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芯片級橫評!24款顯卡大決戰(zhàn)
分享
● 功耗測試:
通過此前筆者所做的一項調(diào)查來看,網(wǎng)友除了關(guān)注顯卡的性能外,對于顯卡的功耗/發(fā)熱/噪音的關(guān)注度居然超過了DX11和PhysX這兩項熱門的技術(shù),看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
我們的功耗測試方法是直接統(tǒng)計整套平臺的總功耗,既簡單、又直觀。測試儀器為微型電力監(jiān)測儀,它通過實時監(jiān)控輸入電源的電壓和電流計算出當(dāng)前的功率,這樣得到的數(shù)值就是包括CPU、主板、內(nèi)存、硬盤、顯卡、電源以及線路損耗在內(nèi)的主機總功率(不包括顯示器)。
待機為Win7 Aero桌面模式,CPU關(guān)閉節(jié)能、但占用率保持0%;滿載模式為運行FurMark,獲得穩(wěn)定的最大值。由于FurMark并不支持雙核心顯卡,因此放棄了HD5970、HD4870X2和GTX295三款顯卡的測試,實際上買這些電老虎的發(fā)燒玩家是根本不會在乎電費開支的。

測試結(jié)果毫無懸念,7款使用40nm工藝制造的新顯卡功耗控制非常出色。HD5000系列四款顯卡的待機功耗低于上代任何一款中高端顯卡,只比低端顯卡高10W左右。
55nm顯卡中,HD4800系列的功耗控制完全不如GT200系列,無論待機還是滿載,GTX260+無論性能還是功耗都完勝HD4870。
低端顯卡本身功耗就不高,但GT240和GT220使用40nm之后功耗進一步下降,成為目前性能尚可且最省電的低端顯卡。
0人已贊
第1頁:09年顯卡競爭激烈:各個價位爭鋒相對第2頁:09年顯卡發(fā)展趨勢:悲劇的臺積電40nm第3頁:09年顯卡發(fā)展趨勢:GDDR5/DDR3取代GDDR3第4頁:09年顯卡發(fā)展趨勢:DX10過時DX10.1過渡第5頁:09年顯卡功能拓展:3DVision和Eyefinity第6頁:09年顯卡功能拓展:CUDA和Stream分析第7頁:09年顯卡功能拓展:PhysX GPU物理加速第8頁:測試方法參測顯卡:以流暢玩游戲為準第9頁:DX10理論性能測試:3DMark Vantage第10頁:DX11游戲:《科林麥克雷:塵埃2》第11頁:DX11游戲:《潛行者:普里皮亞季呼喚》第12頁:DX10.1游戲:《湯姆克蘭西之鷹擊長空》第13頁:DX10.1游戲:《孤島驚魂2》第14頁:DX10游戲:《孤島危機:彈頭》第15頁:DX10游戲:《沖突世界:蘇聯(lián)進攻》第16頁:DX9C游戲:《街頭霸王4》第17頁:DX9C大作:《使命召喚:現(xiàn)代戰(zhàn)爭2》第18頁:物理游戲:《蝙蝠俠:阿卡姆瘋?cè)嗽骸?/a>第19頁:功耗測試:40nm新顯卡無敵第20頁:同顯卡對比:DX11 PK DX10.1第21頁:同顯卡對決:DX10.1 PK DX10第22頁:同價位對決:HD5850 PK GTX285第23頁:同價位對決:HD5770 PK GTX260+第24頁:同價位對決:HD5750 PK GTS250第25頁:同價位對決:HD4750 PK 9800GT第26頁:民意調(diào)查:DX11和PhysX之間你選誰?第27頁:全文總結(jié):性價比差不多,附加值決勝負
關(guān)注我們


