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歷史致敬!十年10大經(jīng)典顯示器回顧
分享
● 公元2000年:17吋CRT 3000元的年代
年代很久遠了,先說說筆者自己的一點回憶,那時還以15吋CRT顯示器為主,在網(wǎng)吧和一些游戲廳,清一色的15吋球面CRT顯示器。有一家網(wǎng)吧20臺17吋CRT顯示器,被同學們譽為“大屏”,要在那家玩,得在沒放學之前逃課就去占位置??!小朋友可不要學我??!
那一年,17吋CRT以及純平的宣傳開始增多,不過17吋顯示器售價都在3000元左右,不是普通消費者所承受的,主要還是以15吋CRT球面顯示器為主。飛利浦在那年推出了LightFrame顯亮技術,能讓顯示器呈現(xiàn)出高亮狀態(tài),在玩游戲與美工時,有很大助益。
該技術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CRT顯示器在高亮方面的發(fā)展應用,三星隨后也推出了自己的高亮技術,后來完善逐步成型為現(xiàn)在的MagicBrigt,而三星高端CRT顯示器型號后綴的MB指的就是MagicBrigt,如763MB、785MB、796MB、997MB等等。
在CRT的年代,索尼、三菱、飯山是專業(yè)的代名詞,此外優(yōu)派在那時也推出過一些高性價比的瓏管專業(yè)機型,如PF75+。另外,索尼的24吋CRT寬屏FW900也是一款很有特色的機型。<
7人已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