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DX11的魅力![STALKER]資料片試玩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10月5日 就在AMD正式發(fā)布第一款DX11顯卡HD5870的當天,EA將旗下的RTS網(wǎng)游《BattleForge》同步升級支持到了DX11,通過筆者之前的評測“HD5870不再寂寞!首款DX11游戲大測試”來看,雖然DX11讓該游戲的運行速度提升不少,但畫面卻幾乎沒有改進,這未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確實,對于一款通過補丁升級支持DX11的網(wǎng)游來說,我們不能抱有太高要求,它能夠第一時間對DX11提供支持、并帶來十分可觀的性能提升,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通過網(wǎng)友評論來看,大家對于DX11在畫面和效率方面的都是相當期待的,現(xiàn)在《BattleForge》已經(jīng)向大家展示了DX11在效率方面的優(yōu)勢,接下來就需要有相應的游戲來展示DX11在畫面方面的進步。
原定于年底發(fā)布的《STALKER: Call of Pripyat》(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另一種譯法叫迷失地帶),在國慶節(jié)期間居然被提前泄漏了出來,雖然目前還只有俄語版,滿屏幕的蝌蚪文一個也不認識,但依然無法阻擋游戲玩家的熱情,由此可見STALKER系列的號召力果然非同一般,這款游戲性、劇情和畫面兼?zhèn)涞腇PS游戲是重量級大作。
此前《STALKER:ClearSky》已經(jīng)率先支持DX10.1,主要優(yōu)化了抗鋸齒算法、陰影渲染和效率,新版的資料片則首次加入支持DX11,大幅加強了模型細節(jié)、紋理和光影?,F(xiàn)在泄漏的版本已經(jīng)能夠支持DX11了,我們來先睹為快吧!
● STALKER系列的歷史背景:前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
1986年4月26日當?shù)貢r間1點24分,前蘇聯(lián)位于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能發(fā)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發(fā)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于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
外泄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前蘇聯(lián)的西部地區(qū)、東歐地區(qū)、北歐的斯堪地維亞半島。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為嚴重,此事故引起大眾對于前蘇聯(lián)的核電廠安全性的關注,事故也間接導致了蘇聯(lián)的解體。蘇聯(lián)解體后獨聯(lián)體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每年仍然投入經(jīng)費與人力致力于災難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shù)難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長期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shù)。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于烏克蘭北部普里皮亞季(Pripyat),切爾諾貝利市西北18千米。核電站由四個反應堆組成,每個能產生1千兆瓦特的電能(3千2百兆瓦特的熱功率),核事故時四個反應堆共提供了烏克蘭10%的電力。曾幾何時,切爾諾貝利是前蘇聯(lián)人民的驕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fā)生失火,引起爆炸,據(jù)估算約有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核泄漏事故后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于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事故發(fā)生后,前蘇聯(lián)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為發(fā)生爆炸的4號反應堆建起了鋼筋水泥“石棺”。此外,離核電站30公里以內的地區(qū)還被辟為隔離區(qū),很多人稱這一區(qū)域為“死亡區(qū)”。然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件的2個月之內,所有參與直升機封堆的人員全部壯烈犧牲,無一幸免,但正是這些英雄們的無畏,才換來了更多人生存的希望。
