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FX57全國首測 四款最強悍CPU橫比
在AMD和Intel兩大處理器廠商以往的爭斗中,CPU頻率是他們最為看重的東西,但隨著頻率的提高工作溫度也越來越高,加上整合的功能越來越多令良品率大大降低,與此同時制程的進步令漏電情況更加嚴重,幾方面因素直接導(dǎo)致了目前CPU的頻率再也無法大副提升。
這也就造成了Intel和AMD都在追求頻率以外的提升性能方案,例如增加系統(tǒng)帶寬的速度、提升Cache的容量和命中率、加強處理器的指令集如MMX、SSE、SSE2、SSE3、3D!Now、3D!Now Pro等以優(yōu)化執(zhí)行效率,當(dāng)各種方法都用盡后而單顆處理器走到盡頭,最后業(yè)界也只好搬出Dual Core/Multi技術(shù)來,這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雙核心處理器!
在本月20號,PCPOP·CPU頻道推出過一篇關(guān)于AMD最新雙核處理器的測試文章--《雙核才是王道!AMD X2 4800+深度測試》。在文中我們不僅對該核心進行了測試,還詳細闡述了目前AMD所制定出的推廣計劃。
就在我們都認為未來雙核處理將完全取代單核處理器的時候,認為不會再有更高頻率CPU出現(xiàn)的時候,AMD拿出了它的殺手锏--單核心FX-57!
從感覺上AMD的雙核應(yīng)該占據(jù)著更重要的位置,但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我們的慣性思維去思考。雖然雙核心的工藝看似更為復(fù)雜,但是從產(chǎn)品的定位上,AMD還是把FX系列做為了自己的看家法寶,那么FX系列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AMD家族中的Athlon 64處理器已經(jīng)8個多月沒有提升自己的速度了。AMD在2.6GHz上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130nm制程已經(jīng)到達了它自身的限度。
而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AMD最大的競爭對手Intel不得不向這個工藝靠攏,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樣,AMD就不會有太多的壓力來提升自己的速度。因此,AMD的Athlon 64 FX-57只是對AMD系列產(chǎn)品的一個超越,相當(dāng)于打破了自己的記錄。
FX-57是自Athlon 64處理器發(fā)布以來的第一款使用了全新技術(shù)的FX處理器,因為以往的FX處理器都是基于130nm制程Clawhammer核心制作的,而 FX-57則是基于最新的San Diego核心,采用了90nm工藝。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熱量的產(chǎn)生,這也是眾多玩家所期望的。
AMD共有三種核心的處理器采用了90nm的制程,Winchester是第一款使用90nm工藝的產(chǎn)品,采用了512 kB二級緩存,頻率最高可達2.2GHz,功耗67W,這樣可以在較低或中等頻率下減少熱量的產(chǎn)生和揮發(fā)。然后就是Venice(512 kB)和San Diego(1MB) 核心了,它們不僅僅是用來代替Clawhammer和Newcastle核心的,還支持SSE3擴展指令集,SSE3指令集對于很多專業(yè)的應(yīng)用程序都相當(dāng)有用!
115平方毫米,90nm San Diego的FX-57比起193平方毫米的Clawhammer要小41%左右,所以也很容易理解,發(fā)熱量和超頻能力都會更有優(yōu)勢。而另一個優(yōu)勢則是雙核心,對于雙核的Athlon 64 X2來說,它的核心只有199平方毫米大,比起Intel Pentium D或Pentium Extreme Edition要少得多,而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都是206平方毫米,這也就使得AMD的雙核心在理論上要比Intel的雙核心超頻能力更強!
