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zhàn)SNB平臺!2/3路SLI/CF效率誰更高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1月13日 Intel剛剛發(fā)布的SandyBridge架構(gòu)新Core i7 2600K和Core i5 2500K的確是非常誘人的產(chǎn)品。Intel將處理器的效能又提高到了新的境界。
我們知道游戲除了嚴(yán)重依賴于顯卡之外,CPU的單核效能也非常關(guān)鍵,它決定了能否完全釋放出顯卡的性能,尤其是優(yōu)異顯卡以及雙顯卡甚至多顯卡系統(tǒng)。那么SandyBridge平臺下,優(yōu)異顯卡和多路顯卡的性能表現(xiàn)又是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詳細的對比測試。
測試平臺選擇了ASUS Maximus IV Extreme,P67芯片組,并且搭載了NF200 PCIE橋接芯片,用以支持多路顯卡。該主板共提供了四條PCIE 2.0 X8顯卡插槽,但由于后面三條挨得太近,因此高端雙槽顯卡最多插三片,可以組建三路SLI或者CrossFire系統(tǒng)。
下面我們就對目前優(yōu)異單卡進行性能測試,包括NVIDIA的GT580和GTX570,AMD的HD6970和HD6950,當(dāng)然這些顯卡都會測試雙路和三路SLI/CF性能。
先來看看我們的測試平臺:
- Intel Core i7-2600K Processor, at 4.7GHz (100 x 47)
- Thermalright Silver Arrow
- ASUS Maximus IV Extreme (Intel P67 Express)
- Kingston HyperX T1 DDR3 2133MHz 4GB Kit (KHX2133C9D3T1K2/4GX)
- 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M1000 PSU
- Western Digital Caviar Blue 500GB SATA HDD
- Dell UltraSharp 3007WFP LCD
-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64-bit
- AMD Radeon HD 6970 2GB
- ASUS EAH6970/2DI2S/2GD5 (Radeon HD 6970)
- Sapphire Radeon HD 6970 2GB
- 3 x Sapphire Radeon HD 6950 2GB
- 3 x Palit GeForce GTX 580 1536MB
- 3 x Palit GeForce GTX 570 1280MB
- AMD Catalyst 10.12 WHQL
- NVIDIA Release 263.09 WHQL
- NVIDIA Release 265.90
CPU是LGA1155平臺最高端的Core i7 2600K,默認頻率是3.4GHz,我們在風(fēng)冷情況下將它超到了4.7GHz,這個頻率下可以長期穩(wěn)定運行,最大限度的消除顯卡在游戲中產(chǎn)生瓶頸的可能。下面進入性能測試環(huán)節(jié)……
測試模式:內(nèi)置的Penformance Mode,關(guān)閉PhysX加速。
P模式下GPU的負載比較輕,F(xiàn)PS比較高時CPU即便超到4.7GHz也還是有瓶頸,所以增加顯卡帶來的性能提升幅度不如預(yù)期。
測試模式:內(nèi)置的Extreme Mode,關(guān)閉PhysX加速。
Extreme模式下GPU基本滿載,多路顯卡的性能提升非常顯著,雙路達到了1.9x,三路達到了2.7x。
測試模式:內(nèi)置的Performance Mode
不管A卡還是N卡,性能提升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可惜A卡在3DMark11里面暫不支持三路以及四路,希望AMD努力優(yōu)化驅(qū)動。
測試模式:內(nèi)置的Extreme Mode,1920x1080 4AA16AF
EXtreme模式下,SLI和CF的性能提升幅度都達到了理論值,非常完美!
