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多少最合適?SNB-E超頻能效比實戰(zhàn)
泡泡網(wǎng)CPU頻道2月23日 隨著制造工藝的進步,處理器主頻在穩(wěn)步提升,不過與此同時,處理器廠商卻開始“有條件”的開放超頻或者說限制超頻,“K”系列不鎖倍頻的處理器即為新策略下的產(chǎn)物,那么在被限制的情況下,超頻還有無必要呢?
超頻的意義在于探索處理器芯片的頻率極限和性能極限,然而處理器的性能并不是隨著頻率的提升以同樣幅度增強的,對于普通玩家來說,超頻存在一個最優(yōu)主頻,本文即在借Sandy Bridge-E處理器探討超頻的最優(yōu)主頻。
Sandy Bridge-E處理器擁有22.7億個晶體管,核心面積高達435平方毫米,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32nm制程幫助下很容易就能達到4GHz,酷睿i7-3960X的計算性能在當前產(chǎn)品中無可匹敵,進一步提高主頻還能繼續(xù)提高性能,不過性能提升幅度跟主頻提升幅度并不成正比,而且還會導致發(fā)熱量和功耗大幅提升,那么究竟超頻多少才能達到性能和主頻的最優(yōu)呢?
在測試之前我們溫習下Sandy Bridge-E三款型號的規(guī)格。Intel酷睿i7-3960X采用六核十二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3.3GHz,睿頻主頻為3.9GHz,擁有15MB三級緩存,支持AES指令集、VT-x技術,此外,它采用了不鎖倍頻的設計,可以方便發(fā)燒友玩家超頻。
Intel酷睿i7-3930K的頻率相比i7-3960X降低了100MHz,采用六核十二線程設計,默認主頻和睿頻主頻分別為3.2GHz、3.8GHz,三級緩存容量也降至12MB,最后,這款處理器也是采用不鎖倍頻設計。
Intel酷睿i7-3820規(guī)格進一步縮減,采用四核八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3.6GHz,睿頻主頻為3.9GHz,三級緩存進一步減少到10MB,另外,這款處理器鎖了倍頻。以上三款處理器共同規(guī)格是——它們的TDP功耗均為130W。
本次測試我們就以酷睿i7-3930K處理器進行不同程度的超頻來探討處理器超頻中的最優(yōu)主頻。
起始,我們猶豫在手動設置處理器頻率的時候要不要開啟Turbo Boost功能,但是在意識到Turbo Boost是在任何負載下對處理器頻率最好的微調方式后,我們決定在測試時開啟這一選項。Turbo Boost根據(jù)啟用的處理器核心數(shù)量調節(jié)CPU頻率,這樣你也能更合理得控制CPU電壓。同樣道理,我們也開啟了各種節(jié)能功能,以便在后面測試功耗時能更精準得得出成績。

測試中,我們以3.3GHz(100MHz X 33)為基準,逐步提高處理器的倍頻對酷睿i7-3930K進行超頻。具體設置參看下表。

以上表格為BIOS設定中的電壓值。
● 超頻3.6-3.9GHz



● 超頻4.5-4.7GHz



下表是本次測試中的測試平臺配置以及測試項目說明。

Matlab是The MathWorks公司的應用,主要通過矩陣用來解決復雜的數(shù)學運算和圖形專業(yè)應用。





從測試結果來看,超頻后,處理器的運算性能穩(wěn)步上升。
接下來是專業(yè)應用測試,這里選擇了主流的3DS Max 2012、After Effects、Photoshop CS5等。

3DS Max 2012能夠充分利用多核心,但是對處理器的主頻并不敏感。

相比3DS Max 2012,在After Effcts中,處理器的主頻能夠起到明顯幫助。



從上面的項目來看,提升處理器的主頻能夠一定程度提升平臺在專業(yè)應用中的計算效率。


蘋果的Tunes和Lame并未對多核心優(yōu)化,所以提升平臺在該軟件中的計算效率的話只有提高處理器的主頻了。

Handbrake軟件對多線程運算做了優(yōu)化,而且在提升處理器主頻后,平臺的運算效率也出現(xiàn)了明顯提升。





以上測試說明,在視音頻解碼和解壓縮運算中,提升處理器的主頻均可提高平臺的計算效率。
下面的測試想必是很多玩家關心的:平臺超頻后的功耗測試。

保證超頻后的酷睿i7-3930K運行穩(wěn)定的有效手段是提升處理器的核心電壓,不過當你提升核心電壓時,平臺的功耗也跟著明顯上升。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酷睿i7-3930K的主頻從3.6GHz提升至4.7GHz后,平臺的功耗也突破了300W,這還是在幾乎不計入顯卡功耗的前提下的統(tǒng)計。
接下來的測試是只開啟酷睿i7-3930K的一顆核心后,對比超頻前后的性能變化。

在單核心的測試中,酷睿i7-3930K的頻率從3.9GHz提升至4.7GHz,計算時間節(jié)省了16%,不過頻率提升幅度卻超過了20%。

同樣性能提升幅度下,平臺的功耗提升了多達40%。

從上圖可以看出,超頻后的平臺耗電有了不小的增加,而如果你打算長期超頻使用的話,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開啟所有核心進行超頻測試后,同樣頻率提升下,平臺的性能提升幅度仍為16%。

此時的平臺功耗提升為31%,相比單核心增加幅度小了一些。

從耗電量上來看,超頻前后這一數(shù)值增加了19%。

無論是只開啟一顆核心還是開啟全部核心,處理器主頻超頻20%前后的平臺計算效率提升幅度為16%。

平均下來,超頻前后的功耗提升幅度在30%。

平臺耗電量在超頻前后的提升幅度為18%。

將測試成績做成曲線圖后,我們發(fā)現(xiàn)酷睿i7-3930K在3.3GHz左右的時候,能效比最高,隨著處理器主頻的提升,平臺的性能提升幅度要小于處理器主頻提升幅度,而平臺的功耗提升幅度卻更為明顯。
● 總結

不同頻率下的能效比打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
通過本次測試,如果你要對Sandy Bridge-E處理器超頻,那么能效比較高的倍頻檔分別為:5-6顆核心時倍頻在X42,3-4顆核心時倍頻在X43,1-2顆核心情況下倍頻在X45。
Intel即將來臨的Ivy Bridge處理器相比當前的Sandy Bridge最大的改變在于制程由32nm更新至22nm,在同等性能下,功耗有了顯著下降——同檔次型號的TDP由95W下降至77W,而產(chǎn)品的主頻卻有小幅提高。相信隨著處理器制造工藝的提升,處理器的能效比將會越來越高?!?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