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wǎng)筆記本頻道 PCPOP首頁      /      筆記本     /      新聞    /    正文

經(jīng)典游戲誕生地:知名游戲工作室盤點

    泡泡網(wǎng)筆記本頻道2月9日 當我們在玩一些優(yōu)秀游戲大作的時候,一定會為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布局、精巧的關卡設計和出色的游戲系統(tǒng)暗暗叫絕。正是這些讓人欲罷不能的元素才使得我們游戲玩家忘我地投入到游戲世界里不能自拔。

經(jīng)典游戲誕生地:知名游戲工作室盤點

    每一款優(yōu)秀游戲大作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優(yōu)秀的游戲設計團隊,而正是他們的靈光一現(xiàn)、集思廣益和不分晝夜的辛勤工作才有了一款款經(jīng)典游戲大作的誕生。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幾年來比較知名的游戲工作室。

    CAPCOM是一家日本電視游戲軟件公司和發(fā)行公司,以制作動作游戲聞名世界,被業(yè)內稱為“動作天尊”。成立于1979年。成立時原名“I.R.M.”,是一家電器零售商。在1983年時更名為“CAPCOM”,并在同時將其業(yè)務方向轉為軟件銷售。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CAPCOM公司Logo

    CAPCOM原名CAPSULECOMPUTER(電腦膠囊),由于在設計游戲LOGO時,電腦膠囊的名字過長,而以日文假名表示也很難推向海外,所以憲三決定電腦與膠囊雙雙去尾正式命名為CAPCOM,至此一個偉大的動作天尊誕生了。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CAPCOM大阪總部

    CAPCOM公司主要知名作品有:《怪物獵人》(Monster Hunter)、《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街頭霸王II》(Street Fighter II)、《快打旋風》(Final Fight)、《洛克人》(Rockman)、《生化危機》(Biohazard / Resident Evil)、《戰(zhàn)國BASARA》、《鬼武者》、《鬼泣》(Devil May Cry )、《喪尸圍城》《恐龍危機》《失落的星球》等系列作品。文字AVG包括《逆轉裁判》四部曲,《逆轉檢事》、《生化尖兵》(Bionic Commando)。RPG系列《龍戰(zhàn)士》等。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CAPCOM的遷本社長

    CAPCOM公司有那么多知名游戲系列的誕生和其內部優(yōu)秀的人才是分不開的,知名的有像:“街霸之父”岡本吉起和船水紀孝、不朽的格斗女王春麗設計者安田朗、CAPCOM的音樂制作人:小野義德和下村陽子、“生化危機之父”三上真司、“CAPCOM第一鬼才”神谷英樹、新一代的生化系列制作人竹內潤、《鬼武者》之父稻船敬二。

    “任天堂”緣出于成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社長山內溥在八十年代將主要業(yè)務從生產撲克牌轉向電腦游戲機。其游戲影響力頗大,使眾多玩家深受其益。70年代,雅達利公司開創(chuàng)了一個高科技的電腦游戲業(yè)。無獨有偶,一家專營電腦游戲機的日本任天堂公司,80年代初期把它的家庭電腦游戲機(FC)投放市場后,也掀起一場軒然大波。這個小小的日本株式會社,員工不足千人,卻硬是把人們熟知的松下、日立、東芝、索尼等國際馳名大企業(yè)甩在后面———1993年人均創(chuàng)利80萬美元;1994年公司稅前利潤排名于全日本上市公司的第二位,僅次于汽車行業(yè)的霸主豐田。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任天堂公司Logo

  任天堂前身于1889年9月23日成立。起初是一間由山內房次郎(Fusajiro Yamauchi)創(chuàng)立的小公司,專門制造一種名為花札的日本手制紙牌。1963年正式更名為任天堂株式會社,任天堂公司曾經(jīng)發(fā)展多方面業(yè)務,例如酒店和電視游戲公司。除此之外,任天堂亦持有美國職棒大聯(lián)盟的西雅圖水手隊。業(yè)務主要逐漸轉向于電子產品方面,之后研制出影響巨大的 Famicom 任天堂游戲機,使之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游戲公司。之后Super Famicom、N64、GameCube、Wii等主機的問世,更堅固了任天堂在電視游戲界的地位,直至今日。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任天堂公司創(chuàng)造的游戲人物