獎
《S.T.A.L.K.E.R》便是以那次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件為主題而制作的游戲, S.T.A.L.K.E.R.是一長串英文的簡寫,游戲主要的背景是1986年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變后的世界,以假想其發(fā)生了重大變異,當?shù)丨h(huán)境產生怪物來發(fā)展,玩家將面對這個危險的環(huán)境,并一步步解開游戲的謎團,這款游戲具有相當優(yōu)秀的畫面,頹圮與災難后的世界,配合極為真實又漂亮的風景,產生相當具有特色的FPS游戲。這款游戲的制作有別于其它歐美的游戲,主要原因在于開發(fā)小組是在烏克蘭。
《S.T.A.L.K.E.R.》的制作者們?yōu)榱嗽佻F(xiàn)切爾諾貝利的廢棄與荒涼感特地去做了實地考察,游戲的設計中參照了大量的照片與地圖,游戲中的切爾諾貝利可說是原樣復制了出來。
● STALKER內含深意:
STALKER直譯為潛行者,而在游戲中的S.T.A.L.K.E.R其實是七個單詞首字母的縮寫,是指所有越過封鎖線進入變異區(qū)的人。
-
Scavenger:撿破爛的,因為潛行者們都是在變異區(qū)這個大垃圾堆里淘寶
-
Trespasser:侵入者,非法越過封鎖線進入變異區(qū),對軍隊和核心區(qū)里的C意識來說是不受歡迎的入侵者
-
Adventurer:冒險家、雇傭兵。為了從變異區(qū)得到財富,以身試險,有時候潛行者也是受雇于某些組織,比如科學家,進入變異區(qū)進行調查取樣
-
Loner,獨行者,潛行者們一般都是獨來獨往
-
KILLER,殺手,為了利益當然可以殺人,為了自衛(wèi)不得不殺人
-
Explorer,探索者,潛行者們總是樂于向變異區(qū)不為人所知的地區(qū)進發(fā),因為那里蘊藏著更大的寶藏
-
Robber,當然,總有些想不勞而獲的人,這些獨行者里的敗類、強盜
-
以上七個單詞言簡意賅的概括了潛行者的本質
● STALKER系列回顧:《潛行者:切爾諾貝利陰影》
《S.T.A.L.K.E.R.》被定義為動作角色扮演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FPS游戲,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這款游戲的與眾不同之處。這款游戲已經(jīng)超越了普通的FPS游戲范疇而帶上了濃濃的角色扮演味道。龐大的游戲范圍、與大量的NPC交互、非線性的游戲進程以及事件背后錯綜的內幕,這些原本是開放RPG游戲的法寶如今都被融入《S.T.A.L.K.E.R.》之中。再加上動作游戲驚險刺激的戰(zhàn)斗以及故事背景那詭秘的大災難氣氛,使《S.T.A.L.K.E.R.》散發(fā)著一種獨特的吸引力。
《S.T.A.L.K.E.R.》游戲早在2000年時,便已經(jīng)著手開發(fā),原本預計是在2003年3月發(fā)布,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跳票達4年之久,終于在2007年《S.T.A.L.K.E.R.:Shadow of Chernoby》(潛行者:切爾諾貝利陰影)正式發(fā)布。
雖然當時主流顯卡和游戲都已邁進入DX10時代,跳票王未能搭上DX10的快車,但它對于DX9C特效的靈活應用,使得該游戲在畫面方面依然不屬于人,尤其是對于獨特的地形、環(huán)境、以及多變氣候刻畫讓人印象深刻。
● STALKER系列回顧:《潛行者:晴空》
《S.T.A.L.K.E.R.:Clear Sky》是《S.T.A.L.K.E.R.:Shadow of Chernoby》的前傳資料片,講述一個發(fā)生在2010年的故事,在前作當中沒能體現(xiàn)的創(chuàng)意都被應用在了《晴空》當中。切爾諾貝利的歷史、地理特質和基本生活環(huán)境都將被一一展現(xiàn),新作NPC的智能更高,玩家還能扮演NPC的領導者,游戲樂趣更上一層樓。
