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轉1部藍光!國產(chǎn)CUDA轉碼軟件首測
本次測試在筆者自用電腦上進行,平時除了工作游戲外也經(jīng)常轉視頻,家用機為i7 920超頻4GHz,工作機為E8400保持默認3GHz,顯卡隨時更換以測試CUDA轉碼時的差異。
● 測試系統(tǒng)配置:
PCPOP.Com泡泡網(wǎng)DIY評測室 | |
硬件系統(tǒng)配置 | |
Core i7 920 2.66GHz(OC 4GHz) Core 2 Duo E8400 3.0GHz | |
華碩 P6T Deluxe(X58) 華碩Rampage Extreme(X48) | |
日立1TB HDE721010SLA330 | |
金泰克DDR3-1333 2GBx3 | |
影馳GTX285 影馳9600GT刀鋒版 微星9800GT綠色版 昂達9500GT | |
海盜船HX1000W | |
顯示器 |
Sony 40V380A |
軟件系統(tǒng)配置 | |
Windows 7 Beta 7127 64bit | |
驅動 |
Forceware 186.18WHQL |
4核8線程的Core i7超至4GHz后,可以說是當前壓片的神器了,相信網(wǎng)絡上很多Remux和MKV的片子都是由Core 2 Quad或Core i7壓制所得。那么有了GPU CUDA技術助陣后,壓片速度能否更快呢?
目前CUDA還不支持SLI及多GPU技術,因此顯卡選擇了單核最強的GTX285,另外還加入了中低端最熱門的9800GT、9600GT和9500GT做對比,看看不同規(guī)格的GPU對性能轉碼性能影響有多大。
● 測試軟件設置:
Badaboom為最新的1.2.0.85中文特別版,轉換時設置為內置的iPhone方案,輸出碼率為默認的1500kbps,實際視頻碼率是1436kbps。
MediaCoder為目前最新的0.7.1.4450版,并打上X64補丁。為了與Badaboom公平對比,輸出視頻碼率手動設定為1436kbps。編碼器選擇CUDA Encoder表示開啟CUDA編碼,選中“編碼器畫面處理”可以讓GPU取代CPU進行濾波處理,進一步提升轉碼速度。
將編碼器換為X264就能禁用GPU編碼,完全使用普通的CPU編碼,這樣就能直接對比CUDA編碼器與X264編碼器的轉換效率,看看性能提升幅度到底有多大。
一切準備就緒,PK正式開始。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