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Win7強大!蘋果系統(tǒng)下的顯示器調節(jié)
對于喜歡“折騰”的玩家,如果想吃“黑蘋果”,一定可以吃上,國內一些知名的蘋果論壇,都有相關的“黑蘋果”鏡像下載,以及安裝的詳細教程。就筆者個人吃“黑蘋果”的一點經驗,目前Mac OS X Leopard 10.5.7~10.5.8版本的“黑蘋果”已經很穩(wěn)定,安裝簡單,對不同硬件的兼容性更好,安裝出錯率低,相關驅動也很好解決。
而最新的Snow Leopard 10.6.0~10.6.2卻非常麻煩,安裝過程,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錯誤,即使成功安裝完成也不穩(wěn)定,即使穩(wěn)定了,驅動也是一道很難翻過去的坎,而翻過這道坎,不合適的驅動又可能會帶來新的問題,崩潰、重啟出錯等等等等。不過即使如此困難,很多喜歡“折騰”的網友,仍然憑借不屈不撓的精神,最終在PC上完美安裝Snow Leopard。這個過程,短則幾天、數周,長則一個月以上。整個過程要不斷的測試、分析、問題搜索、再測試、再分析…………,直到達成完美。
就筆者個人的使用體驗來說,在普通應用層面,Leopard 10.5.7~10.5.8與Snow Leopard并沒有很明顯的區(qū)別,這幾個版本,在界面、功能性上還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如果您只是想體驗一下“黑蘋果”,安裝Leopard 10.5.7~10.5.8足以,而Snow Leopard可等日后熟悉以后,再來攻破。
那為什么要吃“黑蘋果”?筆者認為大概有以下兩點:1、MacBook以及iMac、Mac mini的價格較貴,如果超出自己消費能力,僅為了嘗鮮而購買,不劃算也不理性(俺就頭腦發(fā)熱,不理性了一回);2、就是為了嘗鮮,看看蘋果系統(tǒng)究竟是否傳說中那樣?
Mac OS X系統(tǒng),雖然遠沒有Windows那么普及,甚至其可以做的工作,在Windows下都可以做到,但卻不失是一款很優(yōu)秀的操作系統(tǒng),總結其優(yōu)點就四個字:化繁為簡。你無需繁瑣的步驟去設置各項功能,也不用去專門學習某功能的教程,人性化的設計,通俗易懂的圖示和表現方式,符合人的思維習慣,一旦上手,讓人愛不釋手。
但這并不是說它沒有缺點,其在游戲層面,以及一些工作作業(yè)方面,還是無法做到非常好的兼容,這些最終還是要通過Windows來完成。不過該系統(tǒng)在上網、多媒體娛樂、圖形相關工作、多媒體制作等方面,有著很強的表現,這方面的細節(jié),專業(yè)人士更有發(fā)言權,我就不在這里啰嗦了。
而今天在此,想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蘋果系統(tǒng)對顯示器的設置以及調試的功能。
● 功能描述更口語!界面設置便捷
蘋果系統(tǒng)在功能的描述上,更加口語化,不同于Windows嚴謹嚴肅的風格,更加利于“IT白癡”的理解,比如修復一些錯誤時,修復的詳細信息中會經常見到“應該是xxxx,而不是xxxx”的描述,類似的描述遍布于整個蘋果系統(tǒng),對于習慣Windows的人來說,可能不太習慣。
在點擊任務欄上關于顯示器設置的小圖標時,會彈出一個信息菜單,包括目前連接的顯示設備,以及各自的分辨率。這里測試,我們用的是一臺MacBook MB466連接華碩23吋寬屏MS238H。筆記本的屏幕顯示為“彩色LCD”,屏幕分辨率1280×800,顯示器的ID信息顯示正常,而分辨率則用通俗的1080p來描述,代表1920×1080。
點擊“顯示器偏好設置”會彈出如上菜單(注:“偏好設置”相當于Windows程序中的“屬性、設置或選項”)。在這里可以設置分辨率、刷新頻率、屏幕旋轉角度,這些功能在Windows下都有,而“集合窗口”功能則比較獨特。在蘋果系統(tǒng)下,如果連接兩臺以上(包括兩臺)的顯示器,就會有該選項,因為打開“顯示器偏好設置”時,系統(tǒng)會在每個屏幕上都彈出設置窗口,而各窗口的設置項目是根據所在屏幕而定的,這樣的設計,就不容易搞混自己是在設置哪個屏幕。而“集合窗口”功能則是把分散在各屏幕的顯示設置窗口集合在同一屏幕下,這一點設計比較人性化。
屏幕位置排列,這樣的圖形化拖動調整位置,Windows也具備,所以不是什么新奇的功能,但蘋果在雙屏的設計上,有一點不太人性化。如果您連接了兩個屏幕,或者用筆記本外接一個屏幕,那么就無法讓其中一臺停止工作,只讓一臺單獨顯示,因為兩臺都是同時在工作的。這對于用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只讓顯示器顯示,而筆記本屏幕休息的想法得不到實現。截至目前為止,筆者還沒有找到第三方軟件解決此問題,通過BUG的方法倒是有,只是很麻煩而已。