與前作還停留在DX9C的畫面特效相比,《晴空》加入了大量DX10特效(神圣光芒、柔和粒子、屏幕空間環(huán)境光遮蔽、動態(tài)容積霧、動態(tài)浸潤表面),讓游戲畫質全面提升了一個檔次。除了支持DX10外,《晴空》還通過一個升級補丁對DX10.1提供了支持,采用了Alpha-to-Coverage技術,對于陽光陰影增加了新的Ultra畫質模式,同時會通過DX10.1技術來實現(xiàn)更好的光暈渲染,并使得游戲性能進一步提升。
● 《陰影》劇情回顧:
1986年,切爾諾貝利電站事故后不久,蘇聯(lián)就開始在核電站內搞一些秘密試驗,涉及人類精神領域,為了制造出精神控制類的武器,最后造出個名為C-Consciousness(C意識)的東西,但是試驗還沒能取得成功,蘇聯(lián)就橫空解體了,隨后社會動蕩政局混亂,也就沒人再關注這個事情了。但是C意識卻覺醒了,擁有了自我意識,悄悄的掌控了蘇聯(lián)遺留的資源并繼續(xù)進行著試驗,其中一個試驗就是試圖精神控制更廣泛的世界,結果幾次試驗失敗(包括2006年發(fā)生的第二次爆炸)導致核電站周圍駐扎的軍隊和科學家以及切爾諾貝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影響發(fā)生突變。
C意識為了掩蓋這一切也為了阻擋那些能深入到核電站核心區(qū)的潛行者,在電站里造了個巨石,名為許愿石,以此作為誘餌對抵達許愿石的潛行者進行洗腦控制,也就誕生了黑石組織,他們奉許愿石為尊,替C意識看守核電站不受外界打擾。為保萬一,C意識還另造了一處名為焦腦器的設施,作為第一層屏障,它可以毀滅接近它的人的大腦意識,使之變成行尸走肉。盡管防御如此嚴密,核心區(qū)里有更高級的神器以及許愿石的傳說還是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潛行者們前赴后繼的試圖深入到核心區(qū)中,當然大多數(shù)人都是一去不復返了。
話說一支特別小組出現(xiàn)了,因為成員正好四個人,我們姑且稱之為F4(folly 4),包括原版《陰影》中的主角史小強,兩部都沒露面的死鬼,原版以一具尸體形象出現(xiàn)的GHOST,以及醫(yī)生。這四人冒險深入到核心區(qū)試圖接近許愿石,結果遭到看家護院的黑石組織的圍攻。突圍中,史小強被爆炸炸昏,其他三人沖出重圍,但是不久FANG就因為傷重不治,GHOST死于輻射風暴,醫(yī)生失蹤。
昏迷的史小強被C意識發(fā)現(xiàn),但是C意識卻并不知道這個潛入者的身份,于是在他的PDA上留下了殺害史小強及其同黨的任務,然后送史小強出境。這樣在原版的開篇,午夜一輛卡車急馳在公路上,結果一個大雷劈中,連人帶車翻到路邊溝里?;杳缘氖沸姳淮蜥u油路過的路人甲救起,送到新手村地窖商人那里,蘇醒的史小強得了游戲或是影視劇里常見的失憶癥(嗯,這么俗套的劇情竟然再次使用在資料片晴空里,太雷了),只看見PDA上留下的干掉史小強的任務,腦殘狀態(tài)下的史小強已經(jīng)連自己就是史小強這個基本事實都不記得了,為了完成任務也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誰,于是開始了冒險的旅程。
在出龍?zhí)度牖⒀?,得見老友“醫(yī)生”并在他的幫助下找回了失去的記憶(并得到影響游戲結局的道具--解碼器),于是史小強再度向核心區(qū)進發(fā)了,沖破層層阻力后終于來到了幕后元兇C意識面前,史小強非同小可的實力讓C意識刮目相看,漸生愛才之心,想收服史小強為己所用,它提出讓史小強入伙,將來統(tǒng)治天下(也就是給你兩個選擇),正義的史小強當然拒絕了C意識的利誘,于是C意識派出了爪牙黑石組織企圖殺掉史小強,小強的大名豈是白叫的,咬咬牙,解決掉這些烏合之眾,最后小強摧毀了C意識裝置,挽救世界于水火之中。
鏡頭一轉,風和日麗的草地上,一切看起來那么的和諧,一個熟悉的身影——史小強站在草地上……
如果當初沒有得到解碼器,就不能進入C意識所在的房間,而是要面對許愿石,據(jù)說有五個結局:
-
如果紀律團和自由團的頭子都被玩家干掉了,那么史小強來到許愿石前許下的愿望是稱霸這個世界,于是許愿石吸收了史小強的肉身,只留下地上一堆衣服;
-
如果到許愿石的時候,玩家身上有很多錢,那么史小強許的愿望是成為大富翁,于是史小強眼前出現(xiàn)幻覺,漫天下金雨了,其實是房子塌了,把史小強埋在了一堆瓦礫中;
-
如果史小強一路上惡名卓著,那么來到許愿石前,史小強認為人類已經(jīng)墮落,必須受到約束,結果幻覺中他看到了世界末日,但是醒來時卻已墜入黑暗世界;
-
如果史小強與各派都和睦相處,那么來到許愿石前他許下愿望是核心區(qū)消失,結果幻覺中切爾諾貝利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但是其實這都是幻覺,真實的情況是史小強變成了瞎子,切爾諾貝利是消失不見了!但只是對他一個人而言;
-
如果以上條件都未達到,史小強來到許愿石前,許下的愿望是永垂不朽,于是史小強變成了一尊銅像矗立在許愿石前,他做到了!
