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處理器小教室:手機GPU綜合介紹
泡泡網(wǎng)手機頻道8月15日 如果說移動處理器是大腦,GPU就是被稱為“圖像腦”的右腦——只要是我們在智能手機上“看到”的,都是GPU的勞動成果,所以越強大的GPU也意味著越好的圖形圖像效果,也意味著更流暢的畫面體驗。
不過,如果把GPU單純理解為“管圖像”的,就錯啦。隨著手機與顯示相關(guān)的功能越來越多,以及GPU性能的不斷提升,現(xiàn)在包括游戲運算、網(wǎng)頁瀏覽、UI顯示等,往往也都由GPU參與實現(xiàn)。
事實上,GPU的功能還在不斷擴展,承擔(dān)更多的職責(zé)。例如,如今由視頻處理單元負(fù)責(zé)的攝像頭圖像處理等功能,未來也可以由GPU加以實現(xiàn)。
因此,GPU性能的提升,對大家玩游戲、看視頻等意義重大。以驍龍S4處理器為例,其配備的GPU Adreno225使用了最新的圖形處理技術(shù),性能比前代GPU Adreno220提高了50%,處理能力是更早期GPU Adreno200 的6 倍。
那么我們在手機上看到的那些絢麗畫面究竟是怎么來得?簡單來說,GPU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大量運算生成圖像的外形(三角形)并用像素填充顏色,從而實現(xiàn)我們看到的三維視覺和彩色渲染的效果。
不過GPU也有“聰明”和“笨笨”之分。“笨一點”的GPU是你畫你的外形(三角形),我填我的像素。像素偏多時三角形單元就閑著;外形偏多時像素單元沒事干。
“聰明”的GPU則這樣工作——以驍龍配備的Adreno GPU為例,它的兩個單元可以動態(tài)分配,你忙時我分一部分資源給你;我忙時你支援我一部分性能。這樣不但功耗小,而且運算效率大大優(yōu)化。
對了,“笨一點”的GPU還常常做無用功。例如,在一個50平方厘米大小的屏幕上顯示一副100平方厘米大小的圖像,這些GPU總是傻乎乎、慢吞吞地將圖像全部計算出來,盡管你只能看到這個圖像的一半。
而那些“聰明”的GPU則是這樣做的——以驍龍的Adreno GPU為例,它只處理人眼能看到的部分,也就是只畫出屏幕上可見的那部分圖像。這種“偷懶”的做法提高了顯示速度、解放了計算能力,還更省電。■
相關(guān)閱讀:
移動處理器小教室第一期:人腦與處理器對比 點擊進入
移動處理器小教室第二期:處理器的綜合介紹 點擊進入
移動處理器小教室第三期:手機CPU深度介紹 點擊進入
移動處理器小教室第四期:處理器的功耗介紹 點擊進入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