    任天堂是歷史上最長壽的電視游戲平臺公司,以及最有影響和有名的游戲平臺生產商,是便攜式游戲機平臺的領導者。他們于1983年于日本發(fā)展,往后亦于不同地區(qū),如1985年于北美洲和1986年于歐洲發(fā)展分部。任天堂株式會社總部位于日本京都市。 到今天,任天堂(Nintendo)已經(jīng)在全球銷售超過20億份游戲軟件,締造了多名游戲史上著名人物,例如馬里奧(Mario),大金剛(Donkey Kong)和創(chuàng)造了游戲史上最為經(jīng)典的游戲,例如《塞爾達傳說》(The Legend of Zelda),《口袋妖怪》(Pocket Monster)。任天堂(Nintendo)生產和銷售家用游戲機和游戲軟件,包括 Nintendo GameCube 和 世界上銷量最好的掌上游戲機 Game Boy 系列。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任天堂公司總部

    任天堂北美公司(Nintendo of America Inc.)是任天堂的全資子公司,位于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是任天堂在美洲和歐洲的運營中心。大約有40%的美國家庭擁有任天堂的家用游戲機。

    KONAMI(科樂美)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游戲軟件商之一。KONAMI這一名稱來自KOuzuk(上月)、NAkama(仲真)、Matsuda(松田)和Ishihara(石原),自1969年創(chuàng)辦至今已經(jīng)有40余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業(yè)界的老字號了。不管你喜歡哪種類型的游戲,在KCE出品的游戲中總會找到自己的最愛--《合金裝備》、《惡魔城》、《寂靜嶺》、《實況足球》、《心跳回憶》、《魂斗羅》、《忍者神龜》、《沙羅曼蛇》、《幻想水滸傳》、《游戲王》、《游戲王GX》、《DDR》……KONAMI幾乎在所有主流游戲類型上都有響當當?shù)慕?jīng)典游戲系列。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KONAMI公司Logo

    KONAMI真正的興起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依靠大量FC游戲軟件的成功以及一大批制作精良的街機游戲,KONAMI在日本視頻游戲市場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威風八面,到1992年KONAMI就順理成章的坐上了日本第三方廠商的頭把交椅。

    1992年世嘉《VR賽車》、1993年NAMCO《山脊賽車》以及世嘉的《VR戰(zhàn)士》掀起了3D游戲的狂潮,人們開始期待3D游戲在家用機平臺上的出現(xiàn)。盡管KONAMI有著強勁的經(jīng)濟實力,然而在技術力上卻是先天不足,在這場新革命中KONAMI受到不小的沖擊,1994至1995期間該公司出現(xiàn)了第一次運營虧損,1995年總計每股凈損失達4美元。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KONAMI公司最為著名的實況足球系列

    其后KONAMI開始重新部署戰(zhàn)略計劃,其所出產游戲漸漸從射擊類為重點轉為體育及動作類等游戲。進入2000年之后,KONAMI再次煥發(fā)了驚人的光芒,99年KONAMI股票在倫敦上市、2002年9月KONAMI股票正式登陸紐約,科樂美株式會社成為世界同行業(yè)中唯一一家國際性上市企業(yè)。2002年度KONAMI營業(yè)額逾2500億日元,當之無愧的成為日本游戲軟件商之霸者。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KONAMI公司次世代大作《合金裝備4》

    作為一家典型的高產型軟件商,KONAMI在其二十幾年的游戲開發(fā)生涯中出品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盡管如此多數(shù)玩家們僅僅是喜歡KONAMI的部分游戲,而真正喜歡KONAMI的玩家卻并不是很多。這或許是因為KONAMI實在是一個風格多變的軟件商吧。KONAMI最經(jīng)常的手段就是先構思出一個絕妙的游戲創(chuàng)意,然后根據(jù)這種創(chuàng)意不斷推出續(xù)作或者衍生產品,直到所有玩家都討厭了這種創(chuàng)意之后再去開發(fā)其他題材游戲。因此玩家們往往對于KONAMI同一系列的游戲又愛又恨。不過榨取產品的最后一滴商業(yè)價值也是商業(yè)社會的必然定律吧!畢竟KONAMI帶來的游戲經(jīng)典至少在數(shù)量上是其它第三方廠商所無法企及的。