● 《晴空》劇情回顧:
晴空的主角變成了刀疤臉,一個和大多數(shù)潛行者一樣靠變異區(qū)混飯吃的傭兵。一次,他帶一隊科學家深入到變異區(qū)進行科學研究途中,遭遇一場輻射風暴,一般人必死無疑的情況下,他卻僥幸活了下來,并被發(fā)現(xiàn)他的晴空組織救起。
這個晴空組織是原版沒有的,晴空里才有的一個神秘組織,據(jù)它的領導者Lebedev介紹說該組織的宗旨就是要接觸調查研究變異區(qū),以使得人類能夠知己知彼,對于刀疤臉能在輻射風暴中存活下來,Lebedev也感到很驚異,他猜想也許是刀疤臉的奇異體質和變異區(qū)能夠共存,但是這種平衡和和諧的局面似乎正遭到破壞,因為最近變異區(qū)的輻射風暴越來越厲害,越來越?jīng)]有規(guī)律,而這一現(xiàn)象的加劇都在威脅著包括刀疤臉在內的所有生活在變異區(qū)內的潛行者,而這一切似乎都是因一個叫做史特萊洛克(就是陰影的主角史小強)的潛行者和他的小隊而起,似乎是因為他們的行動使得變異區(qū)的核心地帶做出的自衛(wèi)反應,于是刀疤臉為了自己也為了全體潛行者,踏上了前往變異區(qū)的核心,石棺和殺死史特萊洛克之路。
按照晴空的最終劇情,刀疤臉和晴空組織一方與史小強及黑石為另一方的惡戰(zhàn),最后雖然干掉了史小強,其實他沒死(小強怎么會死),而是被洗腦并利用,去執(zhí)行殺死史小強的任務了(接原版,腦殘的史小強開始行動了)。至于晴空的主角刀疤臉和晴空組織哪里去了,估計是在殺死史小強之后遭遇的風暴里全掛了,或者是被改造加入黑石組織了。
● 《普里皮亞季的呼喚》簡介:
《晴空》是《陰影》的前傳,而《普里皮亞季的呼喚》則是《陰影》的后傳,劇情承接前作,但《普里皮亞季的呼喚》游戲在安裝時需要檢測《晴空》,必須安裝《晴空》才能繼續(xù)。
在變異區(qū)中心被發(fā)現(xiàn)后,烏克蘭政府決定舉行代號“航道”的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目的則是控制CNPP。根據(jù)行動計劃,第一小隊被派望變異區(qū)進行空中偵察,標記各變異點的位置,為大部隊開道。盡管準備充分,行動最終還是失敗了,擔任偵察任務的直升機大多墜毀。為了調查行動失敗的原因,烏克蘭的安全機構將特工派往變異區(qū)中心,玩家的冒險也就此展開。
普里皮亞季是一個小鎮(zhèn),70年代專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建造的,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三公里,如今是一座被隔離的空城。
● 《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視頻設置菜單詳解
目前泄漏的游戲只俄文版,英文正式版明年初才會發(fā)布,至于中文版更是沒譜。不過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了簡單的英文補丁,對游戲的系統(tǒng)菜單進行了“英化”,通過它可以一窺新資料片的特性,但劇情和任務方面翻譯的不夠徹底,玩起來比較費勁。
在游戲渲染模式中,《晴空》最高可支持到DX10,打上補丁可以開啟DX10.1,而《普里皮亞季的呼喚》新增了DX11渲染模式。在DX11模式下,所有工具軟件的截圖和FPS顯示功能都會失效,這與《BattleForge》開啟DX11模式時完全相同,目前還沒有能在DX11模式下正常工作3D監(jiān)控類軟件(當年首批DX10游戲發(fā)布時也是如此),因此筆者只好在窗口模式下通過特殊的方法截圖。
進入詳細的圖形設置菜單,里面的項目和前作并無太大區(qū)別,抗鋸齒最高依然只能到4x,沒有提供8x,“精細紋理”不知道為什么無法開啟。
后面都是一些高級特效選項,大部分《晴空》當中都有,加強的SSAO選項(HDAO和HBAO)《晴空》打上最新補丁之后也有,相信《普里皮亞季的呼喚》的DX11模式將會大幅提升SSAO性能,因為《BattleForge》的DX11模式主要優(yōu)化了SSAO算法。
