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8-3850激情碰撞!網友體驗A6-3650
測試過A8 3850和A6 3650的全面性能之后,再來看看溫度和功耗方面的對比,溫度計顯示測試時環(huán)境溫度11.6攝氏度。
然而Aida64顯示的CPU待機溫度和GPU待機溫度分別為9攝氏度和零下5攝氏度,GPU-Z顯示的GPU待機溫度為0攝氏度。暈??!我使用的只是普通的風冷散熱,就算有4根小熱管也不至于達到如此逆天的散熱效果吧!看來A75主板的測溫存在嚴重BUG,手頭又沒有紅外線測溫槍之類的工具,溫度測試只能作罷,畢竟如此不靠譜的溫度也對比不出什么結果來。
功耗測試使用的是萬方四代電力監(jiān)測儀,用來監(jiān)測整個主機在各個工作狀態(tài)下的實際功率數值。同時所有配件都保持一致沒有更換,僅僅是更換CPU進行對比。
待機狀態(tài)下A6 3650主機功率控制的非常不錯,僅僅只有36瓦左右,而A8 3850則在40瓦左右,超出了11%。
播放高清視頻的狀態(tài)下,A6 3650主機在60瓦以下波動,A8 3850主機在60出頭波動,A6平臺略微節(jié)能一些,但是相差不大。
跑DX11游戲塵埃3的狀態(tài)下,A6 3650主機在80瓦左右,A8 3850主機則是要接近100瓦了,A8平臺功耗相比A6要提高25%之多。
滿載狀態(tài)下兩個主機的功率差距進一步擴大,A6 3650主機在135瓦左右,A8 3850主機則高達170瓦出頭,差距達到了27%。
簡單的的對比測試可以看出,在輕負載狀態(tài)下,由于C&Q等節(jié)能技術的存在,A8 3850和A6 3650兩個平臺的功耗差距很小,但是在游戲等高負載工作狀態(tài)下,兩個平臺的功耗差距就顯現(xiàn)出來了,基本達到25%左右,畢竟相同架構之下,高性能必然是要以高功耗為代價才能獲得的。
綜合這一組的對比測試,可以看到A8 3850相比A6 3650在CPU性能上有平均10%左右的優(yōu)勢,在GPU性能上有平均20%左右的優(yōu)勢,不過相應的也要付出高20%左右功耗代價。此外參考今天網上的零售報價,A8 3850價格高達1099元,而A6 3650僅僅只有783.4元,價格差距竟然有40%之多,因此個人覺得,總體綜合起來看,還是A6 3650更具性價比一些。當然,對于顯示性能要求較高的用戶,如果不在乎成本的話,選擇A8 3850更加合適,畢竟已經能在中高級特效下玩主流游戲,足以替代最低端的獨立顯卡了。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