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好在哪?論灰階響應更牛的N個理由
分享
來看看灰階響應時間與普通響應時間的對比:
傳統(tǒng)響應時間 | 灰階響應時間(GTG) |
25 ms | 80 ms |
16 ms | 60 ms |
12 ms | 40 ms |
8 ms | 20 ms |
從上圖可以看出,灰階20毫秒相當于傳統(tǒng)8毫秒響應時間,那灰階5毫秒是不是就相當于傳統(tǒng)的2毫秒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采用了灰階技術之后,各個灰階切換的時間都會變得十分穩(wěn)定,而不會出現(xiàn)此前那種“兩頭窄、中間寬”的情況。如下圖:
詳情請點擊放大
圖中每個豎起的“立柱”都代表一個灰階向另一個灰階切換的時間,立柱越高,表明切換的時間越長。
左側為灰階響液晶顯示器(灰階6毫秒)的切換情況,右側為普通液晶顯示器(20毫秒)的切換情況??梢钥吹?,由于在技術上的改進,灰階液晶顯示器對響應時間控制的更加到位,絕大多數(shù)灰階之間切換的時間都可以保證在6毫秒左右,并且相當穩(wěn)定。反之,普通的液晶顯示器對灰階切換的把握性就比較差了,并且很不穩(wěn)定,最快的時候可以達到5毫秒以內,但慢的時候卻又高達80毫秒。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