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挺進5毫秒!GTG響應時間全揭密
分享
而當我們玩游戲或看電影時,屏幕內(nèi)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與最白之間的切換,而是五顏六色的多彩畫面,或深淺不同的層次變化,這些都是在做灰階間的轉(zhuǎn)換。而那種全黑或者全白的畫面使用比例極低,因此現(xiàn)有的響應時間的突破雖然使消費者的視覺感受較之從前流暢淋漓,但并不能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實際應用需求。
點擊放大查看原圖(右側(cè)為GTG)
事實上,液晶分子轉(zhuǎn)換速度及扭轉(zhuǎn)角度由施加電壓的大小來決定。從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臨最大的扭轉(zhuǎn)角度,需施以較大的電壓,此時液晶分子扭轉(zhuǎn)速度較快;而介于全黑、全白間的較小幅度灰階變化,需施加較小電壓來進行準確而精細的角度控制,因此液晶分子扭轉(zhuǎn)速度反而要慢一些。通常來講,液晶面板黑白間的響應時間最快,而其它灰階之間的切換要比黑白間的切換慢得多。這樣看來,傳統(tǒng)的用黑白轉(zhuǎn)換時間來表示LCD響應時間,以偏概全,無法精確地表示LCD面板的整體響應時間。
傳統(tǒng)響應時間 |
灰階響應時間(GTG) |
25 ms |
80 ms |
16 ms |
60 ms |
12 ms |
40 ms |
8 ms |
20 ms |

在傳統(tǒng)響應時間計算方式下,液晶顯示器雖然可擁有25ms、16ms或更快的響應時間,然而其灰階響應速度卻可能超過40ms甚至60ms。所以,以黑白黑為響應時間標準無法全面表現(xiàn)LCD真實的反應速度。于是,灰階響應時間(GTG,gary to gray)概念在被忽視了很長時間之后再一次被提出。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