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渲染利器!英特爾32nm六核CPU評測
2007年Intel首次在代號為P1266的45nm工藝中使用上High-K配搭Metal Gate技術,令芯片漏電情況大幅降低,因此Intel 45nm處理器在功耗及發(fā)熱表現(xiàn)上,擁有很高水平,而直至目前為止,也只有Intel把45nm High-K + Metal Gate電晶體技術用于量產之中。由于High-K材料配搭Metal Gate電晶體技術帶來優(yōu)秀表現(xiàn),Intel 45nm研發(fā)至量產是Intel歷史中最快完成的,所需的研發(fā)時間僅為65nm的一半。
代號為P1268的全新Intel 32nm工藝,主要基于現(xiàn)有的45nm High-K + Meta Gate電晶體技術,并作出了大幅度的改良,包括High-K的等效氧化層厚度,由45nm制程的1nm降低至32nm制程只有0.9nm,并且閘極長度縮少至只有30nm,閘極距離繼續(xù)以每兩年縮少0.7x的目標發(fā)展中,Intel的32nm是現(xiàn)時所有相同制程中其閘極距離最窄小的。
透過了降低High-K的等效氧化層厚度及閘極距離,Intel 32nm的NMOS及PMOS電晶體性能相較上45nm提升14%及22% ,漏電比較上代45nm制程,NMOS電晶體減少超過5x,PMOS電晶體減少漏電超過10x,以上的改善令處理器工程師在電路設計時規(guī)限大幅減少,也令核心可以更小,當然處理器核心頻率及功耗表現(xiàn)也能大幅減少。
Intel 32nm制程同時改用了第四代應變矽技術,用矽鍺、雙應力應變矽以及先進的應變記憶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晶體管的開關速度和電源效率,此一改變將可在運作頻率及功耗表現(xiàn)在獲益重大改善。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