在“顯示器偏好設置”的“顏色”選項中,系統(tǒng)自動識別出顯示器的icc色彩配置文件,并且在對話框中列出了較為常用的幾個標準icc色彩配置文件,這里叫“顯示器描述文件”。通過選取不同的色彩配置文件,來獲取自己想要的色彩感覺,比如顯示器本身的色彩較淡,可以選擇“Adobe RGB(1998)”的顯示器描述文件,其色彩會更加濃郁深厚一些,畫面的明暗層次對比會更強烈。
為了獲取適合自身顯示器的非常好的色彩,除了去相關產品論壇上交流,下載他人制作的icc色彩配置文件之外,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簡單的色彩校準,生成icc文件。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蘋果系統(tǒng)下,顯示器的色彩簡單校準。
● 簡單的色彩校準!將顯示器色彩非常好的化
在“顯示器偏好設置”窗口的“顏色”標簽下,選擇“校準”選項,可以打開“顯示器校準程序助理”,幫助你一步步的調整顯示器的色彩以及Gamma值。在第一頁可以勾選“專家模式”,增加可調節(jié)的選項。
首先設置對比度最高,然后調整亮度到合適的位置
調整灰度系數
調節(jié)Gamma值,Snow Leopard在此環(huán)節(jié)簡化為兩個選項,而在Leopard中,Gamma調節(jié)有5檔,并且是滑塊形式。這里簡化選項,想必是考慮到普通用戶設置更輕松,不用做“多選題”。蘋果系統(tǒng)下Gamma值設置2.2非常好的,而Windows下則是1.8非常好的。
白平衡調整,如果顯示器有色溫偏向,可在此環(huán)節(jié)做適當調整
到此,簡單的色彩校準已經完成,對此次校準生成的icc文件命名,就結束了,在“顯示器偏好設置”中就會多出一個剛才設置的icc文件,隨時可以選用,或者刪除,重新校準。
在Windows Vista/7中,也有類似的顯示器色彩校準(請參閱《校準并不困難!Win7下顯示器簡單調試》),但對于icc色彩配置文件的應用卻做“深埋處理”,這一點就可以體現蘋果與win系統(tǒng)對顯示器設置的理解差異。
差異不僅僅體現在此,蘋果系統(tǒng)針對icc色彩配置文件有其獨特、形象化的處理程序,查看、使用、研究都異常便捷……
● 圖形化界面/詳細數據助你玩轉色彩
蘋果系統(tǒng)自帶的程序可打開icc色彩配置文件,對不同色彩參數進行分類,配以形象的圖形化界面顯示,并且有詳細的色彩數據。查看、使用,一目了然,對于一些喜歡調試顯示器的朋友來說,很有幫助。
每個icc色彩配置文件,都可以通過其自帶的程序查看詳細的數據以及圖形,不僅可以做圖形上的粗略主觀對比,還可以細化到數據上的對比,找出顏色差異的問題所在。
如果想深入,蘋果系統(tǒng)還有很強大的色彩管理工具。在“實用工具”中,可以找到“ColoSync實用工具”,該軟件十分強大,可以根據icc色彩配置文件,建立三維的色域圖,用鼠標任意拖動,以不同的角度觀看。
華碩MS238的三維色域圖!同一icc色彩配置文件,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色彩標準”來建立三維色域圖,非常人性化
換個角度觀看
在“設備”標簽中,可以找到連接至電腦的“掃描儀、相機、顯示器、打印機”,對各種設備的icc色彩配置文件進行統(tǒng)一,以達到“拍攝至顯示、打印”最大可能的色彩原汁原味。
最強大的,要當屬這個“計算器”,不僅可以計算出不同icc色彩配置文件表現同一顏色的數值情況,還可以選擇不同色彩標準之間,表現同一色彩的數值情況,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自由取色。
而同一顏色的理解可以選擇“視覺、相對、飽和、絕對”四種,分類很細,為專業(yè)人員得到更加精確的色彩數值,提供了很大的參考。
以上的軟件均是蘋果系統(tǒng)自帶,安裝“黑蘋果”之后,同樣可以享用,不過看似已經很強大的色彩軟件,對于專業(yè)人員來說,只是非常方便實用的基礎工具。在不借助第三方工具的情況下,系統(tǒng)自身實現這樣的色彩管理,已經非常強大,就這一點來說,Windows相比之下還是有差距的。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去嘗試體驗下,保證有驚喜。祝各位周末愉快?!?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