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截肢的迅馳II 全架構部件拆解大曝
隨著1月19日的Intel Sonoma平臺的發(fā)布。我們已經看到有眾多廠商打出旗號來支持Intel的迅馳II技術。在我們做了紫光、華碩、東芝、索尼、三星的迅馳II報道之后,今天我們拿到了國產品牌海爾的“迅馳II”機型。而由于這款機器在結構上拆卸十分簡便,我們決定拿這款機器做一個拆解,通過實物讓大家真真切切的看到迅馳II的幾大部件組成。
可能很多朋友注意到我為什么要在海爾的筆記本的迅馳II的稱呼上加上引號呢?這就要說到關于迅馳II的定義了:Sonoma平臺簡要來說是需要有Dothan CPU+915m芯片組+Intel2200b/g或2915abg無線網(wǎng)絡模組三大部分組成。
而我們今天收到的這款海爾筆記本雖然也采用了915的芯片組和Intel的2915abg無線網(wǎng)卡,但是使用的卻是賽揚版本的1.5GHz的CPU。因此從嚴格定義上來說,這款機型并不能稱為迅馳II。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用他作為技術講解的案例。
海爾的這款筆記本有著他獨有的代表性??梢钥醋魇窃谘格YII已經來臨,但是老迅馳庫存還未消化干凈;國內廠商既需要趕上迅馳II科技潮流這班快車,又要顧及庫存成本的典型案例。在這款機器上我們可以看到眾多的科技和市場“搏斗”留下的痕跡,而類似海爾這樣科技向市場妥協(xié)的產物在今年上半年會大量的出現(xiàn),這也許就是筆記本廠家對于Intel一個尷尬的回應吧。
在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一起看看這款機型的主要配置:主頻為1.5GHz的賽揚CPU、512MB DDR333內存、PATA接口80GB硬盤、915GM/GML芯片組集成顯示芯片、2915abg無線網(wǎng)絡模塊、15.4英寸寬屏(分辨率為1280×800)。<
我們知道,一款真正的迅馳II架構筆記本,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在標準平臺之外搭載DDRII 533的內存、SATA接口的筆記本硬盤,甚至采用外接X800之類的顯卡,才算是功德圓滿吧。
但是目前DDRII 533內存的量產還遠遠不能滿足眾多筆記本廠商的需要,因此售價高昂基本是目前普通DDRI 333價格的2倍。而SATA接口的硬盤目前也只是富士通和東芝的產品比較出色,而在PATA接口上實力雄厚的日立、希捷等廠商還沒有什么讓人能值得稱道的產品推出,同樣SATA接口的筆記本硬盤的售價也是不低。
這些價格和量產上的問題不斷困擾著眾多的筆記本廠商。新技術迅馳II已經推出,如果不跟進,無疑會讓消費者認為自己技術實力不成,跟不上潮流;然而真的要去跟進迅馳II的話,那些相關理想配件價格有太高昂,造成整機成本過高,消費者同樣不會買帳。真是一個兩難的處境啊。
按規(guī)定采用賽揚CPU是不可以貼迅馳logo的,可能是工程樣機的緣故吧。
不過迅馳II最吸引大家的一個特點是什么呢?就是芯片組的集成顯示芯片的效能提升達到了老迅馳的200%,這么一個賣點當然不能放過。于是,采用915集成芯片組和Intel無線網(wǎng)卡,但CPU卻是賽揚,內存也直接用之前的DDRI,硬盤同樣是目前主流的PATA接口,性能多少是會有不少提升的。
這樣的好處是,跟上了現(xiàn)在的迅馳II潮流,但是老的部件又都在使用。搶下市場是最重要的,至于是不是符合迅馳II標準規(guī)范?還是等今年春節(jié)后觀察觀察各家筆記本廠商的反映再說啦。相信很多筆記本廠商心中都是打著上述的如意算盤的哦。<
關于海爾這款機型的性能測試部分會單獨有一篇評測來介紹。本篇文章里主要是通過拆解來了解迅馳II應該有的一些基本部件的樣子,以及通過圖片來闡述這款披著迅馳II架構外衣的機型和標準迅馳II筆記本都有哪些不同之處。
這款機器很好拆解,將底板的若干螺絲拿下后,就可以看到全貌了。實在是方便。從最右面一排看起,從上到下分別是2915無線網(wǎng)卡,NEWCARD插槽(不可用)、PATA接口80GB日立80GN系列筆記本硬盤。中間的風扇下為915GM/GML芯片組,下方是DDRI 333 512MB內存。左上方則是賽揚版的CPU了。
出于成本和性能的綜合考慮,海爾這款機型中并沒有采用SATA接口的硬盤,而是采用的是日立80GN系列的80GB硬盤,4200轉速,8MB緩存,別看是低速硬盤,但是在功耗和靜音上十分優(yōu)秀。而且性能上超過某些5400轉速的筆記本硬盤??梢娺x擇這款硬盤還是十分明智的。<
在無線網(wǎng)卡的選擇上,配備的是Intel標準的2915ABG三頻無線網(wǎng)卡。其實早在上代迅馳的時候,很多廠商的高端機型中為了獲得非常好的的性能,放棄了Intel當時的802.11b的規(guī)范,直接采用了abg三頻無線網(wǎng)卡,也因此失去了迅馳標志的Logo,而在現(xiàn)在的迅馳II中,abg三頻無線網(wǎng)卡終于作為一個標準配件加入了迅馳II的規(guī)范中,是不是有一種無奈的感覺呢?