測試模式:Tessellation開到Extreme,Shader開到High,不開AA,4xAF
A卡的表現(xiàn)可以用完美來形容,雙路CF效率接近2倍、三路CF效率接近3倍。N卡方面雙路SLI和三路SLI的效率分別是1.8x和2.6x,性能領(lǐng)先但效率落后。
1920分辨率下,CF的效率依然達到了理論值,SLI的效率分別是1.85x和2.65x。
2560分辨率,CF效率還是無限接近于理論值,SLI的效率相比低分辨率有所提升,達到了1.9x和2.7x。
測試模式:DX11模式,特效全開最高,Tessellation開啟,HDAO開啟,4xMSAA
雖然A卡在雙路下有很好的效能,但三路系統(tǒng)下面情況發(fā)生逆轉(zhuǎn),SLI達到了2.7x,CF只有2.4x。
1920分辨率下結(jié)果沒有太大變化,雙路的表現(xiàn)都不錯,三路見高低,SLI是2.75x,CF為2.5x。
優(yōu)異2560分辨率,CF表現(xiàn)有所改觀,效率提升至2.7x,但SLI還是略勝一籌,是2.8x。
測試模式:游戲內(nèi)置所有特效全開最高,4xMSAA
NVIDIA的GTX570和GTX580性能顯然最高,但多卡效率方面,AMD雙路三路的效率分別為1.65x和2x,比SLI的1.6x和1.7x要高。
1920分辨率下,SLI和CF雙卡的效率都在1.7x左右,但三路效能依然是CF 2.15x比SLI的1.85x高。
優(yōu)異的2560分辨率下,性能表現(xiàn)與1920類似,雙路效率SLI和CF差不多,三路效能CF 2.3x高于SLI 2.15x。
理論上CF和SLI都可以讓游戲性能翻倍,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失落星球2就是很好的例子,三路CF/SLI才可以得到雙倍于單卡的性能,看來多路的性能損失還是很大的。
溫度測試:
顯卡滿載模式下的溫度本來就很高,多卡互聯(lián)的話,空間十分擁擠,散熱效果自然會有損失,可以看到三路系統(tǒng)已經(jīng)接近100度的高溫了。但A卡和N卡都能穩(wěn)定的完成測試,溫度方面N卡表現(xiàn)稍好一點。
系統(tǒng)待機功耗:
單卡待機時,A卡和N卡的功耗表現(xiàn)差不多,但雙卡和三卡系統(tǒng),AMD的待機功耗就要比NVIDIA低很多了,看來NV對于多卡節(jié)能優(yōu)化措施還做得不夠好。
系統(tǒng)滿載功耗:
滿載功耗表現(xiàn)在意料之中,N卡的性能要好一些,但功耗也要高不少。由于FurMark對于三路A卡系統(tǒng)支持不好,因此成績?nèi)笔?,非常遺憾。
雖然SLI和CrossFire技術(shù)都發(fā)展了好多年了,但多卡的效率方面還是嚴(yán)重依賴于驅(qū)動程序的優(yōu)化。目前雙卡的效率在大多數(shù)主流游戲中都有著非??捎^的性能提升,平均提升幅度可以接近甚至超越官方宣稱的1.8x理論值,部分嚴(yán)酷的游戲可以達到雙倍性能提升。
但是三路甚至四路顯卡系統(tǒng),其性能提升還是不盡如人意,一是效率損失較大,二是對于游戲和軟件的兼容性不佳。比如我們在測試AMD顯卡時,就遇到三路沒有成績的情況,NVIDIA顯卡也需要破解驅(qū)動才能支持部分游戲和軟件。
修改NVIDIA Quadro驅(qū)動的配置文件,讓GTX580/570在P67平臺開啟3路SLI
修改驅(qū)動配置文件,讓N卡在3DMark11中有正常的性能表現(xiàn)
總的來說,Intel新的Sandy Bridge和P67主板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多路顯卡平臺,畢竟Intel對其定位是中高端,而非優(yōu)異,對于多路顯卡的PCIE接口支持也沒有達到全速。因此其三路性能表現(xiàn)一般,但雙卡性能表現(xiàn)堪稱完美,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選擇SandyBridge組建雙卡SLI或CF,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