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下载,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在线看,放荡的美妇在线播放,大地资源网最新更新,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 PCPOP首頁      /      顯卡     /      評測    /    正文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10月1日 NVIDIA 3D Vision、AMD HD3D兩種立體技術都已經(jīng)推出多時,各自也都得到了軟硬件廠商的普遍支持,那么二者孰優(yōu)孰劣?在游戲里誰更出彩呢?Tom''s Hardare近日就找來了18款大作,一一檢驗這兩種技術的表現(xiàn)。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VIDIA 3D Vision發(fā)布于2009年1月,極大地推動了3D游戲在消費級市場上的普及。通過將120Hz主動快閃式眼鏡、紅外發(fā)射器(無線版)、授權顯示設備、自家顯卡驅動捆綁在一起,3D Vision讓用戶可以直接享受全套的3D立體服務,而且NVIDIA與游戲廠商的合作關系一向都非常密切,使得不少大作都可以從一開始就考慮支持3D Vision。該技術算不上完美,但卻是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3D游戲方案。

    AMD HD3D直到2010年10月才隨著Radeon HD 6800系列顯卡誕生。不同的是,AMD沒有打造一套封閉的系統(tǒng),而是選擇與第三方廠商進行開放式合作,自己僅顯卡和提供驅動程序。由于軟件、顯示設備、眼鏡都需要其它廠商自行準備,因此該技術的進展稍慢一些。如今隨著120Hz DisplayPort顯示器的興起,再加上選擇自由度比較高,HD3D仍有不錯的發(fā)展前景。

    其實Intel Sandy Bridge處理器整合的HD Graphics 3000/2000也支持3D立體輸出,通過固定功能單元在播放藍光3D節(jié)目的時候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因為3D性能太差,到了游戲里就不行了,因此這次測試沒有將其收錄。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封閉還是開放?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從上邊的圖表可以看出,3D Vision、HD3D能做的事情其實差不多,只是實現(xiàn)方式不同。從平臺搭建難度上看,NVIDIA的更簡單一些,只需要湊齊那些宣稱支持3D Vision的顯卡、眼鏡、顯示設備、游戲即可,雖然游戲數(shù)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國產(chǎn)網(wǎng)游。支持SLI也值得贊賞,因為3D立體對硬件要求非常高,兩塊卡顯然有助于跑得更快。

    AMD這邊,你需要尋找Radeon HD 5000/6000系列顯卡、TriDef/iZD中間件游戲驅動、3D顯示設備及配套眼鏡。游戲方面沒有官方認證,所以你得自己辨別。原生支持HD3D的游戲只有兩款《塵埃3》、《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即將誕生的《戰(zhàn)地3》也會加入這一行列(很詭異的三個3)。

    HD3D不支持CrossFire,只能用一塊卡硬扛,不過游戲體驗也說得過去,有些游戲中甚至比3D Vision還要出彩。

    簡單來說,NVIDIA 3D Vision更像是蘋果Mac,各種組件都受嚴格控制,AMD HD3D則類似PC,各個組件符合自己的標準就行了。大家沒有誰對誰錯,各有優(yōu)缺點。

    GeForce 200/200M系列開始,除了少數(shù)低端型號之外都支持3D Vision。Radeon HD 5000/5000M開始也都支持HD3D,但要注意5000系列無法硬件解碼加速藍光3D播放,只能依靠處理器軟解碼。

    選N卡還是A卡就看個人喜好了,但無論哪一方面,都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購買最快的,尤其是N卡不妨考慮SLI。

為什么不能用3D電視玩3D游戲?

    3D電視一般都使用HDMI輸入。不幸的是,HDMI 1.4a標準在1080p分辨率下開啟3D時的幀率不超過24FPS,看片足夠了,但打游戲顯然不行,而要想達到60FPS就必須把分辨率降到720p,這對高端玩家來說顯然無法接受。

    所以還是去買DVI或者DisplayPort接口的3D 120Hz刷新了顯示器吧。

3D Vision顯示器還是HD3D顯示器?

