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屏輸出+數(shù)字供電!影馳 GTX580評測
● 一個多形體引擎
多形體引擎(PolyMorph Engine)是NVIDIA DX11架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高性能DX11的來源保障。在GF100/110核心中,每個SM都擁有一個多形體引擎,總共多達16個。當然,由于GTX480屏蔽了一組SM,所以只有15個,而GTX580中擁有完整的16個多形體引擎。
多形體引擎擁有五個階段:頂點拾取、Tessellation、觀察口轉換、屬性設置以及流式輸出。每個SM都擁有一個多形體引擎,因此每一階段中所運算得出的結果都被實時發(fā)送至SM處理。該SM能夠執(zhí)行游戲的著色程序、將結果迅速返回至多形體引擎中的下一階段,從而保證了最高的執(zhí)行效率。在五個階段都執(zhí)行完畢之后,結果會被傳遞給光柵化引擎。
在這五個階段中,最重要的又是 Tesselation 階段,它正是保證DX11中 Tesselation 高效率執(zhí)行的保障。相比之下,AMD的RV870只有一個同樣功能的引擎,被稱為前端控制引擎,這就是為什么AMD的HD5000系列產品雖然同樣支持DX11,但在真正的大型DX11游戲中,效能和GTX480差距很大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AMD只能說太復雜的Tesselation目前用處不大的言論,實際上是自己性能不夠。
● 頻率提升
大家從前一頁的GTX580規(guī)格表中還可以看到,相對于GTX480來說,GTX580在核心、Shader以及顯存頻率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記得在GTX480發(fā)布的時候,有無數(shù)玩家對這款產品的頻率都非常不滿。一是核心頻率和Shader頻率較低(700/1401),二是顯存頻率也和AMD的同級別產品差距太大。對高端顯卡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AMD凡是采用GDDR5顯存的產品,默認顯存頻率都超過了4000MHz,而NVIDIA此前最高端的GTX480顯存頻率都只有3696MHz。
但是,本次發(fā)布的GTX580完全可以讓用戶忘掉GTX480在頻率上的遺憾,GTX580的默認頻率高達772/1544/4008MHz,相對于GTX480來說有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說即使GTX580和GTX480完全一樣,頻率提升所帶來的性能提升也將非常明顯。況且,GTX580與GTX480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正是由于增加了一組SM、提升了頻率以及我們即將要說的工藝的改進,GTX580的性能更上一層樓,每秒可處理多達20億個三角形,當之無愧的成為單卡性能之王。
其實一款顯卡的性能如何,主要取決于核心性能,而核心性能主要取決于CUDA核心數(shù)量(流處理)。這就是為什么每次發(fā)布新品我們都喋喋不休的強調一款顯卡多少“流”的原因。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NVIDIA主推顯卡的定位和性能差別。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