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革命:二代酷睿處理器性能對比
分享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分別用新舊兩個版本10和11.5的Cinebench進行測試。
CineBench是業(yè)界公認的基準測試軟件,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多數(shù)系統(tǒng)性能測試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該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yè)開發(fā)的Cinema 4D特效軟件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
R10版能榨干系統(tǒng)的最后一點潛能,準確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能指標。CINEBENCH R10支持Windows XP和vista的X86/X64系統(tǒng),以及PowerPC和Intel架構Mac平臺,最高支持16個處理器核心。
CineBench R10測試成績
現(xiàn)在CineBench已經(jīng)更新到R11.5版本,由于舊版本已經(jīng)可以說非常輕松而且運行時間也非常短,所以在新版本中需要加大測試量,這樣渲染時間也長出很多,對于硬件性能的對比更有利。
CineBench R11.5測試成績
處理器的核心數(shù)量極大的影響著多核成績。在測試中,酷睿i7 2820QM處理器得分達到了4.85分的高分,可見其多核心利用率較高,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而在測試酷睿i7 2630QM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其CPU得分同樣也超過了4分,達到了4.85,這樣的執(zhí)行效率已經(jīng)堪比上代具備了超線程功能的酷睿i7處理器。
0人已贊
第1頁:第二代智能酷睿處理器橫空出世第2頁:英特爾發(fā)布會第3頁:Sandy Bridge內核架構解析:緩存第4頁:Sandy Bridge內核架構解析:物理寄存器文件第5頁:Sandy Bridge內核架構解析:環(huán)形總線、三級緩存和系統(tǒng)助手第6頁:Sandy Bridge內核架構解析:核芯顯卡、媒體引擎和睿頻2.0第7頁:Sandy Bridge平臺匯總第8頁:第二代智能酷睿i參測產品簡介第9頁:上一代酷睿i平臺簡介第10頁:評測軟件選用第11頁:核心能力運算性能測試第12頁:多媒體性能測試揭秘第13頁:科學運算能力測試:wPrime第14頁:科學運算測試:Fritz Chess Benchmark第15頁:科學運算測試:Super PI第16頁:圖形渲染測試:Cinebench第17頁:解壓縮性能測試第18頁:處理器緩存帶寬測試第19頁:二代酷睿處理器性能對比測試總結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