● FX-57也認生
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主板都已經(jīng)開始支持Venice和San Diego處理器,這樣的主板上可以很方便地運行FX-57,但有的卻無法正確顯示處理器的名字,那么主板廠商就必須開發(fā)新的BIOS來解決這個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有了FX-57那FX-55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容易回答。
AMD Athlon 64 FX-57 | AMD Athlon 64 FX-55 | |
核心名稱 | Clawhammer | |
核心尺寸 | ||
工藝 | 90nm SGOI | 130nm SOI |
功耗 | 104 watts | |
晶體管數(shù)目 | 114 million | 105.9 million |
最大電流 | ||
電壓 | 1.35V to 1.40V | 1.50V |
實際頻率 | 2800MHz | 2600MHz |
Level 1緩存 | 64KiB L1 Data + 64KiB L1 Instruction | |
Level 2緩存 | 1024KiB data, non-mirrored | |
接口 | Socket 939 | |
支持內(nèi)存 | 200MHz (DDR400/PC3200) | |
支持協(xié)議 | x86, x86-64, SSE, SSE2, SSE3, 3DNow! | x86, x86-64, SSE, SSE2,3DNow! |
雖然FX-57的頻率是2.8G,使用San Diego核心的FX-57僅僅比FX 55快了200MHz,有意思的是,對于Intel而言,這區(qū)區(qū)的200MHz的頻率提高并不能帶來任何實質(zhì)性的性能提升。而對于AMD而言,這200MHz代表了FX系列的優(yōu)秀內(nèi)存控制器,雖然都是區(qū)區(qū)的200MHz,但它帶來的卻是一顆完全不同的CPU。
Athlon 64 FX-55不會退出,因為AMD也正打算推出FX系列的多個型號。一開始,AMD將Athlon 64 FX定位為“特定”的游戲和專業(yè)程序使用的高端處理器,為了強調(diào)“特定”,是因為一種FX型號的處理器只會在同一時間里才有。首先發(fā)布的是Athlon 64 FX-51 2.2GHz,后來又馬上發(fā)布了FX-53 2.4GHz。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FX-55上面,不過,這次事情卻有了變化。
AMD的公共關(guān)系專家Damon Muzny認為,市場上對于Athlon FX處理器會有不同層次的需求(主要表現(xiàn)在價格上),所以FX 55并不會停產(chǎn),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站在中間的就是AMD的公共關(guān)系專家Damon Muzny
AMD的價格策略是很明確,對于FX-57的推出,并沒有讓FX 55降價。同時,F(xiàn)X-57的價格還會更高一些,F(xiàn)X-55的價格會保持在827美元左右,而FX-57則達到1031美元,這要比Intel的Extreme Edition Pentium還要貴,因為Intel的Extreme Edition Pentium才賣999美元。不過,用戶花這么多的錢,買來卻是世界上最快的64位單核心的處理器,這一點我們將在稍后的測試中驗證!
處理器 | 型號 | 主頻 | 二級緩存大小 | 核心/ TDP | 價格 |
Athlon 64 | 3000+ | 1.8 GHz | 512 kB | 90 nm | $149 |
Athlon 64 | 3000+ | 1.8 GHz | 512 kB | 90 nm | $149 |
Athlon 64 | 3000+ | 1.8 GHz | 512 kB | 130 nm | $149 |
Athlon 64 | 3200+ | 2.0 GHz | 512 kB | 90 nm | $194 |
Athlon 64 | 3200+ | 2.0 GHz | 512 kB | 90 nm | $194 |
Athlon 64 | 3200+ | 2.0 GHz | 512 kB | 90 nm Newcastle | $194 |
Athlon 64 | 3500+ | 2.2 GHz | 512 kB | 90 nm | $272 |