    3D Vision依靠雙鏈接DVI接口向認證顯示器傳輸120Hz 60FPS/1080p信號,HD3D則使用DisplayPort接口完成同樣的工作。暫時還沒有同時能夠做到這兩點的顯示器,所以必須擇其一。

    好消息是,價格都差不多,23寸型號網(wǎng)上售價大約在475美元(¥3000),3D Vision、HD3D的都是如此。

    當然了,既然是玩3D的,肯定越大越好了,有錢的盡管上27寸,比如宏碁HN274H,支持3D Vision,標價680美元,且自帶3D Vision發(fā)射器和一對3D Vision眼鏡,無需另外購買。因為內建了發(fā)射器,它其實也支持HD3D,但是存在上邊說的HDMI接口和24FPS/1080p限制,所以并不適合A卡。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卡玩家不妨考慮三星的27寸S27A950D、S27A750D,DisplayPort接口,均自帶主動式3D眼鏡,標價分別為700美元、600美元,后者已經(jīng)是最便宜的3D 27寸顯示器了。注意你還得花點兒錢購買中間件軟件,TriDef Ignition 25美元,iZ3D 20美元。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藍光3D軟件

    這是在PC上體驗3D立體的最直觀方式了,而且很簡單,A卡、N卡、I卡都一樣,播放器軟件也不需要額外的中間件。

3D Vision軟件設置

    NVIDIA已經(jīng)把一切都集成到了顯卡驅動里,只要在驅動控制面板里找到設置立體3D(Set up stereoscopic 3D)頁面即可。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游戲啟動后,3D Vision OSD會告訴你游戲的兼容性,然后給出最合適的建議。唯一的遺憾就是游戲里沒有3D控制。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HD3D軟件設置

    除了安裝全套催化劑,還需要裝好中間件3D立體驅動才行,除了那些原生支持HD3D的少數(shù)例外。這里的選擇有兩種TriDef Iginition、iZ3D,都是知名的3D立體技術。由于iZ3D驅動使用中碰到了一些問題,這里重點考察TriDef。

    玩家需要從TriDef Ignition啟動器里開始游戲,而且進入之后會給出一個很詳細的屏幕菜單,可以改變設置、檢查性能、截圖。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TriDef Ignition軟件還提供了“虛擬3D”(Virtual 3D)模式,此時不再單獨為每只眼睛渲染畫面,而是只針對一只眼渲染,然后加入深度緩沖信息來實現(xiàn)3D效果。其實不要被“虛擬”倆字給騙了,它并不是偽D,事實上這樣得來的畫面擁有同樣的視深,而且不會出現(xiàn)雙重渲染的殘影,性能都會更好一些,只是可能會在某些游戲里讓部分物體邊緣出現(xiàn)明顯的模糊。

    TriDef驅動有一個重大缺點,就是和抗鋸齒兼容性不好,開啟之后性能會大幅下滑,最好關閉。

測試方法

    以前我們也見過不少3D立體測試,但都是跑跑幀率,根本無法反應實際游戲體驗,這次我們就只看3D游戲的畫面質量,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游戲是否支持3D?有無畸形、殘影或畫面破碎?如有是否可通過配置消除?是否影響游戲體驗?并分為三個等級:優(yōu)秀、良好、不推薦。

    硬件配置上使用一顆Core i5-2500K OC 4GHz處理器、GeForce GTX 570/Radeon HD 6970顯卡。這已經(jīng)是相當高端的平臺了,如果這樣還會卡,我們會警告大家的。

    顯示器方面使用了40寸的三星7000系列LED立體電視、27寸的宏碁HN274H立體顯示器。前者是HDMI 1.4a接口,后者分別通過DVI、HDMI 1.4a兼容3D Vision、HD3D。

    很遺憾沒能找到三星的DisplayPort顯示器,AMD HD3D方案只能通過HDMI。這也讓我們了解到,DX9模式下TriDef驅動會把游戲分辨率設置為和桌面分辨率一樣,所以此時要想達到60FPS/720p,先把桌面分辨率設為1280×720,至于DX11模式就沒這個問題了。

詳細配置:

