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項測試檢驗實力!09年度16款CPU橫評
泡泡網(wǎng)CPU頻道1月3日 對于CPU市場而言,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AMD及Intel均推出了多款重量級新產(chǎn)品,雙方的CPU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功耗和價格降低不少。
AMD于今年1月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45nm處理器——Phenom II X4 940 Black Edition,無論在性能還是在超頻能力上較第一代Phenom都有著較大的提升,不過其仍為AM2+接口,只支持DDR2內(nèi)存,但AMD很快便將接口升級為AM3,并全線推出AM3接口處理器,從雙核、三核、四核的Phenom II到不帶三級緩存的雙核、三核、四核的Athlon II,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高中低端,產(chǎn)品線不可謂不豐富。
Intel方面自去年年底發(fā)布了Nehalem家族核心代號為Bloomfield的Core i7-900系列處理器后,上半年就一直沒有大動作,僅僅是繼續(xù)豐富LGA775的產(chǎn)品線而已。而到了今年9月,Intel發(fā)布了面向主流平臺的LGA1156“Lynnfield”處理器,LGA1156平臺目前包括了高端的Core i7和中端的Core i5,而到明年年初,Intel將發(fā)布32nm的Core i3處理器,新一輪的CPU大戰(zhàn)即將打響。
今天,我們選出了2009年較為主流的16款處理器,包括了LGA775、AM3、LGA1366及LGA1156四大主流平臺,進行全面的測試,至于它們的性能如何,讓我們用數(shù)字說話。
● 測試平臺
CPU:
四核心:
AMD:
AMD Phenom II X4 965 Black Edition
AMD Phenom II X4 925
AMD Athlon II X4 620
Intel:
Intel Core i7-960
Intel Core i7-870
Intel Core i5-750
Intel Core 2 Quad Q9550
Intel Core 2 Quad Q8200
Intel Core 2 Quad Q6600
三核心:
AMD:
AMD Phenom II X3 720 Black Edition
AMD Athlon II X3 435
雙核心:
AMD:
AMD Phenom II X2 550 Black Edition
AMD Athlon II X2 250
Intel:
Intel Core 2 Duo E8600
Intel Core 2 Duo E8400
Intel Core 2 Duo E7400
主板:
AMD平臺:
Asus M4A79T Deluxe (AMD 790FX + SB750)
Intel平臺:
Asus P6T Deluxe (Intel X58)
Asus P7P55D (Intel P55)
Asus P5E3 Premium (Intel X48)
內(nèi)存:
2x 2048 MB DDR3-1333 OCZ Platinum (CL7-7-7-20-1T)
3x 2048 MB DDR3-1066 OCZ Platinum (CL7-7-7-20-1T)
2x 2048 MB DDR3-1066 OCZ Platinum (CL7-7-7-20-1T)
顯卡: MSI Radeon HD 5870
硬盤: Samsung HD501LJ 500GB
光驅(qū): MSI DR8-A
電源: Cooler Master UCP 700 (80Plus銀牌認證)
散熱器:Moctua NH-U12P
驅(qū)動程序:
ATi Catalyst 9.11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9.1.1.1020
操作系統(tǒng):
Microsoft Windows 7 64-Bit
Microsoft DirectX 11
● 測試項目
基準測試:
3DMark Vantage 1.01
Cinebench R10
SiSoftware Sandra 2010.1.16.11
x264 HD Benchmark 3.01
WinRAR 3.91
wPrime 2.00
應用測試:
Autodesk 3ds Max 2010
Lame 3.98.2
MainConcept H.264/AVC Pro 1.6.1
Paint.NET 3.36 mit PDNBench 3.20
PCMark Vantage 1.01
SPECjvm2008
TrueCrypt 6.3a
WinRAR 3.91
游戲測試:
Anno 1404 Patch 1.01
Armed Assault 2 Patch 1.03
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Colin McRae: DiRT 2
Far Cry 2
Resident Evil 5
● PCMark Vantage
作為INTEL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測試軟件,這樣的結(jié)果令人不敢意外。
● 3DMark Vantage
從結(jié)果看,超線程技術(shù)對性能加成很高,尤其是純CPU性能測試部分,而游戲性能部分超線程的影響并不大。
● SiSoft Sandra 2010
得益于內(nèi)存控制器的優(yōu)勢,AMD再次全面超越Core2架構(gòu)處理器,但與Core i7和i5相比的話,就力不存心了。