Athlon 64 | 3500+ | 2.2 GHz | 512 kB | 90 nm | $272 |
Athlon 64 | 3500+ | 2.2 GHz | 512 kB | 130 nm | $272 |
Athlon 64 | 3700+ | 2.2 GHz | 1 MB | 90 nm | $329 |
Athlon 64 | 3800+ | 2.4 GHz | 512 kB | 90 nm | $373 |
Athlon 64 | 3800+ | 2.4 GHz | 512 kB | 130 nm | $373 |
Athlon 64 | 4000+ | 2.4 GHz | 1 MB | 130 nm Clawhammer | $482 |
Athlon 64 | 4000+ | 2.4 GHz | 1 MB | 90 nm | $582 |
Athlon 64 X2 | 4200+ | 2.2 GHz | 2x 512 kB | 90 nm | $537 |
Athlon 64 X2 | 4400+ | 2.2 GHz | 2x 1 MB | 90 nm | $581 |
Athlon 64 X2 | 4600+ | 2.4 GHz | 2x 512 kB | 90 nm | $803 |
Athlon 64 X2 | 4800+ | 2.4 GHz | 2x 1 MB | 90 nm | $1001 |
Athlon 64 | FX 53 | 2.4 GHz | 1 MB | 130 nm Clawhammer | $733 |
Athlon 64 | FX 55 | 2.6 GHz | 1 MB | 130 nm Clawhammer | $827 |
Athlon 64 | FX 57 | 2.8 GHz | 1 MB | 90 nm | $1031 |
上面這個表格就是Athlon 64處理器所有Socket 939版本的列表。為了不讓表格太大太亂,我們就沒有將Socket 754的包括進來。如果你想購買Athlon 64處理器的話,我們推薦你購買最新核心的,新核心主要包括Venice(512KB二級緩存)和Diego(1MB二級緩存)。這兩種核心都采用了90nm工藝,也都支持SSE3擴展指令集。因為目前由130nm工藝多生產(chǎn)的處理器超頻性能都比較一般,而且發(fā)熱量也大,不能超頻的CPU對玩家來說是多么大的一個打擊!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到Inte要在單核心領(lǐng)域去追趕AMD的消息,盡管 Pentium 4 Prescott可能能夠運行在4GHz頻率上,但比起570和670 3.8 GHz來說也只有5%的速度提升,這樣的提升無論對于AMD還是消費者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這也是為什么Intel專注于它的雙核心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芯片研究的原因,基于Smithfield核心的Pentium D處理器,內(nèi)含有兩塊Prescott Pentium 4核心芯片。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也差不多,只是它支持超線程功能。Extreme Editions的價格在999美元左右,其受眾人群一定是狂熱玩家和游戲愛好者,這些人在購買機器時預(yù)算是沒有限度的。

從技術(shù)角度來看,雙核心的Pentium Extreme Edition是一個感到震驚的產(chǎn)品,支持超線程的雙核心將會打開4個邏輯處理器同時處理數(shù)據(jù),更多的程序可以同時運行。它對于游戲和專業(yè)程序性能的提升一定會更加明顯。
而Pentium D則不同,因為三個版本的處理器,從820到840(其主頻從2.8到3.2 GHz),它們的價格相比于AMD的雙核心Athlon 64 X2來說有不少優(yōu)勢。有不少程序已經(jīng)針對Intel的超線程技術(shù)做過優(yōu)化處理,這樣的話,Intel將會有信心以適合的價格來賣掉更多的Pentium D處理器。
所以,假如AMD能把雙核和FX系列的價格調(diào)到一個和Intel同級別近似的價格,或是稍高一些,我想國內(nèi)的玩家還是會領(lǐng)AMD這個人情的!
為了能夠更好的說明FX-57的性能,我們找來了兩外4款處理器和FX-47進行對比,相信通過對比測試更加能夠說明FX-57在性能上的提升。
● FX-57
首先介紹的是AMD在今年內(nèi)的最后一款殺手锏--FX-57!