SSAO是Screen-Space Ambient Occlusion的縮寫,屏幕空間環(huán)境光遮蔽,該技術DX9時代就有,是一種可以媲美光線追蹤的投影技術,如今又出現(xiàn)了很多變種,在強化效果的同時優(yōu)化算法。
HDAO是High Definition Ambient Occlusion的縮寫,AMD提出來的技術,光影效果改善明顯,但DX10顯卡運行起來很吃力,如果使用DX11中的DirectCompute技術運算的話,效率很出色;
HBAO是Horizon-Based Ambient Occlusion的縮寫,NVIDIA開發(fā)的技術,可通過驅動讓DX10顯卡為所有游戲提供SSAO特效支持,畫面方面并不輸給SSAO甚至HDAO,但性能損失非常大。
最后也是一些高級特效,《潛行者》系列的圖形設置相當豐富,所有的技術特性通過圖形菜單設置就能大體上了解一二。
高端顯卡用戶可以不分青紅早白把所有特效都調最高即可,如果運行不流暢的話適當降低分辨率和AA等級,一般都沒什么問題。而低端顯卡用戶可以在主界面中選擇低級的渲染模式(DX9),這樣游戲就會自動關閉消耗資源的高級特效,從而獲得流暢的FPS。
● 《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是首款支持Tessellation的PC游戲
COP還有一個隱藏特效,它不在圖形設置菜單中,需要手動開啟。啟動一次游戲并保存圖形設置之后,在Windows系統(tǒng)“我的文檔”目錄下就會自動生成游戲的存檔和配置文件,用記事本打開user.ltx文件,就會看到所有的游戲自定義設置項目:
其中有兩個r4的選項就是DX11專用特效,奇怪的是即便在游戲中選擇了DX11渲染模式,Tessellation默認還是關閉的。如果您有DX11顯卡的話,當然要把off改為on。值得注意的是,N卡強開Tessellation會出錯,DX10.1的A卡強開沒有效果,因為DX11版本的Tessellation渲染模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不能向下兼容。
wireframe是線框渲染模式,打開之后用來查看物體模型的復雜程度,可以直觀的體現(xiàn)出Tessellation自動創(chuàng)建頂點和三角形后所生成的精細曲面,這個選項不要開啟,否則影響視覺感受。
下面就來看看COP開啟Tessellatoon后的效果: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打開Tessellation之后,人物的頭型發(fā)生了變化,“多邊形”的棱角消失了,明顯變的更圓滑,呼吸器也從生硬的正多邊形變成了真正的圓形。
COP當中對于Tessellation技術的應用還是比較有限,只在人物和怪物模型上有效,在環(huán)景和物體上并未使用,可以說是有選擇性的,這樣做可能是為了節(jié)省資源吧??偟膩碚f是否開啟Tessellation對游戲速度影響不大,畢竟沒有大范圍的使用。
● 《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DX11模式煥然一新
《BattleForge》開啟DX11模式后,畫面沒有任何改進,但游戲速度的提升完全能感覺出來?!禖OP》開啟DX11模式后,最明顯的感覺也是游戲運行更流暢了,除此之外游戲畫面也有不小的進步:
DX11模式帶來了更柔和的陰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動態(tài)軟邊陰影,顯示效果更接近現(xiàn)實世界。除了陰影外,光照效果的明暗、層次更加分明。由此可見,雖然DX10也能支持SSAO(HDAO),但DX11模式下不但速度更快而且畫面更好!