● Autodesk 3ds Max 2010
● Cinebench R10
單核效能中,i7 960一馬當先,而看老舊的Core2核心,單核效能甚至不如AMD的Athlon X4 620單核性能來的好,一方面是頻率上吃一點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AMD 09年新品的效率提升不少。
● x264 HD Benchmark
● MainConcept H.264/AVC Pro
編碼測試看,X264編碼性能的取決因素是主頻和核心數(shù)量,超線程的貢獻非常大。
● LAME
科學運算中,單核效能是決定因素。
● WinRAR
從以往的經(jīng)驗看,winrar的性能與CPU的緩存有很大的關系,所以Intel的CPU占優(yōu)。
圖形處理:Paint.NET
單核效能和多核的結(jié)合是性能決定因素。
數(shù)學運算:wPrime
可以說Core 2系列無論雙核還是四核都是廉頗老矣,性能之王雖然依然是Core i7,但AMD的表現(xiàn)也不錯,至少性價比很高。
● JAVA測試:SPECjvm2008
● 加密工具:TrueCrypt
AMD X4 965力壓i7一籌,讓人頗感意外。
在800*600分辨率低分辨率下,可以使CPU之間的性能差異變得更加明顯。
Anno 1404
由于Anno 1404這款游戲不支持800*600分辨率,所以我們選擇了1024*768。
由于此款游戲推出較早,所以對SMT超線程技術(shù)支持不佳,這也是AMD能夠奪魁的原因。
Armed Assault 2
開啟turbo后,i5 750的主頻更好,所以能夠在測試中表現(xiàn)最好。
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作為年度大作,Intel在中高端大獲全勝,AMD只能在低端苦苦掙扎。
Colin McRae: DiRT 2
作為新款游戲,對多核的支持還是蠻好的,從測試成績看,雙核已經(jīng)拖了此款游戲的后退。
Far Cry 2
由于內(nèi)存帶寬的游戲,AMD X2 250將末班長的位置強塞給E7400。
Resident Evil 5
生化危機測試中,INTEL再次獲得了滿意的成績,AMD只能在同級對比中始終處于劣勢。
我們將對所有的測試結(jié)果進行混合,來看看這16款CPU的性能對比情況,以性能最高者為100%。綜合性能包括應用程序和游戲(分別為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并不包括基準測試,畢竟電腦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跑分的。
● 綜合性能(應用程序和游戲1680*1050)
● 綜合性能(應用程序和游戲800*600)
● 應用程序測試性能
● 游戲性能(1680*1050)
● 游戲性能(800*600)
● 基準測試性能
這樣的比較,相信大家都能看明白,以i7 960為基準,對比其他處理器是其性能的百分比。
● 功耗測試:
為了更具有參考價值,我們將處理器所有的節(jié)能功能全部打開,包括C''n''Q,EIST及C1E。并打開Preme95使CPU完全達到滿載狀態(tài)。
雖然都是45nm工藝,但intel處理器還是比AMD省電一些。
● CPU溫度測試
我們使用CoreTemp 0.99.5來測量每個CPU在滿載時的溫度狀況。
功耗與發(fā)熱相輔相成,intel比amd表現(xiàn)好些也是正常的了。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各款處理器的零售價情況(截止日期為2009.12.20,單位:美元)
之后我們用綜合性能去除以其價格,得到性價比,同樣,最高者為100%。
可以看到,AMD處理器憑借著其較低的售價,在性價比方面遠超于Intel的產(chǎn)品,Intel的Core i7雖然性能優(yōu)秀,但其售價卻過于昂貴,性價比卻是最低的。
● 全文總結(jié)
不得不說,AMD和Intel在2009年都做了很好的工作。首先AMD在推出了第一款45nm Phenom II X4處理器之后沒有停滯不前,繼續(xù)推出了大量的衍生產(chǎn)品。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處理器的價格都十分低廉,在100歐元價位上,仍可提供足夠的性能。
在110歐元價位上,AMD仍舊獨領風騷,Intel在這一價位上只有Q8000系列,但由于其較低的主頻和大量削減了二級緩存,在性能上完全不及同價的Phenom II X4 925。而即便是更高的Phenom II X4 955 Black Edition,也不過130歐元。顯然在這一價位上,AMD是更好的選擇。
而在150歐元的價位上,則是Intel Core i5-750與AMD Phenom II X4 965 Bkack Edition,兩者具有相似的價格和相似的性價比,不過前者具有更低的功耗,這款處理器在空載情況下其主頻只有733MHz。至于如何選擇,就看購買者的個人喜好了。Q6600和Q9550由于售價較高,性能又不及前面的兩款產(chǎn)品,所以已經(jīng)沒有什么購買價值了。
對于150歐元以上價位,則毫無疑問是Intel Core i7的天下,雖然性能強勁,但其售價過于昂貴,性價比不高,只適合與最求性能的高端用戶。
相信到了2010年,隨著Intel 32nm的6核心“Gulftown”和雙核心“Clarkdale”,以及AMD 6核心“Thuban”的面試,CPU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的激烈,我們拭目以待。■<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