLC閃存顆粒,QLC也急需解決得問題有閑置漏電問題、壽命問題、錯誤率高問題、讀寫干擾問題,由于這些因素,以及QLC可擦寫性低的原因,它之前一直被定義為只被用于存儲盤的行列。

    2.市場的考驗:這一點依然要從TLC的過往說起,最早的TLC出現(xiàn)時候,MLC顆粒雖然價格依然昂貴,但因為均衡性強,相較SLC又廉價了太多,所以當時獨領風騷,而TLC面臨著狀態(tài)不穩(wěn)定,壽命低的嚴重缺陷,只配使用在U盤這類產品中(而且也基本是山寨無保貨),甚至多年被市場與廠商的摒棄。QLC必然也要經歷一番。

    3.消費者的認可:從懷疑到認可TLC閃存顆粒,消費者花費了多年的時間與印證,這一點上不知道QLC會需要經歷多久,新技術的出現(xiàn)一定會需要時間的考驗才能真正讓人放心。

QLC閃存顆粒的優(yōu)勢:

    價格:TLC當初雖然弱勢,但依然未被放棄,并最終取代了MLC,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價格,而QLC的成本則相對于TLC還要低25%甚至更多,這讓一直希望將SSD普及并取代機械硬盤的廠商們不得不對其關注并報以期待。

    容量:從QLC的特性就可以看到,QLC的容量上是碾壓TLC的,如今的TLC在3D技術的幫助下,512Gb核心容量的64層堆棧3D NAND閃存,單顆核心容量就達到了64GB,每顆閃存封裝多顆核心,三星可以在單顆芯片封裝內,做到1TB容量。那么QLC的容量就更不可估量了,硬盤的容量局限性已經很難解決,但SSD卻仍有很大空間,未來做到100TB以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速度:雖然目前的QLC在速度方面,還沒有任何體現(xiàn),但是閃存顆粒的特性決定了它不會很慢,至少相比機械硬盤是一定有優(yōu)勢的,而且如今接口類型的發(fā)展以及主控越做越好,速度上并不會成為阻礙它的因素。

QLC閃存顆粒的轉機:    

    雖然QLC目前還有各種問題需要解決,但其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尤其對于廠商來說,QLC的大容量低成本對廠商來說是個不可抗拒的誘惑。

    而3D閃存的發(fā)展QLC閃存顆粒來說是個天賜良機,傳統(tǒng)平面NAND閃存在提升容量及可靠性上日漸乏力,但3D堆棧技術使得閃存可靠性及速度都有所改善,這一點上在TLC上已經得到印證。

    在穩(wěn)定性方面,4位數據帶來的挑戰(zhàn)也很大,更精確的電壓控制、更復雜的干擾等問題都會影響QLC閃存的性能及可靠性,但現(xiàn)在東芝用自己先進的電路設計和3D閃存技術克服了這一技術難關,成功打造了世界上首個QLC 3D閃存。

    而壽命方面,東芝稱其QLC NAND擁有多達1000次左右的P/E編程擦寫循環(huán),已經打破之前預計的100-150次魔咒,可以與TLC閃存顆粒壽命想媲美,現(xiàn)在的TLC SSD在質保方面,都已經做到5年包換了,那么QLC的未來又有什么好擔心。

    容量上,東芝的QLC技術實現(xiàn)了每閃存顆粒768Gb的容量,相比之前512Gb TLC顆粒有了更大提升。東芝的QLC顆粒能以16顆粒封裝,實現(xiàn)單顆芯片封裝達到1.5TB的容量,容量達到目前單顆最大。

QLC閃存顆粒的展望:

    從之前的圖表中就可以看到,四種顆粒都是呈接替狀態(tài)出現(xiàn),MLC接替了SLC,TLC接替了MLC,主要原因都在于成本以及容量,而未來的QLC也將繼承這個狀態(tài),只需要如TLC當年一樣,解決壽命以及穩(wěn)定性問題,而從東芝的消息中得知,這些或許都已經不再是難題。

    除了東芝外,Intel、美光、三星幾家芯片廠商其實都早已開始研究QLC閃存,如今東芝首先讓其從實驗室走出,那么真正市場只是時間問題,各種消息已經透露出,QLC閃存在明年下半年就會正式進入商業(yè)化。

    從早起的TLC面臨的各種困難來看,QLC真正商業(yè)化也會步履艱難,但它的命運要遠比TLC好的多,因為壽命以及穩(wěn)定性方面等各項技術在TLC發(fā)展過程中已經趨向成熟, 事實上,經過廠商不斷的改進,TLC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無論性能還是壽命都可以滿足日常消費甚至企業(yè)級應用,目前幾乎絕大多數消費級SSD都在用它。而QLC的巨大誘惑也會讓芯片廠商廢寢忘食的將其完善。

    對于我們最終用戶來說,只要價格便宜,容量大,速度快,壽命有保障,那么是TLC還是QLC又有什么關系,相信目前最該發(fā)愁的就是希捷、西數了,在這一點上,西數走在了前面,目前已經推出了多款SSD,并稱將率先使用QLC,而希捷卻依然固守機械硬盤市場,而TLC沒有做到的事情,QLC SSD是真的有望完成的,那就是讓固態(tài)硬盤徹底取代機械硬盤,如果未來QLC真的在容量與價格上都碾壓了機械硬盤的話,不知道希捷會不會后悔?!?/p>

    本文編輯:宋陽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