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S90終現身!堪比LX3圖看對比解析
泡泡網數碼相機頻道10月28日 松下LX3已經憑借其在出色的成像,F2.0的大光圈而威名遠播。掐指一算,LX3已經出世有1年半之久,然而現在還沒有一款參數差不多的機型可以撼動LX3的地位。在我們的翹首企盼下,佳能S90躍然我們眼前。
筆者非常看好佳能S系列的產品,當年的S80,無論在畫質還是功能上都非常出色?,F在的擁有1/1.7英寸CCD,雙重降噪技術,最大F2.0光圈的S90又將會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呢?本文讓大家首選來看看S90與LX3的外觀,操作與成像上的差異,讓各位有一個較為宏觀的概念。本站將會在近期出品佳能S90的詳細評測報告,敬請各位關注。

佳能S90擁有1000萬有效像素,光學變焦3.8倍。與定位專業(yè)便攜機的LX3不同,佳能S90的定位則在家用與便攜上。S90采用DIGIC 4處理引擎,傳感器尺寸達到1/1.7英寸。下面的表格可以清晰體現LX3與S90在參數上的差異。
價格方面,因為LX3出色的綜合性能,所以迄今為止,該機售價依舊無法被撼動。始終保持在3600元以上的高位。而佳能S90憑借新上市的火熱勢頭,售價也一度達到3600元以上,不過現在的價格基本已經維持在3200元以內了。
在廣角端,LX3最大廣角為24mm,顯然比S90的28mm廣了不少,不過S90的光學變焦范圍卻比LX3更勝一籌,達到3.8倍光變指標。光圈方面,LX3的光圈范圍為F2.0-2.8(近端)-F2.8-F8.0(遠端),而S90則是從F2.0(近端)-F4.9(遠端),中間的差異,可見一斑。
1.外觀細節(jié)看端詳
在外觀方面,LX3給人非常專業(yè)的感覺。機身上凸起的手柄設計,鏡頭蓋和熱靴接口,都讓LX3給人一種膠片機的感覺。而S90則更加數碼和便攜化。相對輕薄的機身,緊湊的按鍵布局和更輕的重量,讓S90透著那么清爽。
從正面來看,LX3要比佳能S90大了一圈。而從側面的對照圖來看,松下LX3的組片鏡頭也要比佳能S90的伸縮式鏡頭厚了不少。
右側為松下LX3的外部接口設計
佳能S90的外部接口設計
在機身厚度上,兩者差異較為微小。LX3機側設計有USB數據口,A/V OUT口等,而S90也在一側設計有HDMI口與USB數據口,但是卻是獨立分開的蓋子保護。
兩機背后的LCD尺寸相同,不過LX3是3:2幅面,而S90則是4:3幅面。功能按鍵同樣都被設計在屏幕右側。頂部的功能按鍵位置也較為相似。不過,S90設計有操作方便的撥輪,轉一轉,輕松可以調整相關參數,并且其在鏡頭環(huán)處也設計有相似的轉輪,在一些模式下可以起到變焦等作用。而松下LX3也當仁不讓,設計的五向搖桿則會在使用的時候給人帶來便捷之感,長按遙指桿則可以激活快捷導航,輕松調整拍攝時所需要的相關參數。
2.不同UI設計 操作感覺不同
也許是習慣了佳能小DC的操作方式,拿到S90的時候有很熟悉的感覺。按鍵,功能信手拈來,很輕松的就能上手。不過對于松下LX3來說,還需要筆者慢慢揣摩,把玩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明白LX3便捷強大之處。筆者分別從拍攝模式,快捷設置調節(jié),菜單和照片回放時截取畫面,讓大家做一個UI設計上的橫向比對。
上圖為佳能S90的界面截圖
上圖為松下LX3截圖界面
應該說,無論是LX3還是S90,在操作上都是本著便捷為出發(fā)目的的。LX3的五向搖桿可以充分發(fā)揮便捷操控的功能,調節(jié)參數方便易用。長按就可激活拍攝菜單。而佳能S90的縱向功能布局,經典且一目了然,通過撥輪操控得心應手。
3.畫質如何 ISO各級初看
相機的好壞,主要還是需要看成像質量如何。LX3與S90的像素極為接近,鏡頭參數等方面也非常相似。這也促成S90成為迄今最有可能撼動LX3地位的一款DC產品。
在ISO范圍上,LX3的ISO值為80-3200,高感下為1600-6400。佳能S90的ISO則較為細分,有ISO80、100、125、160、200、250、320、400、500、64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200。筆者取整數拍圖與LX3各級ISO進行對比。
左側為LX3 右側為S90 ISO 80 (點擊可見大圖)
左側為LX3 右側為S90 ISO 100 (點擊可見大圖)
ISO 80-100下,感覺兩者差異不大。畫質清晰銳利,色彩還原都非常真實。如果不標明型號,兩型號難以區(qū)分。
左側為LX3 右側為S90 ISO 200
左側為LX3 右側為S90 ISO 400
ISO 200-400時,筆者感覺S90的色彩更濃郁一些。雖然都調整為標準,但是在平時的拍攝時,S90的色彩也要比LX3飽和度高一些。在清晰度,噪點程度方面,兩者依舊較為接近。不過,點擊大圖可以感覺到,LX3的銳度要比S90稍高。
在ISO 800下,噪點開始明顯,但是圖像的清晰程度依舊保持不錯。讓筆者頗為高興的是,LX3與S90在ISO 800下的表現也非常相似。S90的表現要好過LX3,在降噪上,佳能更勝一籌。

松下LX3 ISO 800

佳能S90 ISO 800
更高的ISO下,是否會分出伯仲呢?讓我們繼續(xù)看看!在ISO 1600下,無論是S90還是LX3,其噪點已經較為明顯。不過兩者出色的降噪能力讓成像清晰度都可以保證。

佳能S90 ISO 1600

松下LX3 ISO 1600
下面來看看S90與LX3高ISO 3200效果的對比。
LX3 ISO 3200

S90 ISO 3200
我們可以發(fā)現,S90的成像要略好過LX3。字體輪廓依舊保持清晰,沒有“暈染”的狀況。色彩也相對鮮明,明暗過度自然。LX3則會在字母周圍出現“暈染”的感覺,比S90的表現稍差。
下面我們來看看實拍中,同一場景下,兩臺相機的成像差異。如下對比區(qū)域都由原片截取,100%比例呈現。

LX3 100%截圖

S90 100%截圖
上面的截圖對比,可以看到LX3的寬容度比S90略好。在幾乎相同的拍攝參數下,LX3的暗部細節(jié)較S90豐富一些。

LX3 100%截圖

S90 100%截圖
上面的截圖可見,S90在稍微高一檔的曝光下有非常不錯的銳度。比LX3的質感出色不少。<
敬請期待我們之后的佳能S90評測報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