為了測試,我們收集來了4顆FX-57處理器
摩天大樓

只要是主板的BIOS夠新,識別FX-57不成問題

通過CPU-Z的截圖可以看到FX-57的實際頻率為2.8G,是目前AMD所有產(chǎn)品線中頻率最高的一款處理器
● Athlon 64 X2 4800+雙核心處理器
接下來出場的是AMD Athlon64 X2 4800+,是目前AMD推出的級別最高的雙核心處理器。
Athlon64 X2 4800+的主頻2.4G,每個核心擁有512KB二級緩存
圖為Athlon 64 X2 4800+雙核心處理器,05年第13周出廠
目前AMD推出共四個Athlon64 X2型號,包括4200+、4400+、4600+及4800+,其中4200+和4400+頻率為2.2GHz,而4600+和4800+則為2.4GHz。為何兩者型號不同但頻率卻又一樣呢?原來4200+及4600+和4400+及4800+核心有所不同,4400+及4800+核心代號為Toledo,核心集成了1MB×2的L2 Cache,而4200+及4600+核心代號為Manchester,雖然兩者同為雙核心處理器,但核心集成的L2 Cache相對較少,只有512KB×2,核心的不同成為了兩者性能上有所差異的原因。
要分辨Toledo及Manchester核心其實十分簡單,在處理器表面的OPN號碼上,第一行的最后兩個字“CD”代表核心版本為E6,即擁有1MB×2 L2 Cache的Toledo,如果是“BV”的話,核心版本則為E4,即是擁有512KB×2 L2 Cache的Manchester。除了L2 Cache的數(shù)量外,兩者并沒有任何分別,同樣為90奈米SOI程制,支持SSE3指令集,電壓為1.35~1.4V,最高工作溫度為65°C,最高功耗為110W。
● Intel Pentium 4 670
為了追趕AMD,Intel推出了64位處理器,并冠以6xx系列的名稱
Pentium 4 670的實際頻率為3.8G,從表面上看要比AMD的FX-57強上許多,但到了真正的測試,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 Intel Pentium D 820
包裝盒上注明了Pentium D 820的各項參數(shù)
從包裝盒上可以看到Pentium D 820的實際頻率為2.8G和FX-57相同,那么就來看看這同頻率下究竟哪家做得更好吧!
對華碩主板情有獨鐘的用戶應(yīng)該都知道,在基于nForce4 SLI芯片組中,華碩共有3款產(chǎn)品占據(jù)著這一產(chǎn)品線,它們分別是A8N SLI、A8N-SLI Deluxe和A8N SLI Premium。而A8N SLI Premium更是憑借豪華的做工和豐富的功能,成為了AMD平臺上功能最為強大的一款產(chǎn)品。
老款A(yù)8N SLI Premium
既然是AMD平臺上最強的主板,華碩自然不能讓它讓任何對手超過,所以華碩把改進后的A8N SLI Premium也推向了市場!
新款A(yù)8N SLI Premium
和老款A(yù)8N SLI Premium想必,新A8N SLI Premium最顯著的區(qū)別就是取消了nForce4 SLI芯片組上的散熱風(fēng)扇改用熱管進行散熱,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控制由主板所發(fā)出的噪音。
另外一個更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新款A(yù)8N SLI Premium取消了SLI模式轉(zhuǎn)換卡,在BIOS中即刻進行切換,這樣你在使用單雙卡時就不用總是打開機箱了!
這塊主板的IO背板提供的接口相當(dāng)豐富。除了通常的接口之外,還提供了兩個千兆網(wǎng)絡(luò)接口,IEEE1394接口以及光纖和同軸數(shù)字S/PDIF輸出接口各一個。再配合其提供的擴展擋板,相信對于絕大部分用戶都是足夠的了。
Silicon SATA控制芯片
TSB43AB22A IEEE1394a控制芯片
支持4個SATA接口的Silicon Image 3114控制芯片可以算得上是各高端主板上的??土?。而能提供兩個IEEE1394a接口的來自TI的TSB43AB22A控制芯片也同樣是追求兼容性和性能的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88E8001千兆網(wǎng)絡(luò)控制芯片
88E1111千兆網(wǎng)絡(luò)PHY芯片
Marvell 88E8001是一款PCI總線的千兆網(wǎng)絡(luò)控制器,也是各主板上比較常見的一款千兆網(wǎng)絡(luò)控制器。而Marvell 88E1111則是一款Transceiver(也就是PHY芯片),與nForce4 SLI芯片組內(nèi)建的千兆網(wǎng)絡(luò)MAC控制器相配合以實現(xiàn)nForce4系列芯片組特有的各種高級網(wǎng)絡(luò)功能(當(dāng)然也包括了硬件防火墻功能)。
ALC850 7.1聲道AC’97 Codec
CPU供電線路電容
由于nForce4系列芯片組仍然只支持AC’97音頻規(guī)范,因此板載的聲卡Codec也是常見的ALC850。CPU供電部分所采用的電容是Nippon Chemi-Con的KZG系列產(chǎn)品,品質(zhì)自然不是問題。
在附件方面華碩一向非常大方的。8條SATA數(shù)據(jù)線,USB、IEEE1394等接口擴展擋板自然是一應(yīng)俱全。
外接SATA接口
另外還提供了和Instant Music(免啟動音樂CD播放)功能相配合的鍵盤貼紙——雖然在實際情況中能用到這個功能的用戶并不會很多,但是華碩這種貼心的設(shè)計無疑還是值得稱贊的。
有了功能強勁的主板做后盾,想必FX-57的成績不會令我們失望!
