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顧慮!Intel/AMD整合平臺對比分析
5000元內I/A平臺性價比分析
通過以上對主板芯片組的分析和千元內處理器的定位,我們不難看出,目前組建整合平臺電腦,AMD擁有著更多的性價比因素。以下我們通過各價位段裝機配置芯片組搭配進行詳細的分析。
|
平臺預算 |
Intel |
AMD |
|
2500元 |
無獨立顯卡 (奔騰E5/6XXX+G41) |
3A平臺 (速龍Ⅱ2XX+785G) |
|
3500元 |
無獨立顯卡 (奔騰G6950+H55) |
3A平臺 (速龍Ⅱ2/3XX+785G) |
|
4500元 |
無獨立顯卡 (酷睿i3 5XX+H55) |
3A平臺 (速龍Ⅱ4XX+785G/770+HD5770) |
2500元價位區(qū)間Intel和AMD配置詳解
目前的入門雙核方面,速龍Ⅱ X2系列從上市后一直保持的銷量冠軍,并且搭配785G芯片組在高清和游戲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甚至有消費者認為“整合=785G”,不難看出在這個價位區(qū)間,顯然AMD的速龍Ⅱ與785G的整合平臺搭配更為超值。
在這個價位區(qū)間,我們知道速龍ⅡX3率先將主流多核平臺價格拉下來,這樣在3500元以內的AMD獨立平臺就比較好選擇,如果為了控制成本,速龍ⅡX2搭配785G還可以省下一部分錢來購買外設設備,或者有的朋友購買一塊入門級的顯卡。如果您還是覺得CPU性能未能如愿的話,可以直接購買速龍ⅡX3這樣在整合平臺中,也組建出一套多核平臺,對于游戲和高清來說也絕對夠用。
反觀Intel方面在3500元平臺配置,通過實際產品組合,只能是H55+奔騰G6950這樣搭配,可以組建一套mini電腦,但對于性能方面基本GPU功能會相對AMD 785G顯卡芯片要差一些。不過,LGA 775時代已經末路,LGA 1156平臺時代已經來臨,為了將來升級,H55+G6950的搭配方式就成為了目前Intel整合平臺的首選。
4500元價位區(qū)間Intel和AMD配置詳解
高端市場一直是Intel的強項,集超線程、GPU功能的酷睿i3 530的上市后,市場本應該呼聲很高,但實際大家還在為一些問題糾結中。首先是酷睿i3 530搭配H55的價格高,其次就是這樣一套配置下來是否要搭配獨立顯卡?如果搭配獨立顯卡,那意味著就要廢掉i3處理器中本身的GPU,如果不搭配獨立顯卡,可成本已經很高了,卻得不到應有的性能體驗。
而在4500元內獨立平臺方面,AMD的速龍Ⅱ的搭配方式就更為成熟一些,不僅在CPU方面的選擇范圍較廣,同時主板和AMD顯卡也很好選擇,實際測試中,速龍物理四核性能也在多線程操作中領先于i3邏輯四核。再加上整體價格方面的優(yōu)勢,在這個價位區(qū)間3A平臺還是非常好搭建的。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