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U革了誰的命?處理器融合策略淺析
通過APU很高的關(guān)注度,以及數(shù)百萬的出貨量來看,AMD的融合策略是相當(dāng)成功的。而Intel雖然行動比AMD早,但核芯顯卡依然面臨著各種驅(qū)動問題、兼容性問題、以及性能較弱而備受詬病。
據(jù)了解,SandyBridge平臺的多數(shù)筆記本電腦都配備了獨立顯卡,只有部分超輕薄筆記本因為空間和散熱所限,沒有搭配獨顯,只使用了Intel核芯顯卡,當(dāng)然也有少部分主打性價比的廉價筆記本也沒有配備獨顯。
華碩P8Z68 DELUXE去掉了顯示輸出
而桌面平臺,SandyBridge平臺的集顯使用率就更低了,簡單舉個列子,Z68作為P67和H67的合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提供了顯示輸出接口,讓SandyBridge的核芯顯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板卡兩大巨頭華碩和技嘉居然不給Intel面子,毫不留情的把顯示輸出接口給刪掉了!
原因很簡單,核芯顯卡那么弱,誰用啊?就拿筆者來說,升級到Core i7-2600K之后,只用了一次HD3000核心顯卡就再也沒用過了——3D性能可憐不說,它連很多2D應(yīng)用都搞不定,高清視頻硬件加速兼容性很差,傻快的視頻轉(zhuǎn)碼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這樣SandyBridge雖然號稱是將CPU和GPU融合在了一起,但實際上Intel的顯卡無論放北橋里還是CPU里,這么多年來地位一直都沒得到提高,它依然只能辦公、上網(wǎng),想干別的就得加塊獨顯。
Intel在CPU領(lǐng)域是無冕之王,但融合就是將半只腳踏入了GPU領(lǐng)域,在這個領(lǐng)域即使是強大的NVIDIA在與AMD競爭時都絲毫馬虎不得,Intel被AMD引入了這個它并不太擅長的領(lǐng)域,在競爭中失利不足為奇。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