由于Intel有個沒完沒了更新?lián)Q代的老毛病,在測試6xx系列和奔騰D雙核處理器的時候都需要有最新的i945/955芯片組主板才能正常識別,所以我們選擇了Intel原廠的i945搭配奔騰4 670、奔騰D 820來對抗AMD的FX-57和雙核4800+。
945P Express的兩款芯片都是全新產(chǎn)品,它由82945P MCH和ICH7構(gòu)成,MCH和ICH之間用最大2GB/s數(shù)據(jù)傳速率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連接。這種Intel最新的芯片組定位于高性能桌面平臺,標(biāo)準的搭配是雙核心Pentium D系列處理器。
82945P MCH支持FSB533/800/1066的Celeron/Pentium 4/Pentium D處理器,除了Pentium Extreme Edition之外的LGA755封裝處理器都可以使用。82945P MCH需要并僅能使用DDR2內(nèi)存模組進行搭配,得到支持的包括目前JEDEC認證的規(guī)格不凡內(nèi)存模組DDR2-667。
PCI Express x16顯卡接口和4條DDR2內(nèi)存插槽
CPU供電部分簡潔流暢
在碩大的散熱片下壓著FCBGA封裝的82945P MCH芯片
接口中規(guī)中據(jù),該有的都有了就看接下來的測試,Intel能不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了!
● AMD測試平臺
AMD測試平臺 | |
處 理 器 | AMD Athlon64 4800+(2.4 GHz) |
AMD FX-57(2.8GHz) | |
主 板 | A8N SLI Premium |
顯 卡 | 七彩虹GeForce 6800Ultra |
內(nèi) 存 | 海盜旗DDR400 256MB×2 |
硬 盤 | 希捷酷魚7200.7 |
顯 示 器 | 愛國者 998FD |
驅(qū)動程序 | |
主板驅(qū)動 | 主板自帶 |
顯卡驅(qū)動 | Forceware 71.89 WHQL |
操作系統(tǒng) | 英文Windows XP + SP2 |
● Intel測試平臺
Intel測試平臺 | |
處 理 器 | Intel Pentium 4 670( |
Intel Pentium D 820( | |
主 板 | Intel 945P |
顯 卡 | 七彩虹GeForce 6800Ultra |
內(nèi) 存 | GEIL DDR2 667 256MB×2 |
硬 盤 | 希捷酷魚7200.7 |
顯 示 器 | 愛國者 998FD |
驅(qū)動程序 | |
主板驅(qū)動 | Intel芯片組驅(qū)動 |
顯卡驅(qū)動 | Forceware 71.89 WHQL |
操作系統(tǒng) | 英文Windows XP + SP2 |
在這次測試當(dāng)中,為了進行對比,我們選擇了AMD和Intel的兩套平臺,通過四款CPU的對比我們才能更好的了解到FX-57究竟出于一個怎樣水平。
SiSoft Sandra是一款測試參數(shù)的軟件,我們使用這款軟件測試處理器的算術(shù)運算性能和內(nèi)存的帶寬。



沒想到在SiSoft Sandra 2005的測試中,得分最高的不是非常先進的FX-57,也不是頻率最高的奔騰4 670,而是由AMD剛剛推出的雙核心X2 4800+!
