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屏3D玩WOW!實現(xiàn)AMD平臺3D視覺環(huán)繞
人類觀察到的世界為什么是立體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人長著兩只眼睛。人雙眼大約相隔6.5厘米,觀察物體(如一排重疊的保齡球瓶)時,兩只眼睛從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視著物體,左眼看到左側,右眼看到右側。這排球瓶同時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左右兩面的印象合起來人就得到對它的立體感覺了。引起這種立體感覺的效應叫做“視覺位移”。用兩只眼睛同時觀察一個物體時物體上每一點對兩只眼睛都有一個張角。物體離雙眼越近,其上每一點對雙眼的張角越大,視差位移也越大。
正是這種視差位移,使我們能區(qū)別物體的遠近,并獲得有深度的立體感。對于遠離我們的物體,兩眼的視線幾乎是平行的,視差位移接近于零,所以我們很難判斷這個物體的距離,更不會對它產(chǎn)生立體感覺了,夜望星空你會感覺到天上所有的星星似乎都在同一球面上,分不清遠近,這就是視差位移為零造成的結果。
當然,只有一只眼的話,也就無所謂視差位移了,其結果也是無法產(chǎn)生立體感。例如,閉上一只眼睛去做穿針引線的細活,往往看上去好像線已經(jīng)穿過針孔了,其實是從邊上過去的,并沒有穿進去。而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圖片、電影、玩的游戲都是平面景物,雖然圖像效果非常逼真,但由于雙眼看到的圖像完全相同,自然就沒有立體感可言。
液晶分時技術
這項技術根據(jù)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其工作原理,它的主要技術在眼鏡上。它的眼鏡片是可以分別控制開閉的兩扇小窗戶,在同一臺放映機上交替播放左右眼畫面時,通過液晶眼鏡的同步開閉功能,在放映左畫面時,左眼鏡打開右眼鏡關閉,觀眾左眼看到左畫面,右眼什么都看不到。同樣翻轉過來時,右眼看右畫面,左眼看不到畫面,就這樣讓左右眼分別看到左右各自的畫面,從而產(chǎn)生立體效果。
雖然眼鏡鏡片的切換很關鍵,但實際上原始顯示設備更關鍵,假如顯示器的刷新率是60Hz,那么通過遮光眼鏡后左右眼看到的畫面實際刷新率只有30Hz,這樣的刷新率下長時間很容易產(chǎn)生視覺疲勞,所以“時分法遮光技術”要求顯示器刷新率至少為100Hz,非常好的值是120Hz。
所以,NVIDIA的3D Vision其實就是利用了雙眼產(chǎn)生3D,再加上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可以讓每只眼睛感受到連續(xù)的畫面的原理而設計。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