處理器:Core i5-2500K OC 4GHz
散熱器:酷冷至尊Hyper TX2
主板:微星P67A-GD65
內存:OCZ DDR3 1338MHz 2GB×2 (9-9-9-20-1T)
硬盤:西數(shù)Caviar Black 750GB、三星470 SSD 256GB
顯卡:GeForce GTX 570/Radeon HD 6970
顯示器:三星7000系列/宏碁HN274H
電源:海韻X760 SS-760KM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7 64位旗艦版
DirectX:11
顯卡驅動:GeForce 280.19 Beta、催化劑11.8預覽版
立體驅動:TriDef 4.6 (AMD HD3D)

《星際爭霸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優(yōu)秀

游戲運行正常,3D效果明顯,3D控制也工作正常,只是過場動畫里有些陰影畸形。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游戲支持3D Vision,因此幾近完美,只有3D Vision OSD里警告說部分物體和效果可能會有視覺畸形。唯一的小毛病是3D文字說明會跑到人物邊緣而不是在中央位置,選擇2D文字就好了。

另外,該游戲本身就有3D控制選項。

《文明5》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DX9優(yōu)秀,DX11不支持

    DX9模式下挑不出毛病,但DX11下無法運行。坦白地說,DX11對此游戲的畫面貢獻很不明顯,主要是提升性能,所以勉強可以接受。

如果使用虛擬3D模式,會碰到深度方向上的畸形。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DX9/11下都無可挑剔。

《魔獸世界》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良好

默認模式下基本正常,除了水面反射有些殘影。好在虛擬3D模式下就沒有了。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反射水面同樣有明顯的殘影,而且比A卡上的更影響視線,不過降低畫面細節(jié)之后就好了。和《星際爭霸2》一樣,也支持游戲內的3D控制。

《魔戒Online》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DX9優(yōu)秀,DX11良好

    DX11模式下TriDef的默認立體模式不起作用,虛擬3D才可以,但會影響深度信息,效果不是特別好。

    DX9下只有天空的深度略有問題,不過通過TriDef OSD控制可以消除。鑒于DX9/11模式下畫面其實都一樣,也湊合了。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良好

    老驅動表現(xiàn)不好,280系列為其增加了新的配置文件才解決了大量問題,但是仍然需要管道SSAO和輝光映射。

    該游戲和《龍與地下城Online》使用了同樣的3D引擎,所以在3D Vision、TriDef下表現(xiàn)差不多。

《星際旅行Online》

A:良好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普通模式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虛擬3D模式

    TriDef 4.6版才基本修正好對該游戲的支持,但依然存在問題:普通模式下陰影細節(jié)會自動降低,以避免殘影,因此會失去正確陰影帶來的深度信息;虛擬3D模式下只要關閉抗鋸齒就沒問題,但受深度緩沖的影響,會出現(xiàn)一些視覺畸形。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良好

    同樣有陰影異常,抗鋸齒兼容也不好,只有把陰影細節(jié)降到最低才行,但此時畫質大為受損.順便說一句,這款網(wǎng)游明年要免費了。

《子彈風暴》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優(yōu)秀

    普通、虛擬模式都沒問題。后者開啟抗鋸齒會導致崩潰,但畢竟TriDef本來就不怎么支持AA。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盡情享受。

《Crysis 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不推薦

    普通模式下嚴重的光照畸形,沒法玩。虛擬3D模式倒是挺好,但也有倆問題:深度緩沖影響了HUD,打開望遠鏡或者瞄準鏡會導致嚴重模糊。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與NVIDIA的良好合作保證了3D Vision的順利實現(xiàn),工作完美。

《正當防衛(wèi)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不推薦

    正常模式不工作,虛擬模式一堆畸形,其他游戲里從未見過這么慘的,人物頭像受影響最為嚴重。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完美的立體體驗。

《失落的星球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DX9優(yōu)秀,DX11不推薦

    DX9下一切正常,但是DX11下無法啟動,只能再次用DX11可有可無來安慰自己了。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只有過場動畫略有視覺畸形。奇怪的是,3D Vision OSD給該游戲的評級只有一般(Fair)。