再來看內存,是不是有點大跌眼鏡了?采用的竟然是DDRI 333的512MB內存。這樣的規(guī)格在現(xiàn)在比比皆是啊。到底搞什么搞呢?其實問題就是出在了DDRI 333的普及上。
現(xiàn)在市場上筆記本內存的主流產品就是DDRI 333規(guī)格的。因此采用這樣的內存最方便廠商采購組裝,而消費者自行升級也很容易能在市場上買到。同樣,迅馳II的規(guī)范中并沒有對于是否必須采用DDRII內存做出規(guī)定。就好像去看歌劇必須穿禮服,但是你要是穿個羽絨服進去也不會真的攔著你,雖然看著不太雅觀吧。
不過采用DDRI內存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內存帶寬的降低,從而造成915芯片組集成的顯示芯片的計算效能降低。比如紫光迅馳II采用DDRII 533內存,3Dmark2001se的測試得分在4500分左右,而這款采用DDRI 333內存的海爾筆記本的相應得分為3400分左右。當然,CPU的主頻會帶來一些細微的影響,但是更多的還是顯示芯片的運算效能上帶來的差異。<
我們知道迅馳II中的915芯片組按分為915GMS、915PM、910GML三種類型。915GMS內建顯示芯片,整合能支持DX9.0顯卡的同時支持PCI-Express x16總線;915PM不內置顯示芯片,可以搭配獨立顯示芯片,其他和915GMS相同;910GML則可以看作是915GM的簡化版本,僅支持400MHz前端總線,沒有PCI Express x16支持使得不能外接顯卡使用,也不支持Enhanced SpeedStep功能。
在題目中我之所以標記為915GMS/910GML,是因為從常理考慮如果采用的是賽揚CPU的話,外頻只有400MHz,同時賽揚版的CPU也不支持SpeedStep技術,所以從成本考慮來講可能采用915GML的芯片組更合理一些。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測,具體這款機型到底采用的是GMS還是GML的芯片組,由于成文比較倉促還沒來得及搞明白,也歡迎大家指正。
拿掉芯片組上的風扇后,我拍攝了上面的這兩張圖片,芯片組的編號大家可以通過點擊上圖放大后清楚的看到。
這個是拆下來的散熱風扇。對于一個芯片組采用如此“龐大”的風扇,實在讓我有點驚詫,不知道是新一代的芯片組由于集成了顯示核心所以發(fā)熱量大到必須采用風扇主動散熱,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了。
出風口處的鋁片上做了很多的突起,來擴大散熱的面積,有利于熱量的迅速散出。<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CPU的散熱裝置。這里采用的是單導管的散熱設計。散熱效率還算可以。熱量可以比較順暢的排出。就是導管有些長,會有一定的熱量散發(fā)在機身之內。
以上是CPU散熱系統(tǒng)的個角度展示<
下面很容易的拿掉了CPU散熱風扇,CPU核心就露出來了。接著擰開CPU插座上的一字螺絲扣,輕松拿下CPU。
當然,對于CPU的散熱系統(tǒng)體系這里我們也做一個詳細的曝光??梢钥吹斤L扇和散熱導管是分開設計的。而不是像一般的機型中一體化的設計。<
下面我們用實物來表示一下作為一個迅馳II平臺,到底應該具有哪些部件呢?一一看來。
第一個就是Dothan版本的CPU啦。不過可惜這里的是一個賽揚版的,所以不能算數(shù),不過樣子其實都長的差不多了。大家明白個意思就ok。
第二個是要有915的芯片組,恩,沒問題,上面的就是啦。
第三就是要有Intel認證的2200BG或者2915ABG的無線網(wǎng)絡模塊。也ok了。
至于DDRII 500/400的內存則沒有在規(guī)范中做明確的要求,所以這里不去強求。
最后,SATA的筆記本硬盤目前也由于售價比較高昂,出貨量小,所以并沒有被在目前的迅馳II中大量采用。目前采用的最多的還是上圖這樣的PATA接口的筆記本硬盤。
好了,本文到這里就結束了。關于這樣一款被“閹割”過了的所謂迅馳II,似乎除了軀干還是有著迅馳II的影子,而其他各個部件已經不那么正統(tǒng)了,這也是我們第一頁中說明的市場原因造成筆記本廠商在目前狀況下不得已而出的下策。那么這款筆記本的性能和正規(guī)迅馳II到底有多大差別呢?請看我們馬上就要發(fā)布的評測文章吧,下課~<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