    暴雪公司是游戲產業(yè)的一個神話,10年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空前的經(jīng)典。它的成功具有許多的神秘色彩,但有目共睹的是,在群雄紛爭的游戲業(yè),制作權威性作品一直是暴雪的愿望和動力。暴雪娛樂目前屬于威迪望(Vivendi)的子公司,其目前已經(jīng)推出包括資料片在內的20款作品。其產品在電子游戲界享有極高的評價。其產品包括魔獸爭霸系列,星際爭霸系列以及暗黑破壞神系列,魔獸爭霸及星際爭霸均被多項知名電子競技比賽列為主要比賽項目。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暴雪娛樂公司Logo

    1991年,兩名美國UCLA大學畢業(yè)生邁克·莫懷米(Mike Morhaime)和艾倫·阿德汗(Allen Adham)因為一個巧合的計算機密碼JOE(陌生人)而相識相交,畢業(yè)后兩人共同創(chuàng)建了Silicon & Synapse(硅與神經(jīng)鍵)公司。起初替人開發(fā)一些簡單的棋類游戲,當年開發(fā)的《搖滾賽車》和《失落的維京人》兩款RPM游戲,有幸成為美國第一個被移植到日本任天堂的超級游戲。1994年,暴雪公司被一家著名的發(fā)行公司收購。就在這一年,包括程序員、設計員、繪圖員和音響師在內只有15名員工的暴雪,隆重推出了以“暴雪”之名面世的驚世力作PC游戲《Warcraft(魔獸爭霸)》,并且第一次在自己的產品包裝盒上貼出了“Blizzard(暴雪)”的標簽。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暴雪公司新作《星際爭霸II》

    在全球游戲業(yè),競爭之激烈已經(jīng)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在這種殘酷的競爭中,暴雪的游戲上市為什么都能賣得那么好呢?簡單地說,暴雪的開發(fā)原則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有趣”。用玩家的話來說,暴雪的游戲具有深度耐玩性,幾個月的時間根本無法把握其中的精髓。《星際爭霸》玩上三個月的時間,一般來說只能初窺門徑,鉆研的空間非常大。暴雪公司在10年的時間內總共推出13部游戲(不包括資料片),其中“魔獸系列”占了多數(shù)。嚴格地說,只算暴雪最成功的三部系列游戲,平均三年磨一劍。暴雪的發(fā)展史就是這么簡單。

    Infinity Ward,是一家電子游戲開發(fā)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洛杉磯。Infinity Ward成立于2002年,初始22名員工均來自開發(fā)《榮譽勛章》(Medal of Honor)系列游戲的2015工作室。2003年,Infinity Ward被美國動視收購,成為美國動視的子公司。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Infinity Ward公司Logo

    Infinity Ward以其開發(fā)的《使命召喚》系列游戲而聞名,但部分《使命召喚》游戲作品并非由Infinity Ward制作。

——《使命召喚》(Call of Duty),使用id Tech 3引擎,2003年登陸PC、Mac平臺,于2009年登陸Xbox Live Arcade、PlayStation Network平臺。

——《使命召喚2》(Call of Duty 2),使用自主改進的id Tech 3引擎,2005年登陸PC、Xbox 360平臺,于2006年登陸Mac平臺。

——《使命召喚4:現(xiàn)代戰(zhàn)爭》(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使用自主研發(fā)的IW 3.0引擎,于2007年登陸PC、PS3、Xbox 360、Mac平臺。

——《使命召喚:現(xiàn)代戰(zhàn)爭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使用自主研發(fā)的IW 4.0引擎,于2009年登陸PC、PS3、Xbox 360平臺。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Infinity Ward最為著名的現(xiàn)代戰(zhàn)爭系列

    一路走來,Infinity Ward以“使命召喚”系列在游戲業(yè)界樹立了一個FPS游戲的標桿。后續(xù)一些第一人稱視角射擊游戲都紛紛或多或少地模仿使命召喚系列。Infinity Ward近幾年推出的“現(xiàn)代戰(zhàn)爭”系列以其精良的游戲制作、出色的戰(zhàn)場氛圍營造和跌宕起伏的劇情設定,幾乎壟斷了第一人稱視角射擊游戲的市場,在玩家口中留下了極好的口碑。