除了光照、陰影和人物模型外,COP大幅提升了紋理貼圖品質,使得整個游戲場景變得極為精細,除了草叢看上去還是比較假之外,其它的樹木、墻壁、地表、延遲、磚塊……所有紋理貼圖的表現(xiàn)都趨于完美,下面就隨便貼幾張截圖簡單看看:
COP大量使用了視差映射貼圖,這項技術雖老但效果比傳統(tǒng)的凹凸貼圖強百倍,想要取代該技術,目前來看除了Tessellation外還沒有更好的替代品。遺憾的是COP只在人物模型上開啟了Tessellation,而在靜態(tài)的環(huán)境物體上依然使用視差映射紋理貼圖技術來加強立體感,但畫面已經(jīng)相當震撼了!
據(jù)了解,另一款DX11大作《科林麥克雷:塵埃2》將會在凹凸不平的地形、水面上面全面使用Tessellation,帶來更完美的畫面。
● 《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DX11模式畫面速度兩不誤
即便不考慮DX11效果,《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都是一款令人期待的大作。DX11模式給玩家們帶來了新的體驗,不但速度更快而且畫面效果更佳,對于高配置和低配置玩家都挺適合。不過可惜的是,目前的DX11顯卡還只有HD5800兩款,價格偏高,定位中端的HD5700系列一個月后才發(fā)布,如果不著急的話可以期待中低端的DX11顯卡。
事實上國內很多迫不及待的玩家已經(jīng)將泄漏的俄文版打通關了,真是佩服這些鐵桿玩家,筆者光是安裝俄文版和研究俄語圖形菜單就費了很大的勁,如何完成任務更是不可思議,好在半成品英文語言包及時放出。
目前網(wǎng)上泄漏的有4.5GB原版和2.5GB高壓版兩種,其中2.5GB版本只能在Win7下玩,沒有DX11模式,而且特效全開時光影渲染會有問題。4.5GB原版需要安裝《晴空》后才能繼續(xù)安裝,有DX11模式但游戲的加載速度很慢,可進游戲后的運行速度很快,看來游戲本身還不夠完整,提前泄漏的版本還是有些問題,相信正式版當中會得到修正。
《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呼喚》自身不帶Benchmark程序,在DX11模式下像Fraps之類的FPS監(jiān)控軟件全部失效,因此筆者未能對這款DX11游戲進行性能測試,但通過幾天的試玩體驗來看,HD5870和HD5850單卡都可以在分辨率和特效全開最高的模式下流暢運行,也就是2560x1600 4xAA DX11 Tessellation全部開啟的情況下,DX11高效率的特性果然名不虛傳!遙想當年首批DX10游戲,沒有兩塊優(yōu)異的8800Ultra都別想開DX10效果,2560分辨率更是想都不敢想。
● DX11游戲大作接踵而至,一款比一款強
下圖就是AMD發(fā)布HD5870時公布的首批DX11游戲發(fā)布時間表,DX11游戲的發(fā)布速度的確比之前大家想象中的快很多很多……
《BattleForge》在HD5870發(fā)布當天就同步支持DX11,雖然沒有帶來新的特效,但運行速度大增;
《STALKER:Call of Pripyat》提前泄漏,正式提供了DX11支持,首次支持ATI的獨門絕技Tessellation,DX11版HDAO速度和效果都不錯;
《DiRT 2》將會是第三款重量級DX11大作,喜歡賽車游戲的玩家們一定不能錯過了!■<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