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集成2.1音箱的雙模式家
內置2.1音響的技術思路:沒興趣的讀者可以不必往下看了:)
● 噪聲
我7年前曾自己設計制作了一套用計算機開關電源供電的音響,覺得普通的LC濾波電路就對開關電源的高頻干擾有很好的抑制,即使把耳朵貼到揚聲器上也根本聽不到有噪音,信噪比應該在90dB以上,相信專業(yè)的工程師們對噪音抑制方面有著更豐富的經驗。
● 音量
主機內置低音炮采用4~5英寸,紙盆略重的揚聲器,可以滿足內置低音炮4立升左右小體積的要求,直接用開關電源的+12V供電,OTL功放能夠有合理的低音輸出,功放BTL方式時會有強勁的低音輸出。
● 防磁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應該提起,現(xiàn)在的連普通電腦音箱用的揚聲器都是防磁的,就連筆記本電腦也都采用內置揚聲器,所以不必有此顧慮。
● 震動
曾經擔心低音炮的共震會不會影響到其他配件?后來一想,低音炮的共震是空氣震動,是對于外界空氣的,箱體震動很小,對于機身的震動影響小于CPU風扇和電源風扇的震動影響,比光驅的震動更是起碼低一個數量級。
● 散熱
將音箱內置會不會帶來散熱不好的負面影響?
我們不要為音響系統(tǒng)標稱的若干瓦的功率嚇到,其實即使開到最大音量,整個音響系統(tǒng)的2.1聲道內置功率放大器功放總功率平均耗電量最多在10瓦左右,對于以風冷的計算機主機來說,散熱是很輕松的。
普通機箱的空間在20立升左右,低音炮只需要4立升左右的空間,現(xiàn)在聯(lián)想,TCL以及dell都有12立升左右的小機箱電腦,散熱照樣很好。

● 音響效果
音箱內置后的音響效果如何?
中高音效果主要靠中高音揚聲器本身的性能決定,而決定低音炮效果的因素主要有3個:
一是揚聲器的質量,主要通過采購環(huán)節(jié)控制。
二是功放的功率,這里也包括電源的供應是否充沛的因素,這一點反而是內置功放的優(yōu)勢。
三是低音炮箱體設計的合理性。
普通外置低音炮一般也只需要4立升左右的空間,從這一點可以看到決定低音炮效果的并不是內置外置的問題,所以音響系統(tǒng)內置后的音效不會差。何況顯示器兩側的揚聲器有更好的聲像合一的效果。
● 小編評論
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PC設計概念——“內置2.1音響的雙模式PC”,并從“第三類PC”的設計思路、實現(xiàn)方法、優(yōu)點等各方面進行描述和論證。從思路上來說,這篇文章很有參考價值。目前的工業(yè)化制造程度越來越高,要將美、簡約、實用結合起來已經不是難事,相信這篇文章會讓不少廠商對“第三類PC”有更多的關注。
這里我們也簡單概括一下我們的看法。
采用小型主機的聯(lián)想天驕Slimia
PC小型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準系統(tǒng)的興起就說明了這一點。在PC大廠的新產品中,我們看到小型機箱乃至超小型機箱都得到了廣泛采用,因此PC的“瘦身”將是涉及各個方面的“系統(tǒng)工程”,而音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當然,小型機箱就不可能采用這種內置低音炮的設計了。
采用超小型機箱的Dell OptiPlex SX260
至于顯示器集成多媒體音箱的設計,在目前的液晶顯示器中已經相當普遍,早期的多媒體液晶顯示器集成的是類似PC喇叭的“揚聲器”,效果不佳,但現(xiàn)在顯示器集成多媒體音箱的品質也已經有所改善,甚至出現(xiàn)了需要單獨供電的外掛音箱——由于直接從顯示器取電,因此連線也簡潔很多??梢哉f目前液晶顯示器外掛的多媒體音箱已經能夠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而對外的連線數量減少到了音頻線一根,對空間的占用更幾近于無。
外掛多媒體音箱的液晶顯示器搭配準系統(tǒng)
從這些角度來看,似乎小型主機、外掛多媒體音箱的液晶顯示器才是PC“臃腫”問題的解決之道,但是這種系統(tǒng)在低音方面的表現(xiàn)力還是有所欠缺,因此對于要求低音效果的用戶,單獨的低音炮仍然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說,柳君伯讀者的思路值得借鑒。<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