    可是風光的背后,Infinity Ward又有難言的苦衷。最近Activision公司以“不服從公司管理”為由將Infinity Ward的前老板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開除。結果導致Infinity Ward工作室爆發(fā)了大罷工運動,35名核心員工相繼離開了Infinity Ward。

    被Activision公司以“莫須有”罪名開除的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又與EA達成合作伙伴關系,成立了一家名為Respawn Entertainment(重生娛樂)的工作室,而Infinity Ward離職的35名員工中有15名加入了Respawn Entertainment的工作室。根據(jù)Activision的首席執(zhí)行官Bobby Kotick稱Infinity Ward仍然在開發(fā)新的《使命召喚》作品...

  坐落于魁北克蒙特利爾,是法國軟件發(fā)行商育碧軟件旗下的一個加拿大電子游戲開發(fā)商。1997年它作為育碧軟件的子公司成立,最初開發(fā)一些小程序,但現(xiàn)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戲開發(fā)商之一,員工超過1700人。 一開始該工作室開發(fā)兒童游戲,比如《唐老鴨:英雄救美》和以摩比系列玩具為主角的游戲。不過到2000年,該工作室開始了《細胞分裂》的游戲制作。2002年該游戲發(fā)行后好評如潮,IGN將其評為年度非常好的Xbox360游戲,并稱它將使育碧蒙特利爾在游戲界占有一席之地。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育碧公司Logo

    該工作室開發(fā)了包括《波斯王子》、《刺客信條》、《細胞分裂》等一系列操作復雜,風格獨特的另類動作游戲,深受廣大玩家喜愛。波斯王子系列還被改編成電影。備受矚目的新作《刺客信條:兄弟會》也于近日發(fā)售,周銷量已破百萬。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刺客信條

    2005年,魁北克政府出資500萬美元助其擴建,這筆款項后來增至1900萬?,F(xiàn)在計劃在2013年之前增加1400名新員工,那將使育碧蒙特利爾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游戲開發(fā)工作室。

  早在1993年,Criterion Software Ltd成立,而它的創(chuàng)始人為David Lau-Kee和Adam Billyard。當時Criterion Software只是一個歐洲佳能公司下屬的一個公司,負責把3D圖像的材質制作推向商業(yè)化。而同時成立的Criterion Games則專注于開發(fā)Renderware游戲引擎,包括畫面,AI,音效,以及物理效果。Renderware后來也被應用于其他很多游戲,包括Rockstar公司的GTA3,GTA Vice City和GTA San Andreas,以及Criterion自家的Burnout系列。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Criterion Software的Logo

    2004年,游戲軟件業(yè)巨鱷EA公司宣布收購Criterion Games和Criterion Software,傳言其收購金額高達四千萬美元,包括Criterion公司實際的總值以及債務的總和。這也是Criterion在Black發(fā)售以后所做出的決定,因為Black這款游戲開發(fā)費用巨大而銷售量不佳,公司赤字到差點爆掉,半死不活,這也讓EA當時這個舉動被很多人表示非常不解。

    在Criterion被EA收購以后,Criterion和EA共同宣布RenderWare引擎依然可以被第三方軟件商使用,而不是一款獨家引擎而已。但是很多競爭對手認為使用對手的技術是個很冒險的行為,所以盡管這個引擎效果非常誘人,還是極少有第三方購買。導致這個引擎近年來在EA內部工作室里面使用的越來越多。

    2006年的夏天,由于經(jīng)營不善的緣故,Criterion關閉了他們在Derby的工作室,這也炒了所有該工作組程序員的魷魚。但是在2007年3月,EA把他們在英國的游戲總開發(fā)制作室和Criterion合并,并且搬遷到現(xiàn)在的Guildford,這也讓制作組的人數(shù)達到了500人之多。。。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優(yōu)品飛車14——熱力追蹤

    Criterion Games最近開發(fā)的一款游戲是不久前剛上市的Need for Speed:Hot Pursuit,這款游戲使用了一款叫Chameleon的新引擎。