《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DX9良好,DX11不推薦

DX9下很漂亮,但必須開啟虛擬模式。DX11下則完全搞不定。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不推薦

嚴重的光照和動作模糊,后者可以禁用,但前者無法消除。

《Left 4 Dead 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良好

普通模式下有很多畸形,尤其是水面反射,幸好虛擬模式還能用。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良好

    膠片顆粒、天空、水面反射都有問題。膠片顆粒可以關掉,天空的問題能盡量減小,水面反射就無能為力了,非常明顯由于很多關卡根本沒有水,基本還可以接受。

《地鐵2033》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優(yōu)秀

普通模式一切正常,但虛擬模式無法開啟。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優(yōu)秀

3D Vision認證游戲,自然沒得說。

《F1 2010》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良好

    普通模式下陰影丟失,虛擬模式正常,但幀率稍低。將默認的游戲配置換為通用配置后,虛擬模式下速度反而快了很多,畫質也有所改善,只是深度緩沖造成了些許畸形。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良好

    陰影、后期處理、煙霧、塵埃都有畸形。陰影問題必須使用超低配置完全關閉,后期處理問題可通過將畫質從超高將為高來解決,煙塵問題則可以降低粒子設置,不過開著也無妨,影響不大。

陰影的損失很遺憾,但整體來說無關大局,只是會出現(xiàn)一些光照畸形。

《優(yōu)品飛車:熱力追蹤》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良好

正常模式不工作,虛擬模式很好。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不推薦

    陰影、光照問題多多,而且還有重影。陰影問題必須降低到最低畫質,但此時畫面效果慘淡。光照和重影不可避免。

《龍騰世紀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良好

普通模式不工作,虛擬模式幾乎完美,除了過長動畫里頭發(fā)有些畸形。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不推薦

    后期處理問題成堆。大部分在將整體畫質從很高降低到高之后解決了,但是文字顯示始終錯誤,天空也在兩只眼里有些錯位。除此之外,過場動畫里很多效果都不支持3D,景深效果也問題多多。

    這是頭一次看到過場動畫造成這么多麻煩。

《質量效應2》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良好

    普通模式部分物體和效果畸形,虛擬模式正常。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N:不推薦

    光照重影、景深、后期處理、陰影、動態(tài)模糊都是問題,其中光照重影無法避 免,過場動畫中的景深問題也解決不了。

《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不推薦

    迄今為止只有兩款原生支持HD3D,這是其一,但是DX11模式下無法啟動,DX9虛擬模式測試版成功了,但零售版不行。即使是能夠運行起來的時候,效果也一般般,原生HD3D支持并未發(fā)揮出來。

N:不推薦

    光線效果與物體完全不匹配,關掉后期處理也不行。沒法截圖。

《塵埃3》

A HD3D:出色

    DX9下沒有3D選項,DX11下才有。原生HD3D支持終于發(fā)威,效果非常棒,景深明顯,沒有殘影。遺憾的是無法截圖,不過和下邊的TriDef模式下很像。

性能不是本次評測的重點,但不得不說原生HD3D模式下速度要慢得多。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A TriDef:DX9良好,DX11不支持

    這種情況我們已經(jīng)見過好幾次了。DX11下無法啟動,DX9倒是可以,但必須修改hardware_settings.cfg配置文件。普通模式殘影成堆,虛擬模式很漂亮。

N:良好

    陰影、環(huán)境光遮蔽、后期處理都有一些畸形。最低畫質下基本可以消除,只剩下一些鏡頭眩光、水面反射殘影。

體驗為王!NV/AMD 3D技術角逐18款大作

    最后再提一下性能。想玩3D游戲的話,最好完全不要去想低端乃至中端硬件,高端處理器、顯卡都是必須的。Phenom II X4四核心都有些困難,主流級顯卡完全倒下。Core i5-2500K 4GHz加上GeForce GTX 570/Radeon HD 6970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比較流暢,除了原生HD3D模式下的《塵埃3》,這基本上就是一個標桿了?!?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