在這四款處理器中,雙核心的X2 4800+其實是這幾款CPU頻率最低的,但得分并沒有和它的頻率成正比,相反,X2 4800+發(fā)揮出了其雙核的優(yōu)勢,將其它三款CPU都遠遠的拋在了身后!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雙核心的奔騰D 820在頻率占優(yōu)的情況下反差卻如此之大,和其它兩款單核的CPU竟然沒有多大差別,甚至還有一項測試成了倒數(shù)第一名!看來俗話說的“一份錢一份貨”在這里得到了驗證,這也難怪AMD要把X2 4800+定在1000美元以上了!


在3Dmark03和05的測試中,F(xiàn)X-57終于發(fā)揮出了應(yīng)有的功力,即使是自家的X2 4800+也望塵莫及,看來基于90nm工藝的FX-57的確有些真才實料!


做為一款并不支持雙核心的Aquamark3,測試單核倒是非常管用,在測試中FX-57再次成為了領(lǐng)頭羊,而相對失望的還是Intel的奔騰D 820。
Winstone 2004是一款和SYSmark類似的測試軟件,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考察商用軟件的Business Winstone和考察多媒體內(nèi)容制作的Multimedia Contencreation Winstone。
在Winstone 2004的測試中,AMD旗下的兩顆CPU可以說是并駕齊驅(qū),成為了這個測試的佼佼者,即便是多進程的測試FX-57也沒有被落下,而Intel的兩顆CPU雖頻率占優(yōu),但成績卻給人一種火候未到的感覺!
游戲測試當(dāng)然是這幾項測試中的重中之重!因為現(xiàn)在還沒有可支持雙核心的游戲問世,所以游戲測試考驗的更是單核處理器的極至性能。
在游戲測試中,AMD的FX-57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將前兩項測試還平起平坐的自家兄弟X2 4800+也拋在了身后。而對比Intel的兩顆CPU,F(xiàn)X-57可以稱得上是全面領(lǐng)先,領(lǐng)先的幅度大約都在30~40幀左右,看來FX-57被稱之為桌面世界上最快的處理器一點也不為過!
Athlon 64 FX-57在單核心處理器方面獨占鰲頭并不奇怪,2.8GHz已經(jīng)超過了Intel 3.8G的CPU了,即使能將奔騰4 670超頻到4G,我想也是于事無補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FX-57開始支持SSE3擴展指令集,使它在進行視頻和音頻的解碼和編碼等任務(wù)上也有出色的發(fā)揮,使得經(jīng)過優(yōu)化的游戲或特定程序更加完美!

另外還有令人欣喜的一點是,經(jīng)過國外同行的測試,F(xiàn)X-57得益于采用全新的90nm San Diego核心,2.8GHz的頻率并沒有使FX-57的功耗有所提高,雖然和FX-55的額定功耗標(biāo)準都是104W,但在實際使用中,F(xiàn)X-57的功耗甚至比FX-55還是低不少,相當(dāng)令人滿意。這樣的結(jié)果使FX-57也具備一定的超頻能力,風(fēng)冷達到3GHz易如反掌。
AMD應(yīng)該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它現(xiàn)在拿出了世界上最快的單核心處理器和桌面級最快的雙核心處理器。而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AMD在高端市場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尤其是在臺式機方面。但AMD是否考慮過國內(nèi)能有多少用戶會選擇FX-57或X2系列呢?他們的售價都在1000美元左右,做為國內(nèi)用戶,誰會拿八千多元來買一顆CPU呢?
我們還是希望AMD能將這兩個系列的售價在調(diào)低一些,畢竟國內(nèi)支持AMD的用戶不在少數(shù),希望AMD能重回當(dāng)年Athlon XP的路線,推出更多廉價且性能出眾的處理器,重新找回當(dāng)年靠性價比起家的理念,贏得更多用戶的尊重!
雖然價格昂貴,但FX-57的性能同樣是無可比擬的,所以我們授予了AMD FX-57處理器2005年“PCPOP·編輯推薦獎”,希望AMD能夠再接再勵給用戶帶來更多更實惠的驚喜!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