  當你看到一個醫(yī)生在他的病人身上戳戳點點時,你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嗎?想病因?想療法? 都不是:對于加拿大Edmonton市的幾個醫(yī)生來說。當他們在坐診的時候,腦子里可能在想:這不是在給病人看病,而是在開發(fā)電腦游戲。如果你就診時恰巧碰上了Greg Zeschuk,Ray Muzyka或Augustine Yip這三位醫(yī)生,恭喜你,他們也許把你的身體當鍵盤了。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BioWare工作室Logo

    1995年,這個診所三人組放棄了風云莫測的醫(yī)藥行業(yè),改投前景看好卻相對枯燥的游戲行業(yè)。當三人還在上醫(yī)學院時,紙筆RPG就成了了他們最大的業(yè)余愛好。后來,三人在Greg的地下室里成立了BioWare工作室(這是一個典型的醫(yī)學術語,相當于生物制品的意思),他們的目標是成為業(yè)界最具影響力的RPG開發(fā)商。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質量效應》游戲封面

    盡管才有十年歷史,才開發(fā)了八部游戲(包括雜七雜八的資料片在內),但他們卻創(chuàng)下了一份幾乎完美的過往紀錄。如今,BioWare已成為這個業(yè)界最炙手可熱的名字,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講故事的能力,都處在業(yè)界的最前沿,其最新力作《Mass Effect》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近幾年Bungie出品的《光暈》系列,足能夠載入游戲銷量史冊,《光暈1》650萬份,《光暈2》850萬份,《光暈3》1300萬份,這樣,而該制作室最新作《光暈:致遠星》在發(fā)售的首周全球銷量已達到驚人的400余萬套!這樣的成績在這個星球上很少有別的制作組能夠超越。同時他們也是微軟Xbox360最親密的摯友,他們共同開發(fā)了脫胎于FPS的RTS類游戲《光暈戰(zhàn)爭》。全新的RTS類型還能不能續(xù)寫《光暈》的傳奇,我們將拭目以待。同時不得不提一下以前PC上有款叫《奧妮》的動作游戲也是出自Bungie之手。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Bungie工作室Logo

    Bungie在國內玩家中知名度不高,可是提到Bungie開發(fā)的游戲大作《光暈》系列,玩家便會恍然大悟,《光暈》系列是微軟主機獨占的一款熱賣FPS大作,目前已經(jīng)發(fā)售至系列第三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外傳性質的作品和一個即時戰(zhàn)略類型的《光暈》系列大作已經(jīng)發(fā)售。制作公司表示這并非是《光暈》系列最終作,新的游戲開發(fā)已經(jīng)開始了。

國內外知名游戲工作室大盤點

《光暈3》

  《光暈》系列的制作方Bungie的制作人Brian Jarrard近日接受了海外著名媒體1UP的采訪。他表示Bungie工作室目前正忙于制作一款與《光暈》系列有關的作品,并且明確的指出《光暈3》絕對不是這部史詩作品的終結篇。這部正在開發(fā)中的作品是Bungie與著名導演彼得杰克遜聯(lián)手呈現(xiàn)的一部巨作,它的確有著和《光暈》系列相同的世界觀,但并非《光暈4》,《光暈3》也絕對不是Bungie出品的最后一款光暈游戲。

  同時,微軟與Bungie今日發(fā)表公告,宣布《光暈》系列的開發(fā)商——Bungie工作室,將脫離微軟的管制成為一家獨立游戲開發(fā)商,但微軟仍對其保留一定權益。Bungie與微軟均同意由后者享有《光暈》的知識產權并締結長期發(fā)行協(xié)議,后者將繼續(xù)負責發(fā)行Bungie工作室的后繼作品。Bungie工作室位于華盛頓湖畔Kirkland的辦公地點目前仍維持不變?!?/P>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或者有問題需要向編輯咨詢以及投遞相關新聞線索,請發(fā)送郵件至(nb@pcpop.com)或微博(http://t.sina.com.cn/nbpop)與我們聯(lián)系。期待與您的溝通,感謝您支持泡泡網(wǎng)筆記本電腦頻道。<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