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U430產(chǎn)品背后故事:"薄"字的取舍
每一款產(chǎn)品的研發(fā)、設計、生產(chǎn)、銷售等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都傾注著設計者,研發(fā)人員、銷售終端的辛苦與專注。一款好的產(chǎn)品,不僅僅只是外表華麗,內在扎實這么簡單,同時它還融入了眾多人的心血與希望。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同方U430在做到機身極致輕薄后的故事。
某通訊商一直在講“移動改變生活”,的確如此,移動的夢想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一次次改變我們的認知。二十多年來,筆記本電腦從誕生到強大,一步步成為個人計算平臺的王者,但如今卻無奈地踏上了新的輪回。具備更強移動特性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正在將筆記本電腦逼下神壇,其使用的方法恰恰就是筆記本電腦曾經(jīng)“擊敗”臺式電腦的“自由移動”的誘惑。想要保住王者的地位,維持往日的繁榮,筆記本電腦必須調整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放慢追逐性能的腳步,重新祭起輕薄的大旗,像當年實現(xiàn)移動夢想一樣,滿足如今人們越來越強烈的移動需求。
上網(wǎng)本的一度火爆,在很大程度上驗證了用戶對價格合理的便攜產(chǎn)品的渴求。然而,贏弱的性能、閹割了的功能和乏善可陳的質感,讓上網(wǎng)本很快就淪為不折不扣的低端產(chǎn)品,遠離了主流市場。而如今“輕薄本”已然成為市售筆記本的一大追求。
同方U430則是當下最火爆的全能輕薄本。整機厚度僅為20.5mm,重量僅為1.7kg,待機時間可達6個小時以上。僅憑數(shù)字無法感受到對于做工的考量,研究需要從最基本的硬件指標開始計算,如此對比才能感受到同方的能耐,以及設計的優(yōu)秀。一般一款輕薄筆記本組成厚度的硬件必然有外殼、液晶屏、散熱設備、鍵盤、硬盤,2.5英寸硬盤最薄為9.5毫米,液晶屏算5毫米,機殼算4毫米,鍵盤算4毫米,如此累加已經(jīng)22.5毫米了。而同方工程師卻將屏幕提升為業(yè)界強度最可靠的最薄14寸液晶屏,并且為視網(wǎng)膜級護眼屏,厚度僅為3mm,比普通薄型液晶屏還少0.6mm。但是,單純從玻璃角度來說薄的比厚的更容易破損。所以,采用3.0mm液晶屏并非簡單置換過程。而是衍生出一些列的機構設計問題,例如:如何補強液晶屏上蓋抗壓能力、液晶屏前框由于上蓋太薄無法采用螺釘,那該如何固定前框。都對機構設計提出了挑戰(zhàn)。最終同方通過采用增強筆記本上蓋金屬強度在內部增加縱向機構支撐解決了抗壓問題,使得U430的上蓋抗壓能力達到常規(guī)機器的水平。由于整機厚度壓縮,導致內部塑膠件強韌度下降。同方的整機更多的采用了金屬部件來替代原有的塑膠件,從而實現(xiàn)了增強機身剛性的作用;內部也采用諸如板載內存、超薄風扇等全新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空間,而且運行速度更快,穩(wěn)定性更高。減掉厚度增加精度,毫厘必較,成就精品。
對筆記本輕薄機身的制約因素遠非一塊屏幕那么簡單,許多具有先進技術的廠商,都或多或少地推出過以輕薄為核心、不惜犧牲部分性能的產(chǎn)品。但這些產(chǎn)品往往是性能僅能滿足日常工作和娛樂的需求,卻有著高昂的售價,因此一直無法得到消費者的持續(xù)關注,放棄它們或者選擇折中性產(chǎn)品成為人們的無奈之舉。搭載了第四代Intel 酷睿i7-4500u處理器,以及nVIDIA GT720 +Intel HD Graphics4400雙顯卡配置,4GB內存以及500GB硬盤。的同方U430攻克了筆記本電腦高性能散熱器的厚度難關,從而將配備標準電壓處理器的高性能筆記本電腦的外觀規(guī)格拉到了超便攜機種行列中,打破了所有陳規(guī)。處理器電壓與主機厚度到底有什么關系?電壓高→頻率高→功耗大→散熱要求高→散熱器大→機身厚,在這一系列推導之后,看來降低處理器電壓是減小機身厚度的必由之路了。不過,這只是常規(guī)思路,要打破不難,前提是雄厚的技術基礎和充足的資金保障。成本控制的要求和打造精品的希望又成為工程師面臨的選擇,這也是對同方實力和工程師的巨大考驗。衡量之下所做的選擇也在今天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酷睿i7、2G獨顯、令人驚艷的屏顯、輕薄機身、軍工品質完全體現(xiàn)在這款極具性價比的筆記本身上,令人贊嘆。
同方認為筆記本應該再輕薄再強勁一點,這樣的設計會使用戶體驗更好,所以愿意去努力、去做、去犧牲。同方的設計師更愿意稱U430為作品,因為U430在設計之初,就只標明了開始時間,之后要做的是至精方休?!?/P>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